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972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预制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是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它决定了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传统的节点连接方式主要分为干连接

湿连接两种

干连接,即干作业的连接方式,是指在施工现场无需浇筑混凝土,全部预制构件

预埋件

连接件都在工厂预制,通过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实现连接

湿连接,即湿作业的连接方式,是指将工厂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进行拼接装配,在节点区域后浇混凝土,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0003]截至目前,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形式种类繁多,并没有一个较好的统一的总结,各类规范的不同也导致各种连接形式分类的不同,不利于以后研究人员对其连接方式研究的深入

同时,复杂的连接种类导致各类材料应用在施工现场中,增加了现场施工的管理难度和施工成本

干连接技术的优势是施工方便快捷,但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节点耐久性差,需要注意后期维护

湿连接技术的优势是与现浇混凝土节点性能基本接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安全可靠,但节点施工较为复杂,同时也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绿色施工理念

为此,专利技术了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各种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提升了预制构件的现场安装效率,具有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所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包括混凝土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内预留的螺旋状孔道

预制构件内部纵向受力钢筋

预制构件内部箍筋

螺旋筋

连接面

安装间隙和后灌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混凝土预制构件能够是混凝土制造的任何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内预留的螺旋状孔道用于穿插连接用的螺旋筋;预制构件内部纵向受力钢筋被预制构件内预留的螺旋状孔道包络;预制构件内部箍筋设置在预制构件内部纵向受力钢筋四周;螺旋筋用于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连接面和安装间隙指相邻构件之间最终通过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粘接在一起的面和实际安装完成后客观存在的缝隙

[0006]优选的,预制构件能够是预制楼板

预制梁

预制柱

预制墙

预制楼梯

预制阳台或预制飘窗,预制构件由一种或多种类型构件单独或混合组合,预制构件能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预制构件相连接的相邻构件或结构连接的部位均设有螺旋状预留孔,螺旋状预留孔部位不再预留胡子筋,特殊情况下预制构件还带有灌浆排气孔,其数量

位置

尺寸根据所连接构件安装方位确定

[0007]优选的,预制构件还设有穿筋孔和出筋孔,穿筋孔和出筋孔的开口面设置在连接面的两端,穿筋孔和出筋孔的开口面设置在螺旋孔开口面上时,穿筋孔与出筋孔等同于螺
旋孔,穿筋孔和出筋孔的开口面设置在螺旋孔开口面垂直的面上时,穿筋孔和出筋孔对正并通向螺旋孔,穿筋孔和出筋孔根据设计需要扩大开口或预埋专用埋件,以便锚固所穿插螺旋筋端头

[0008]优选的,预制构件内螺旋状预留孔设置在预制构件的顶面或者侧面

[0009]优选的,预制构件内螺旋状预留孔道直径为螺旋筋直筋的2‑4倍

[0010]优选的,预制构件的内螺旋孔在与被连接预制构件的连接面和安装间隙位置会断开,被连接的相邻预制构件螺旋孔为同一个螺旋孔,旋转方向在三维空间相互衔接,直径相同,连接面贴合,安装间隙小

螺旋孔道沿轴向水平投影为
1/2
圆形
、1/3
圆形
、1/4
圆形,组装拼接完成后为一个圆形,每个螺旋孔轨道半径相同,螺距相等,具体尺寸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0011]优选的,预制构件内部纵向受力钢筋设置在预制构件内预留的螺旋状孔道的内侧,具体型号

数量

尺寸由设计确定

[0012]优选的,预制构件内部箍筋设置在预制构件内部纵向受力钢筋四周,具体型号

数量

尺寸由设计确定

[0013]优选的,螺旋筋在预制构件临时就位之后沿预制构件内预留孔后穿,预制构件内预留孔后穿的起点设置在预制构件端部或预制构件侧边,预制构件内预留孔终点位于预制构件内预留的螺旋状孔道的的另一端,穿孔道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完成,穿好之后采用人工

