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虾池微气泡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211 阅读:16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养鱼虾池微气泡增氧机,它的结构是由箱体12、气水混合器2、气水出水管1、潜水泵11和泵出水管10构成;箱体12为圆筒体,潜水泵11位于箱体12内的底部,泵出水管10接向气水混合器2;气水混合器2外接气水出水管1;气水混合器2上设有进气管5,进气管5下端通入气水混合器2内;气水混合器2内设有内水管4,内水管4设有强磁铁7和弱磁铁8。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节约能源,是养鱼虾池微气泡增氧设备;可根据水质的状况调节增氧量,溶养量为8-9.2mg/L;气泡大小可以达到20-30微米,气泡在水中20-50秒不会被空气稀释;本装置还具有气浮作用,便于清除水中杂质,保持水质清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密度养殖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养鱼虾水池中微气泡增氧机
技术介绍
在本专利技术做出之前,国内养殖场水池溶氧方法,主要靠水车式增氧机和纳米瀑气 管曝气增氧。水车式增氧机(如金湖县华能机电有限公厂生产的YC-1. 5增氧机),主要 靠电机带动塑料叶片在水中滚动使水中氧气增加,这种增氧方式,增氧效果低、溶氧效果 差,且电机功耗大,容易发生故障,增氧不均衡,水体底部溶氧低,水面水流沸腾,对高密度 养殖鱼虾生长有不利的影响;纳米瀑气管曝气增氧方式(如扬州特安特科技有限公生产型 号GPE15),瀑气管材料主要采用橡胶制品,在水中使用一段时间,很容易气泡变大被空气 吸收,增氧效果不稳定,对高密度养殖的鱼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且气管存有堵塞和老化的 缺陷。目前我国还没有较好的水池养鱼虾成套增氧设备装置,只能靠传统的水车和纳米管 增氧办法来改善溶解氧,这样不但浪费掉大量资源与能源,而且水质变化不稳定,饲养密度 小,饵料系数高,病毒难防,给后续水处理工艺增加了负担。国外工厂化养殖场水池溶氧方法,如欧洲(丹麦AKVAgroup公司采用曝气盘增氧 方式)水池养殖,大都采用了瀑气增氧的养殖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养鱼虾池微气泡增氧机,它的结构是由箱体12、气水混合器2、气水出水管1、潜水泵11和泵出水管10构成;其特征在于它的箱体12底部设有进水口13,上方设有排气口3;潜水泵11位于箱体12内的底部,泵出水管10接向气水混合器2;气水混合器2外接气水出水管1,并通出箱体12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克明桑大贺徐宝荣徐勇朱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