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01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或数个端子插接槽,绝缘壳体的外侧壁或/和底壁上设置有一个或数个端子安装槽;安装在绝缘壳体底壁上的电路板;被保持在端子插接槽中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每个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配合部和尾部;线缆组件连接在第一导电端子的尾部上;被保持在端子安装槽内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的端部为弹性接触端,弹性接触端伸出端子安装槽外与电路板接触导通;信号传输部件设置于电路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绝缘壳体上不同位置布置多种端子,以实现不同信号的传输需求,可实现小型化设计。可实现小型化设计。可实现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线缆连接器为一种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用于在不同的电子部件或系统之间提供电连接,从而实现信号和/或功率传输。CEM(Card Electromechanical)连接器被配置成用于在诸如固态驱动器(SSD)、图形处理器(GPU)、网络接口卡(NIC)之类的插卡(Add

in Card)与诸如主板之类的目标电路板之间提供建立电连接。在现有的 CEM 连接器设计中,信号端子通过表面贴装(SMT)工艺直接焊接在转接卡(Riser Card)的第一相应焊盘上,并且线缆被焊接到转接卡的第二相应焊盘上以通过转接卡与信号端子导通,从而实现信号传输。但是,随着连接器信号种类的增多,如高速信号,边带信号,电源信号,侦测信号等,单一连接的连接器已经无法满足多信号传输的需求。
[0003]现有的混合式线缆连接器,如公开号为CN212571566U的专利公开的结构,将线缆焊接在转接板上,转接板与端子组插接,线缆通过转接板的走线与端子组导通。端子全部设置于连接器主体内,当需要传输信号多时,则需要大量的接线端子,必然要增大连接器主体的尺寸。现有的还有一些混合式线缆连接器,在PCB板上布置多 PIN的低速连接器或者直接在PCB上焊接线缆用来传输一些低速的控制信号或者边带信号,使得电路板上要布置较多线路,现有的方案无法实现小型化轻量化设计,无法更好的实现电路板的功能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在电连接器绝缘壳体上布置多种端子,以实现不同信号的传输需求,实现电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第一电子器件与第二电子器件之间提供电连接,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或数个端子插接槽,所述的绝缘壳体的外侧壁或/和底壁上设置有一个或数个端子安装槽;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底壁上的电路板;被保持在所述端子插接槽中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每个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配合部和尾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被配置成用于与第一电子器件的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尾部上;被保持在所述端子安装槽内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端部为弹性接触端,所述弹性接触端伸出端子安装槽外与电路板接触导通;信号传输部件,设置于电路板上,用于与第二电子器件的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端子安装槽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配合部、中间部及所述的弹性接触端,至少所述的中间部嵌设于所述端子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配合部与第三线缆电连接。
[0007]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为长条形,所述中间部呈L型弯折设置,使得第二配合部
位于中间部的外侧,所述弹性接触端包括弧形连接段及平面接触段,所述弧形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中间部连接,另一端与平面接触段连接,所述平面接触段与电路板平行设置,以与电路板电接触。
[0008]其中,所述端子安装槽包括深度依次增加的第一阶梯槽、第二阶梯槽及第三阶梯槽,所述第二配合部嵌设于第一阶梯槽内,所述中间部嵌设于第二阶梯槽内,所述弹性接触端嵌设于第三阶梯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配合部与中间部的连接处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台阶面,所述中间部与弧形连接段之间在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台阶面。
[0010]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间距为0.4~2.0mm。
[0011]优选的,还包括外模,所述外模成型于第一导电端子与线缆组件电连接的位置或/和第二导电端子与第三线缆的电连接位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平行于绝缘壳体的底壁所在平面设置,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数组位置不同的金手指;所述绝缘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端子安装槽,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为信号侦测端子,所述信号侦端端子沿不同方向安装于端子安装槽时,弹性接触端分别与不同位置的金手指电接触,以识别不同的侦测信号。
[0013]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两组不同的金手指,分别为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金手指,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金手指;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当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沿第一方向安装时,所述弹性接触端与第一金手指电接触;当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沿第二方向安装时,所述弹性接触端与第二金手指电接触。
[0014]其中,每个金手指与一个或者多个弹性接触端电接触。
[0015]优选的,所述绝缘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端子安装槽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端子主体及若干个所述的弹性接触端,所述端子主体固定在端子安装槽内。
[001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端包括倾斜段及第二平面接触段,所述倾斜段与端子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平面接触段与电路板平行设置,以与电路板电接触。
