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用中空丝膜以及使用该中空丝膜的血液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00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人以提供为改善由于骨代谢异常引起的生体内的磷酸离子的积蓄、不损害抗血栓性地提高磷的除去性能的中空丝膜为课题,发现了在特定的膜构造和膜组成的中空丝膜中,对膜内表面的电荷存在极其有用的范围。更具体地,在一定的测定条件下,将中空丝膜内表面的ζ电位限定在大于-3.0mV、小于0mV的范围,可以达到前述目的,完成了本发明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净化用中空丝膜以及使用该血液净化用中空丝膜的血液净化器。 更详细地说,涉及在用于肾衰竭等的治疗的中空丝膜中,生物相容性以及溶质除去性能上 优异的中空丝膜以及使用该中空丝膜的血液净化器。
技术介绍
作为使用中空丝膜的血液净化疗法,广泛进行着利用血液透析疗法的慢性肾衰竭 的治疗和单采血液成分术疗法等。其中,在血液透析疗法中,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血液透析 患者数量一直大幅度增加,例如,在日本国内的透析患者已经超过20万人,长期进行血液 透析的患者也在增加。这样的状况中,发现有伴随透析期间的长期化尿毒症物质向特定部位的蓄积引 起的障碍、或者特定的尿毒症物质的不合适的除去引起的代谢异常等种种透析合并症的 问题,尝试着通过积极除去成为透析合并症的原因的尿毒症物质,想要改善透析患者的 Q0L(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的治疗方法。这些目的为本,对血液净化用中空丝膜进行了很多主要讨论中空丝膜的膜构造、 膜组成以及膜物性,改善特定物质的透过性的研究。具体地,可以示例为了除去尿毒症蛋白 质(也称为低分子量蛋白质)使膜大孔径化、进一步,抑制对生体有用的白蛋白的透过或损 失、同时使比白蛋白分子量小的低分子量蛋白质透过这样的分极性的改善,或者是为了更 选择性地透过不仅低分子量蛋白质而且具有电荷的低分子非蛋白性尿毒症物质的膜表面 特性的改善等。在由于透析治疗的长期化明显存在的合并症中,作为尿毒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起 因的合并症的代表例,透析淀粉样变广为人知。对于透析淀粉样变,为了抑制对生体有用 的白蛋白的透过的同时提高作为透析淀粉样变的原因物质的日2-微球蛋白的除去性能进 行了种种为了改善中空丝膜的分级性的敏锐度的研究。另外,为了进一步有效果地改善透 析淀粉样变,也研究了还要除去作为与日2-微球蛋白同样的尿毒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的 a i-微球蛋白。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膜内表面附近的致密层使亲水性高分子集中,改 善膜的透过平衡,尽管具有高的透水性但蛋白的泄漏少的膜。但是,在该专利文献的详细的 说明中,如段落W062]中“所谓的不透过白蛋白是指白蛋白的透过率在5%或更低”的定义 那样,对白蛋白的透过率的认识是宽容的,并不是满意的定义。另外,对透水性仅仅停留在 白蛋白的泄漏少这样的只要孔径小就可以实现的程度的记载,由于对于低分子蛋白质之间 的分级性的记载并没有暗示,所以对于长期透析的合并症改善的有用性并不清楚。作为具体地公开低分子蛋白和白蛋白的分级性的文献,可以示例专利文献3和4。3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控制制膜条件,增加作为选择分离层的致密层厚度,可以用多 层过滤,提高选择分离能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尽管孔径大到可以充分除去低分子蛋白的程 度,也可以抑制白蛋白的泄漏。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特定分子量4万的聚乙烯吡 咯烷酮的透过率和白蛋白的透过率的血液净化膜。这里所说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透过率是 指对应于作为低分子量蛋白质的微球蛋白的透过率的指标。专利文献4公开了在抑 制白蛋白的透过率的同时,可以除去日2-微球蛋白的中空丝膜。另一方面,对由于透析治疗的长期化显然存在的合并症,还已知不仅是低分子量 蛋白质,而且远比低分子量蛋白质低的低分子量的尿毒症物质的蓄积起因的合并症。作为 其代表例,有由于作为电荷性的无机物质的磷酸离子的体内浓度高引起的骨代谢异常。对 于此,为了提高其原因物质的磷的除去能力,主要对中空丝膜的表面特性的改善进行了种 种研究。作为决定磷的除去性能的因素,认为与血液接触的部分、即中空丝膜的内表面的电 荷是重要的因素。