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护套加热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8891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5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PU护套加热连接装置,环状的加热机构轴心空间为回转加热腔,夹持机构对应环状的加热机构设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加热机构与夹持机构在回转加热腔的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通过环形加热件与安装套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环形加热件与安装套之间形成环状的汇风腔,环形加热件上环设有多个导风孔,导风孔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导通到回转加热腔和汇风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PU护套加热连接装置,通过向进风口中送入气流,气流通过汇风腔后分散进入到各个导风孔中,最后通过导风孔而进入到回转加热腔中,使得高温气流对于PU护套均匀软化而与充气堵头贴合;驱动机构驱动加热机构与夹持机构在回转加热腔的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降低了工作的难度。降低了工作的难度。降低了工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U护套加热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PU护套加热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拖曳线列阵成型的过程中,为保证数十米长的阵段在海水中能正常工作,需要将阵段从PU护套内部穿过。一般的,阵段连接器外径与PU护套外径相等,因此在PU护套未充气扩径的前提下则无法有效穿过阵段,需要将PU护套固定在充气堵头上(充气堵头内径大于连接器外径)。
[0003]目前,为了使PU护套与充气堵头能够有效贴紧充气,人工将扩管后的PU护套的头部套在充气堵头上(PU护套扩管后的头部内径大于充气堵头外径),然后用热风枪对PU护套进行风热,以此使PU护套软化并与充气堵头贴紧。在此过程中,基于热风枪形成的风热处理存在着温度及风力大小不易控制的问题,因此易造成PU护套各处热缩不均,如局部加热时间过长则会使PU护套气泡开裂,如局部加热时间过短则PU护套与充气堵头无法有效贴紧,进而导致PU护套充气过程中出现漏气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PU护套加热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对PU护套加热过程中,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U护套加热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加热机构(110),包括环形加热件(111)和包裹于所述环形加热件(111)外周壁的安装套(113),所述环形加热件(111)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套(113)内壁之间形成有汇风腔(115),所述环形加热件(111)的轴心空间为回转加热腔,所述环形加热件(111)上环设有多个导风孔(112),所述导风孔(11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导通到所述回转加热腔和所述汇风腔(115),所述安装套(1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到所述汇风腔(115)的进风口;夹持机构(120),对应所述环状的加热机构(110)设置且与所述回转加热腔共轴设置,所述夹持机构(120)包括安装杆(121)以及配合于所述安装杆(121)长度方向一端的夹具(122);驱动机构(140),对应连接于所述加热机构(110)或所述夹持机构(120),所述驱动机构(140)用于驱动所述加热机构(110)与所述夹持机构(120)在所述回转加热腔的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护套加热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20)还包括连杆(131),所述安装杆(121)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杆(131)沿所述安装杆(121)中轴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杆(121)中,所述安装杆(121)长度方向一端的内壁为呈外扩的第一锥状结构(121a),所述夹具(122)在长度方向上包括变形部(122a)和基础部(122b),所述变形部(122a)包括多个周向设置沿所述安装杆(121)径向可变形且连接于所述基础部(122b)的弹性夹板(122c),所述变形部(122a)的外周壁对应所述第一锥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陈卫华徐匡杨茂祥储轶芳陈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