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及车载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21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及车载连接器,绝缘体固持结构包括合金壳体和至少一个接触组件,合金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合金壳体前部的孔,合金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合金壳体后部的槽;每一个接触组件包括位于合金壳体前部的孔的第一接触组件部,以及位于合金壳体后部的槽内的第二接触组件部;其中第一接触组件部在合金壳体内孔的轴向定位,由与其对应的第二接触组件部实现,或由其下部的屏蔽隔离板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及车载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及车载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射频同轴连接器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伴随汽车产业智能化

网联化步伐的逐渐加深,汽车工业也装备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设备,但传统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尺寸较大且结构复杂,为节省空间,需要一种尺寸较小的车载连接器

[0003]为适配车用连接器空间狭小的情况,车载连接器将传统的直进直出的方式改进为弯曲的出线方式,以满足车内空间狭小的布线问题

但由于汽车的使用环境较为复杂,行驶过程中振动幅度大,而弯曲出线方式的车载连接器内部结构复杂,接触组件的可移动方向多,对于如何提高车载连接器的稳定性成为了新问题

[0004]通常,连接器内部具有多个接触组件,也称为排针,多个接触组件之间需要绝缘,因此,在每个接触组件外部均设置绝缘件,现有技术中,接触组件置入连接器的合金壳体内,需要将接触组件固定,进而在接触组件与合金壳体之间具有固持结构,一般固持结构设置在合金壳体内部,与接触组件卡接;但由于弯曲式的连接器内接触组件的可移动方向多且复杂,因此需要多方位的固定,但是多方位的固定与合金壳体的注塑成型工艺相互矛盾,进而为了满足加工要求,则往往降低对接触组件的固定要求;这种做法限制了接触组件的装配精度,进而降低连接器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接器装配精度低进而导致使用可靠性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及车载连接器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包括合金壳体和至少一个接触组件,所述合金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合金壳体前部的孔,并且所述合金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合金壳体后部的槽;每一个接触组件包括位于合金壳体前部的孔内的第一接触组件部,以及位于合金壳体后部的槽内的第二接触组件部;
[0008]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面,合金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面相应的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合金壳体上设置相应的限位面共同限定第一接触组件部沿着其所处于孔的轴向的正向移动;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接触组件部设置相应的至少一个第三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第三限位面共同限定第一接触组件部沿着其所处于孔的轴向的负向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面位于合金壳体的后部槽内,和
/
或,所述第一限位面位
于第一接触组件部沿着其所处于孔的孔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二接触组件部设置相应的至少一个第三限位面,位于合金壳体的后部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组件包括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部包括第一绝缘体,所述端子一部分设置于第一绝缘体内,第一绝缘体设置于所述合金壳体前部的孔内;
[0012]所述第二接触组件部包括第二绝缘体,所述端子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绝缘体内,第二绝缘体设置于所述合金壳体后部的槽内

[0013]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连接器,包括壳体

合金壳体以及接触组件,所述壳体与合金壳体连接,所述合金壳体与接触组件之间采用上述的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车载连接器还包括屏蔽隔离件,所述合金壳体内至少设置一个与屏蔽隔离件相配合的槽口,所述屏蔽隔离件插设于所述槽口内,以使每个接触组件位于独立的屏蔽空间内的同时,对接触组件进行限位

[0015]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6]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包括合金壳体

至少一个接触组件

至少一个屏蔽隔离件,所述合金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合金壳体前部的孔,并且所述合金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合金壳体后部的槽;每一个接触组件包括位于合金壳体前部的孔内的第一接触组件部,以及位于合金壳体后部的槽内的第二接触组件部;所述屏蔽隔离件位于合金壳体后部的槽内,将两个相邻的第二接触组件部屏蔽隔离;
[0017]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面,屏蔽隔离件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面相应的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屏蔽隔离件上设置相应的限位面共同限定第一接触组件部沿着其所处于孔的轴向的正向移动;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面,屏蔽隔离件上设置有与第二限位面相应的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屏蔽隔离件上相应的限位面,共同限定第一接触组件部沿着其所处于孔的轴向的负向移动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面以及第二限位面,均位于合金壳体的后部槽内

[0019]进一步地,所述屏蔽隔离件位于合金壳体的后部槽内,并被合金壳体固持

所述合金壳体内至少设置一个与屏蔽隔离件相配合的槽口,所述屏蔽隔离件插设于所述槽口内,使每个接触组件位于独立的屏蔽空间内的同时,对接触组件进行限位

[0020]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连接器,包括壳体

合金壳体以及接触组件,所述壳体与合金壳体连接,所述合金壳体与接触组件之间采用上述的一种车载连接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合金壳体内至少设置一个与屏蔽隔离件相配合的槽口,所述屏蔽隔离件插设于所述槽口内,使每个接触组件位于独立的屏蔽空间内的同时,对接触组件进行限位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绝缘体固持结构,本技术无需在合金壳体上设置固持结构,而是通过第一接触组件部与其对应的第二接触部实现,或由其下部的屏蔽隔离板实现在合金壳体内孔的轴向定位,避免因多方位的固定与合
金壳体的注塑成型工艺相互矛盾,进而为了满足加工要求,则往往降低对接触组件的固定要求,导致连接器使用可靠性不佳的问题;本技术能够有效的限定接触组件的第一接触组件部在合金壳体内孔的轴向的移动,进而提高连接器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所述合金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实施例一中所述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实施例一中所述接触组件爆炸图

[0027]图4为接触组件安装过程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包括合金壳体和至少一个接触组件,所述合金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合金壳体前部的孔,并且所述合金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合金壳体后部的槽;每一个接触组件包括位于合金壳体前部的孔内的第一接触组件部,以及位于合金壳体后部的槽内的第二接触组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面,合金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面相应的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合金壳体上设置相应的限位面共同限定第一接触组件部沿着其所处孔的轴向的正向移动;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接触组件部设置相应的至少一个第三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第三限位面共同限定第一接触组件部沿着其所处于孔的轴向的负向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面位于合金壳体的后部槽内,和
/
或,所述第一限位面位于第一接触组件部沿着其所处于孔的孔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面与第三限位面位于合金壳体的后部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组件包括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组件部包括第一绝缘体,所述端子部分设置于第一绝缘体内,第一绝缘体设置于所述合金壳体前部的孔内;所述第二接触组件部包括第二绝缘体,所述端子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绝缘体内,第二绝缘体设置于所述合金壳体后部的槽内
。5.
一种车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合金壳体以及接触组件,所述壳体与合金壳体连接,所述合金壳体与接触组件之间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连接器内部绝缘体固持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连接器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社民蒲新明张彦军李东蔡思琪杨金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