作为表示电荷的指标之一,有(电位,一般已知伴随(电位变为负,磷 除去性能降低,反之,(电位变为正时,磷的除去性能提高(非专利文献1)。有报道,一般 地膜表面带(电位为OmV或更高的正电荷时,膜表面容易吸附细胞膜的表面带负电荷的血 小板等血细胞,特别是如果血小板附着、活性化,引起血液凝固系统的活性化,结果据说容 易弓I起残血性变得恶化等现象,抗血栓性差。相反,如果在血液透析疗法中使用负电荷强的中空丝膜,由于电荷排斥,不仅磷的 除去性能降低,而且缓激肽的值的上升,成为引起过敏样反应的原因之一。缓激肽值的上升 由于ACE阻断剂的使用进一步升高,因此对于强负电荷膜在使用时需要严格的注意。因此 认为,为了不损害膜的抗血栓性、防止过敏的同时,而且提高磷的除去性能,需要严密控制 了负电荷的分布和电荷大小的膜。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内表面具有负电荷,从内表面向外表面具有更多 正电荷的复合中空丝膜。但是,可能由于没发现使内表面的电荷为适度的负电荷的效果,所 以不能说磷的除去性能充分。具体地,在该说明书中,记载了膜面积是1. Om2的组件的磷清 除率为132mL/分这样的数据,但是基于从该值得到的磷的总传质系数试着算出膜面积相 当于1. 5m2的磷清除率的话,可知只能得到156mL/分这样低的清除率。另外,专利文献4涉 及含有疏水性高分子和亲水性高分子的聚合物共混膜,但没有考虑内表面的电荷。另外,在 非专利文献1中如前述那样对于膜表面的(电位和磷除去性能记载了一般理论,但对于认 为像本申请的含疏水性高分子和亲水性高分子的聚合物共混膜那样地膜表面的性状更复 杂化的系统,就连直接暗示那样的记载都没有。这样,为了改善各种长期透析的合并症,对血液净化用中空丝膜的改善进行了各 种讨论,但无论怎样,对各个合并症的改善不能说得到了可以充分满足规范的中空丝膜。另 外,以前无论怎样,专门企图只除去视为问题的各个合并症的原因物质,并没有发现例如通 过充分除去电荷性的无机物质的同时也充分除去低分子量蛋白质,对合并症的改善更有效 果的中空丝膜。专利文献1 特开平4-7024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平4-300636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平10-243999号公报专利文献4 特开2003-33432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 “用于血液透析材料的高效膜”,东京医学社刊,1990年,pl30-13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鉴于前述的对种种长期透析合并症的中空丝膜的改善状况、特别是近年 来的中空丝膜的大孔径化,认识到低分子无机物质本来更应该除去,除去低分子量无机物 质的技术还不足,认为首选决定从这点出发改善的事情。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为 改善以骨代谢异常为原因的生体内的磷酸离子的积蓄,而不损害抗血栓性地提高磷的除去 性能的中空丝膜以及使用该膜的血液净化器。本专利技术人对要获得不损害抗血栓性、降低由于负电荷过剩产生的副作用的可能 性、而且磷的除去性能也优异的血液净化用中空丝膜进行专心研究。结果发现,在特定的膜 构造和膜组成的中空丝膜中,对膜内表面的电荷存在极其有用的范围。更具体地,在一定的 测定条件下,中空丝膜内表面的(电位限定在大于-3. OmV、小于OmV的范围,可以达到前述 目的,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的内容。(1) 一种血液净化用中空丝膜,其特征为,含有疏水性高分子和亲水性高分子, 使用树脂包埋外表面侧的试样以使电解质溶液只在该中空丝膜的中空丝内侧流动,在以 0.001摩尔/升的氯化钾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测定的场合,中空丝膜内表面的(电位在pH为 7. 5的情况下为大于-3. OmV,小于Om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液净化用中空丝膜,其特征为,具有从膜的内表面直到外表面一体连续的结构,而且,含有疏水性高分子和亲水性高分子,在使用树脂包埋外表面侧以使电解质溶液只在该中空丝膜的中空丝内侧流动的试样并以0.001摩尔/升的氯化钾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测定的场合,在pH为7.5时中空丝膜内表面的ζ电位为大于-3.0mV,小于0mV。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田真理子福家正哉加藤将基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可乐丽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