[0017]优选的,所述端子主体延伸至所述端子安装槽内的一端设置为两个卡紧板,所述卡紧板与端子安装槽内壁卡紧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卡紧板上设置有弹性卡凸,所述端子安装槽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卡凸插接至卡槽处卡紧。
[0019]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子主体的侧端还延伸设置有端子焊盘,所述端子焊盘上电连接有第四线缆。
[0020]优选的,所述绝缘壳体与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连接锁固,所述绝缘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与第二连接件锁固;所述端子安装槽位于第一通孔周侧,所述金手指位于第二通孔周侧。
[0021]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芯片,所述芯片与第一导电端子或第二导电端子连通并处理信号。
[0022]其中,所述端子插接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直接设置于端子插接槽内,或者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安装于一内嵌连接器上,所述内嵌连接器设置于端子插接槽内。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线缆组件包括信号线
缆及接地线缆;所述信号线缆的一端与信号端子连接;所述的接地端子将所述信号端子间隔,且所述接地端子与接地线缆连接,所述接地端子、信号端子在所述端子插接槽中成排排列。
[0024]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端子保持机构,所述端子保持机构包括导电构件以及围绕所述导电构件的绝缘保持构件,所述端子保持机构被附接到所述绝缘壳体,以将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壳体中,并且将所述接地端子通过所述导电构件连接在一起。
[0025]优选的,所述导电构件包括导电基部及沿导电基部上、下端面凸伸出的多个第一安装凸块;所述接地端子设置于第一安装凸块上;所述绝缘保持构件包括绝缘基部及沿绝缘基部上、下端面凸伸出的多个第二安装凸块,所述信号端子设置于第二安装凸块上;所述第二安装凸块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安装凸块插入所述间隙内,使导电构件卡紧在绝缘保持构件上。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第一电子器件与第二电子器件之间提供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1),所述绝缘壳体(1)内设置有一个或数个端子插接槽(11),所述的绝缘壳体(1)的外侧壁或/和底壁上设置有一个或数个端子安装槽(12);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1)底壁上的电路板(2);被保持在所述端子插接槽(11)中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3),每个第一导电端子(3)包括第一配合部(31)和尾部,所述第一配合部(31)被配置成用于与第一电子器件的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线缆组件(8),所述线缆组件(8)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的尾部(32)上;被保持在所述端子安装槽(12)内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端子(4),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的端部为弹性接触端(44),所述弹性接触端(44)伸出端子安装槽(12)外与电路板(2)接触导通;信号传输部件(20),设置于电路板(2)上,用于与第二电子器件的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端子安装槽(12)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包括第二配合部(411)、中间部(412)及所述的弹性接触端(44),至少所述的中间部(412)嵌设于所述端子安装槽(12)内;所述第二配合部(411)与第三线缆(84)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为长条形,所述中间部(412)呈L型弯折设置,使得第二配合部(411)位于中间部的外侧,所述弹性接触端(44)包括弧形连接段(441)及平面接触段(442),所述弧形连接段(441)的一端与所述中间部(412)连接,另一端与平面接触段(442)连接,所述平面接触段(442)与电路板(2)平行设置,且与电路板(2)电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安装槽(12)包括深度依次增加的第一阶梯槽(1211)、第二阶梯槽(1212)及第三阶梯槽(1213),所述第二配合部(411)嵌设于第一阶梯槽(1211)内,所述中间部(412)嵌设于第二阶梯槽(1212)内,所述弹性接触端(44)嵌设于第三阶梯槽(1213)内。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411)与中间部(412)的连接处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台阶面(413),所述中间部(412)与弧形连接段(441)之间在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台阶面(41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的间距为0.4~2.0mm。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模(10),所述外模(10)成型于第一导电端子(3)与线缆组件(8)电连接的位置或/和第二导电端子(4)与第三线缆(84)的电连接位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平行于绝缘壳体(1)的底壁所在平面设置,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数组位置不同的金手指;所述绝缘壳体(1)的底壁上设置有端子安装槽(12)且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为信号侦测端子,所述信号侦端端子沿不同方向安装于端子安装槽(12)时,弹性接触端(44)分别与
不同位置的金手指电接触,以识别不同的侦测信号。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两组不同的金手指,分别为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金手指(23),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金手指(24);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当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沿第一方向安装时,所述弹性接触端(44)与第一金手指(23)电接触;当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沿第二方向安装时,所述弹性接触端(44)与第二金手指(24)电接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金手指与一个或者多个弹性接触端(44)电接触。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的底壁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初唐辉李杭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