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7993 阅读:5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配置有四个水产养殖的纳米鱼缸、主要由回水池水泵、过滤器及消毒装置构成的水质净化装置,所述的回水池水泵至少被设置在纳米鱼缸、微孔过滤机与一砂滤罐之间,所述的砂滤罐之后依次相接有生物滤池和蛋白分离器并构成所述的过滤器;在该纳米鱼缸、回水池水泵、过滤器及消毒装置之间分别装配有循环水管道;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中配置有溶解氧投放设备,且该设备通过相接于蛋白分离器向水质净化装置充氧;它具有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成本低,循环水质处理效果佳,能满足工厂化水产养殖要求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采用新型水质净化系统的石斑鱼养殖装置,尤其是一种 工厂化的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是与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分不开的。传统的水产养殖主要是依靠 一个大面积的养殖池,其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很多,因此不仅能量消耗大,而且对环境的影 响也大,通常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与残饵会累积于养殖池内,并进而造成养 殖池内的水质逐渐恶化,衍生养植物的病变,降低水产养殖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上述传统水产养殖方法存在的弊病,目前一些养殖业者也有采用一些废水 处理技术并应用于现代养殖业中,以保障养殖池内良好的水质。但由于选用的废水处理方 法不适应养殖池的循环水处理,有的结构太复杂,有的处理效果不佳,有的成本太高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面 积小,成本低,循环水质处理效果佳,能满足工厂化水产养殖要求的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该装置包括至少配置有四个水 产养殖的纳米鱼缸、主要由水泵、过滤器及消毒装置构成的水质净化装置,所述的水泵至少 被设置在纳米鱼缸、微孔过滤机与一砂滤罐之间,所述的砂滤罐之后依次相接有生物滤池 和蛋白分离器并构成所述的过滤器;在该纳米鱼缸、水泵、过滤器及消毒装置之间分别装配 有循环水管道。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中配置有溶解氧投放设备,且该设备通过相接于蛋白分离器 向水质净化装置充氧。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中配置有臭氧发生器和带锅炉的自动调温机组,且它们分别 通过循环水管道接于水质净化装置中。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通过一回水调节池与水产养殖的纳米鱼缸的中央底部设置 的出水口相连,而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净化后的回水通过纳米鱼缸的缸壁上沿周切向方向 设置的循环水管道口相连。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通过数据线与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控制装置相连。本技术经过所述水质净化装置处理后的水质指标能够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水 质的标准。工厂化水产养殖是现代化设施渔业的具体体现之一,是当今最先进的养殖模式, 具有占地面积小、生产集中、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是现代渔业生产的现实选择。本技术主要对养殖用水的三个方面进行调控1、水质2、溶解氧3、温度,这三 个方面缺一不可,构成了一套完整优秀的装置。其功能主要有(1)装备高效的过滤罐,快速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金属离子。(2)装配蛋白质分离装置,去除水中的油污和有机物质。 (3)通过使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彻底杀灭水中的病毒细菌,避免了病毒对鱼体造成的影响 和侵害,提高了鱼体的摄食率和苗种的孵化率,同时减少了换水量和换水次数,大大节约了 劳动力、能源,降低了成本。(4)使用生物滤池,通过对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合理利用, 减少氨氮含量,保持水质长期处于稳定状态。(5)利用纯氧通过溶解氧投放设备向水中增 氧,增加养殖密度和品质,溶氧器可以按照设定的溶氧数值自动进行调控,达到合理的溶氧 值,氧气利用效果达到100%。(6)自动调温机组采用不锈钢板为触媒的自动换热器,避免 了传统钢管换热产生的有毒金属离子对水质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养殖业实现一年多季,换 热器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的水温自动调节水温,不会因传统升温速度慢、水温忽冷忽热产生 的对苗种的危害。