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术后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764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患者术后转运装置,包括移动座,所移动座的中部开设有缓冲腔,在缓冲腔的上方设有缓冲座,缓冲腔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阻尼杆,多个所述阻尼杆的伸缩端均安装在缓冲座的下端,在缓冲座和阻尼杆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套设在阻尼杆的伸缩端外部,所述缓冲腔的内部底端还固定有多个活动块,在每个活动块的外部均套接有导向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缓冲腔内部的多个阻尼杆配合缓冲弹簧对移动座受到的颠簸进行缓冲,从而保证缓冲座使用时的稳定将,将利用缓冲弹簧吸收弹力,当缓冲弹簧吸收弹力后将释放弹性势能,这时将利用阻尼杆对缓冲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进行抑制,从而完成缓冲的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术后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转运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患者术后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运床属于医院的一种常规设备,当患者在医院进行手术之后,或者在患者不方便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检查的时候,通常需要通过转运床来运送患者;
[0003]现有的转运床没有缓冲的作用,这使得当经过颠簸地面或是坑洼路面抑或是经过门槛时会产生颠簸,颠簸会导致患者的尿管与引流管之间存在位移脱落的可能,同时需要患者将患者从手术台上抬至转运装置上,过程较为麻烦,不但对抬患者人员的力量有着一定的要求,还需要保证运送时的平稳程度,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患者术后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患者术后转运装置,该患者术后转运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转运床没有缓冲的作用,这使得当经过颠簸地面或是坑洼路面抑或是经过门槛时会产生颠簸,颠簸会导致患者的尿管与引流管之间存在位移脱落的可能,同时需要患者将患者从手术台上抬至转运装置上,过程较为麻烦,不但对抬患者人员的力量有着一定的要求,还需要保证运送时的平稳程度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患者术后转运装置,包括移动座,所移动座的中部开设有缓冲腔,在缓冲腔的上方设有缓冲座,缓冲腔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阻尼杆,多个所述阻尼杆的伸缩端均安装在缓冲座的下端,在缓冲座和阻尼杆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套设在阻尼杆的伸缩端外部,所述缓冲腔的内部底端还固定有多个活动块,在每个活动块的外部均套接有导向套,导向套的内部两侧均开设供导向块纵向移动的导向轨,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安装在活动块的两侧,所述缓冲座的上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电动升降柱,在每个电动升降柱的伸缩端均与同一个驱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座的内部开设有供辅助板横向移动的容纳腔,所述辅助板的端头固定安装有插接块,在插接块的外部套接有硅胶套,所述辅助板上端表面中部开设有辅助槽,在辅助槽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转动辊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座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丝杆,且丝杆的外部安装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与辅助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座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两个滑轨分别安装在驱动腔的上下两端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座的上端表面中部固定有放置座,在放置座的内部通过魔术贴勾面贴合魔术贴毛面与床垫安装,所述放置座的上端设有床单,床单通过放置座配合磁力条进行固定,且放置座的外壁侧部开设有与磁力条相适配的凹槽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座的侧壁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杆,在每个支杆的侧部
均固定有供
U
型块插接的套块,且两个相邻的所述
U
型块之间固定有防坠侧栏,所述防坠侧栏的侧壁与
U
型块的侧壁固定连接,在防坠侧栏的上端设有可抽拉的延伸护栏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伸护栏与防坠侧栏之间通过防坠侧栏前端的固定栓进行固定,在防坠侧栏的外部等间距安装有移动套,且每个移动套上端均固定安装有
C
型块,所述
C
型块的前端一侧设有固定有褶皱套,在褶皱套的内部安装头抵触弹簧,且每个
C
型块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栓,所述定位栓的上端粘接有橡胶块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座的上端中部固定有多功能座,在多工作座的内部分别开设有消毒腔和功能腔,且消毒腔的内部上端通过卡箍固定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内壁上等间距安装有雾化喷头,在环形管的一侧通过管道贯穿至功能腔的内部并与增压泵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增压泵的负压端通过管道贯穿至消毒液箱的内部,所述消毒液箱的上端连通有补液管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座和移动座的外侧壁安装有风琴罩,且风琴罩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
考虑到现有的转运床没有缓冲的作用,这使得当经过颠簸地面或是坑洼路面抑或是经过门槛时会产生颠簸,颠簸会导致患者的尿管与引流管之间存在位移脱落的可能,将利用缓冲腔内部的多个阻尼杆配合缓冲弹簧对移动座受到的颠簸进行缓冲,从而保证缓冲座使用时的稳定将,将利用缓冲弹簧吸收弹力,当缓冲弹簧吸收弹力后将释放弹性势能,这时将利用阻尼杆对缓冲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进行抑制,从而完成缓冲的过程,通过上述结构将减小装置遇到颠簸路段产生的颠簸,同时引流管利用
C
型块进行定位,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
[0014]2、
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搬运时,将利用辅助板的伸出辅助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医护人员将利用转动的转辊进行转移,从而减轻一部分的负担,避免需要全程托住患者;
[0015]3、
考虑到患者需要定期对尿袋进行管道,为了保证卫生性,将利用上述多功能座多更换的尿袋进行消毒,尿袋置入消毒腔后,将启动增压泵的开关,增加泵将消毒液箱的消毒液泵送至环形管的内部,随后将利用环形管的多个雾化喷头进行喷洒消毒的过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
A
部零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的
B
部零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的
C
部零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辅助板