机械等手段从两端拉紧,防止螺旋筋在孔道内折叠

松弛,张紧之后的螺旋筋端头采用弯钩

锚固头

打结等形式增强锚固力,具体形式由设计方案确定

[0014]优选的,螺旋筋的类型是目前工程中常用的一级

二级

三级钢筋

高强钢丝

钢绞线或钢丝绳,其钢筋直径

螺旋轨道半径和螺距由设计确定

[0015]优选的,连接构造的连接面,即指相邻构件之间最终通过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粘接在一起的面,连接面根据设计需要为拉毛粗糙面

抗剪键槽或混凝土光面

[0016]优选的,连接构造的安装间隙,即指相邻构件之间在实际安装完成后存在的缝隙,这些缝隙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在保证预制构件内预留的螺旋状孔道连续的前提下,安装间隙可以是平直

斜向或阶梯状布置,安装完成后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进行填充

[0017]优选的,无收缩高强灌浆料为粉状混合物,在加水搅拌之后变为流动性很强的浆料,流动度不低于
260mm
,硬化后抗压强度不低于
50MPa
,从灌浆完成到形成最终强度,灌浆料不应出现收缩

[0018]优选的,无收缩灌浆料在灌注于安装间隙及螺旋筋与预留孔之间前,要对安装间隙外侧进行防漏浆封堵,使上述灌注空间为整体连通构造,并且连通腔最高点设置设置排气管或排气孔,以确保整个灌注空间通过注入浆料的自行流动填充密实

[0019]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构造和施工方法与现行的套筒灌浆

螺栓连接

焊接等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内预留的螺旋状孔道

预制构件内部纵向受力钢筋

预制构件内部箍筋

螺旋筋

连接面

安装间隙和后灌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能够是混凝土制造的任何预制构件;所述预制构件内预留的螺旋状孔道用于穿插连接用的所述螺旋筋;所述预制构件内部纵向受力钢筋被所述预制构件内预留的螺旋状孔道包络;所述预制构件内部箍筋设置在所述预制构件内部纵向受力钢筋四周;所述螺旋筋用于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面和所述安装间隙指相邻构件之间最终通过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粘接在一起的面和实际安装完成后客观存在的缝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能够是预制楼板

预制梁

预制柱

预制墙

预制楼梯

预制阳台或预制飘窗,所述预制构件由一种或多种类型构件单独或混合组合,所述预制构件能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所述预制构件相连接的相邻构件或结构连接的部位均设有螺旋状预留孔,所述螺旋状预留孔部位不再预留胡子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还设有穿筋孔和出筋孔,所述穿筋孔和所述出筋孔的开口面设置在所述连接面的两端,所述穿筋孔和所述出筋孔的开口面设置在所述螺旋孔开口面上时,所述穿筋孔与所述出筋孔等同于所述螺旋孔,所述穿筋孔和所述出筋孔的开口面设置在所述螺旋孔开口面垂直的面上时,所述穿筋孔和所述出筋孔对正并通向所述螺旋孔,所述穿筋孔和所述出筋孔根据设计需要扩大开口或预埋专用埋件,以便锚固所穿插螺旋筋端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内螺旋状预留孔设置在所述预制构件的顶面或者侧面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内螺旋状预留孔道直径为螺旋筋直筋的2‑4倍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的内螺旋孔在与被连接预制构件的连接面和安装间隙位置会断开,被连接的相邻预制构件螺旋孔为同一个螺旋孔,旋转方向在三维空间相互衔接,直径相同,连接面贴合,安装间隙小

螺旋孔道沿轴向水平投影为
1/2
圆形
、1/3
圆形
、1/4
圆形,组装拼接完成后为一个圆形,每个螺旋孔轨道半径相同,螺距相等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螺旋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内部纵向受力钢筋设置在所述预制构件内预留的螺旋状孔道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辉陈宝海李映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