(7)使用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对影响养殖育苗的各种水质指标进 行动态监测和改善,并能对各种水质的异常波动进行报警,还可以将各种数据储存统计,有 利于对生产过程和生长过程中水质和生长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8)使用机电一体自动化 设备,对各种设备进行自动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产生的失误,增加了工作效率。它具有结 构简单,占用面积小,成本低,循环水质处理效果佳,能满足工厂化水产养殖要求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置构成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水质净化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附图1所示,本实用 新型包括至少配置有四个水产养殖的纳米鱼缸1、主要由水泵5、过滤器装置9及消毒装置 6构成的水质净化装置2,所述的水泵至少被设置在纳米鱼缸1、微孔过滤机4与一砂滤罐3 之间,所述的砂滤罐3之后依次相接有生物滤池7和蛋白分离器8并构成所述的过滤器装 置9 ;在该纳米鱼缸1、水泵5、过滤器装置9及消毒装置6之间分别装配有循环水管道10。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2中配置有溶解氧投放设备11,且该设备通过相接于蛋白分 离器8向水质净化装置2充氧。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2通过一回水调节池15与水产养殖的纳米鱼缸1的中央底 部设置的出水口相连,而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2净化后的回水通过纳米鱼缸1的缸壁上沿 周切向方向设置的循环水管道10 口相连。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2通过数据线与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控制装置12相连。附图2所示,水泵5将水从回水调节池15中抽取到砂滤罐3里,沙滤罐3将悬浮 物进一步处理掉,使水质的混浊度达到3度,这样水质中已经没有可以继续分解的固体含 氮化合物。过滤后的水进入生物滤池7里,生物滤池7里的生物介质上附着的生物细菌以 大约0. 45g/m2/h的速度将水中的氨氮转化成硝酸盐。然后生物处理后的水进入蛋白质分离 器8中,蛋白质分离器8的作用是将溶解在水中的蛋白质和更细小颗粒以及氨氮利用气浮 的原理去除。每千克蛋白质可以产生60克以上的氨氮,所以蛋白质的去除非常重要。通过 向蛋白质分离器中充氧,一方面可以利用气液相交换的气浮原理去除蛋白质和细小颗粒, 另一方面也可以吹脱CO2补充生物氧化时消耗的大量氧气。同时蛋白质分离器也是臭氧同4水均勻反应的设备。因此蛋白质分离器是过滤处理、补充溶解氧和臭氧消毒处理的必不可 少的设备。图2中还包括有臭氧系统、氧气15,臭氧供给16,锅炉17,自动溶氧18,补充水 19。溶解氧投放设备11采用加压式自动控制纯氧灌注系统,利用增加密封水体环境 表面压力可以增加溶解氧饱和点的原理将氧气投加到系统中的一小部分水中,使这部分水 的溶解氧饱和点达到标准大气压下饱和点的几倍,然后将这部分水同其余大部分水混合, 使超饱和的溶解氧稀释到标准大气压下的溶解氧饱和点,达到增氧的目的。系统还可以根 据养殖量设定溶氧值,自动对氧气进行补充,可以对溶解氧的异常进行报警,氧气的利用率 达到95%,相比其他形式节约大量的费用,并且高效、快速、准确。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2中配置有臭氧发生器13和带锅炉的自动调温机组14,且它 们分别通过循环水管道10接于水质净化装置2中。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水还含有细菌和病毒等致命微生物,因此有必要进行消毒处 理。使用臭氧发生器7对水体进行消毒。臭氧消毒具有化学反应快、投量少、水中无剩余残 留、不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逐渐成为水体消毒的主流方式。实施例1一、养殖装置的管道装置循环水管道10采用饮用水级PVC给水管材,球阀和蝶阀采用PVC材质,螺栓采用 不锈钢材质,避免使用金属管材的二次污染。二、水质净化装置2的配置工厂化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装置,养殖水必须回收 利用,要达到鱼类最佳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必须具有功能完善、运转良好的水质净化装 置,这是工厂化养鱼的关键,水质净化系统主要包括水泵、过滤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配置有四个水产养殖的纳米鱼缸(1)、主要由水泵(5)、过滤器装置(9)及消毒装置(6)构成的水质净化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至少被设置在纳米鱼缸(1)、微孔过滤机(4)与一砂滤罐(3)之间,所述的砂滤罐(3)之后依次相接有生物滤池(7)和蛋白分离器(8)并构成所述的过滤器装置(9);在该纳米鱼缸(1)、水泵(5)、过滤器装置(9)及消毒装置(6)之间分别装配有循环水管道(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能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能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