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964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9
本申请属于飞机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飞机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机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只在起落架放下或收上状态才起作用

随着飞机起落装置结构设计的日趋完善,增加功能愈加多样化的随动作动筒结构,导致起落装置结构复杂化

因此需要考虑飞机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的疲劳性能,这是飞机起落装置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完善的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设计是起落装装置设计的重要安全保障,因此,设计一种起落装置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0003]由于飞机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需要在分析中考虑所有因素,从而评估真实环境下的随动作动筒结构疲劳寿命,确定随动作动筒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有助于发现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的疲劳薄弱部位以及结构磨损程度

由于起落装置整体结构真实环境下的疲劳试验并非易事,比如耗资大

难以实时更换试验条件

受外部影响大等特点

所以,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寿命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准确真实飞机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是保证试验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

目前,还没有获取该类问题的疲劳载荷谱的方式

[0004]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包括:
[0008]步骤一

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质量力;
[0009]步骤二

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气动力;
[0010]步骤三

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惯性力;
[0011]步骤四

获取随动作动筒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0012]步骤五

获取随动作动筒在收上和放下时受到的上锁阻力;
[0013]步骤六

将所述质量力

所述气动力

所述惯性力

所述摩擦力以及所述上锁阻力进行加和,得到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

[0014]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一中,所述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质量力,包括:
[0015]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质量力
P
z
为:
[0016]P
z

n
y
G
sd
[0017]使用过载为:
[0018][0019]则质量力为:
[0020][0021]其中,
n
y
为使用过载,
G
sd
为随动作动筒重量,为飞机风动试验数据,
V
max
为随动作动筒收放时最大飞行速度,
G
zl
为飞机着陆重量,
S
为飞机机翼全面积

[0022]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所述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气动力,包括:
[0023]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气动力
P
q
为:
[0024]P
q

∑P
qi

∑C
xi
qS
i
[0025]其中,
P
qi
为随动作动筒零件的气动力,
C
xi
为随动作动筒零件的迎面阻力系数,
q
为计算速度时的速压,
S
i
为随动作动筒零件在垂直于气流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0026]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三中,所述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惯性力,包括:
[0027]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惯性力
P
g
为:
[0028][0029]惯性力矩为:
[0030][0031]当随动作动筒转角为随动作动筒行程为
s
时:
[0032][0033][0034]则有:
[0035][0036]因此,得到:
[0037][0038]其中,
M
g
为惯性力矩,
d
为机构作动筒轴线到随动作动筒转轴的距离,
J
为随动作动筒的转动惯量,为随动作动筒的转动角加速度,
V
为随动作动筒的转动速度

[0039]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所述获取随动作动筒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包括:
[0040]随动作动筒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P
m
为:
[0041]P
m

P
m1
+P
m2
[0042]P
m1

(0.08

0.15)P
sd(z+q)
[0043]P
m2

(0.1

0.15)P
sd(z+q)
[0044]其中,
P
m1
为随动作动筒接头的摩擦力,
P
m2
为随动作动筒密封件的摩擦力,
P
sd(z+q)
为质量力和气动力引起的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

[0045]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五中,所述获取随动作动筒在收上和放下时受到的上锁阻力,包括:
[0046]随动作动筒在收上和放下时受到的上锁阻力
P
s
为:
[0047]P
s

(0.75

1)G
zd
[0048]其中,
G
zd
为随动作动筒转动部分重量

[0049]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六中,所述将所述质量力

所述气动力

所述惯性力

所述摩擦力以及所述上锁阻力进行加和,得到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包括:
[0050]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
P
sd
为:
[0051]P
sd

P
z
+P
q
+P
g
+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

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质量力;步骤二

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气动力;步骤三

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惯性力;步骤四

获取随动作动筒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步骤五

获取随动作动筒在收上和放下时受到的上锁阻力;步骤六

将所述质量力

所述气动力

所述惯性力

所述摩擦力以及所述上锁阻力进行加和,得到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质量力,包括: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质量力
P
z
为:
P
z

n
y
G
sd
使用过载为:则质量力为:其中,
n
y
为使用过载,
G
sd
为随动作动筒重量,
λ
为机翼展弦比,
V
max
为随动作动筒收放时最大飞行速度,
G
zl
为飞机着陆重量,
S
为飞机机翼全面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气动力,包括: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气动力
P
q
为:
P
q

∑P
qi

∑C
xi
qS
i
其中,
P
qi
为随动作动筒零件的气动力,
C
xi
为随动作动筒零件的迎面阻力系数,
q
为计算速度时的速压,
S
i
为随动作动筒零件在垂直于气流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落装置随动作动筒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获取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惯性力,包括:作用于随动作动筒上的惯性力
P
g
为:惯性力矩为:当随动作动筒转角为随动作动筒行程为
s
时:
则有:因此,得到:其中,
M
g
为惯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星洪海铭卢学峰杜金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