转动辊和插接块组合零件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
C
型块

褶皱套和抵触弹簧的组合零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驱动座和临时药物托盘的组合零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中临时药物托盘

密封盖和密封圈的组合零件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
1、
移动座;
2、
阻尼杆;
3、
缓冲座;
4、
缓冲弹簧;
5、
活动块;
6、
导向套;
7、
导向块;
8、
导向轨;
9、
电动升降柱;
10、
驱动座;
11、
辅助板;
12、
插接块;
13、
硅胶套;
14、
转动辊;
15、
电机;
16、
丝杆;
17、
螺纹套;
18、
滑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患者术后转运装置,包括移动座
(1)
,其特征在于:所移动座
(1)
的中部开设有缓冲腔,在缓冲腔的上方设有缓冲座
(3)
,缓冲腔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阻尼杆
(2)
,多个所述阻尼杆
(2)
的伸缩端均安装在缓冲座
(3)
的下端,在缓冲座
(3)
和阻尼杆
(2)
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4)
,缓冲弹簧
(4)
套设在阻尼杆
(2)
的伸缩端外部,所述缓冲腔的内部底端还固定有多个活动块
(5)
,在每个活动块
(5)
的外部均套接有导向套
(6)
,导向套
(6)
的内部两侧均开设供导向块
(7)
纵向移动的导向轨
(8)
,两个所述导向块
(7)
分别安装在活动块
(5)
的两侧,所述缓冲座
(3)
的上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电动升降柱
(9)
,在每个电动升降柱
(9)
的伸缩端均与同一个驱动座
(10)
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座
(10)
的内部开设有供辅助板
(11)
横向移动的容纳腔,所述辅助板
(11)
的端头固定安装有插接块
(12)
,在插接块
(12)
的外部套接有硅胶套
(13)
,所述辅助板
(11)
上端表面中部开设有辅助槽,在辅助槽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转动辊
(1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
(10)
的内部安装有电机
(15)
,电机
(15)
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丝杆
(16)
,且丝杆
(16)
的外部安装螺纹套
(17)
,所述螺纹套
(17)
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与辅助板
(11)
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座
(10)
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与滑轨
(18)
相匹配的滑块
(19)
,两个滑轨
(18)
分别安装在驱动腔的上下两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
(10)
的上端表面中部固定有放置座
(20)
,在放置座
(20)
的内部通过魔术贴勾面
(21)
贴合魔术贴毛面
(22)
与床垫
(23)
安装,所述放置座
(20)
的上端设有床单
(24)
,床单
(2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博姜明东刘军刘泓键何跃何俊奉友刚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