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杜鹃栽培基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143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山杜鹃的栽培基质,含有: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以及杜鹃花类菌根菌,并采用以下方法步骤制备:1)准备腐熟的有机质:将云南一带常见的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等,搅拌均匀后,先露天堆放,等下过一两场透雨后或浇水使其湿透,再将其严实的蒙上塑料膜,堆上半年或更长时间,将其腐熟;2)基质原料的混合:将腐熟的有机质∶蛭石∶泥碳土=2∶2∶1(体积比)均匀混合;3)pH值调节:基质混合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到5.0-6.5左右;4)在配好的基本基质中加入杜鹃花类菌根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山杜鹃栽培技术,特别是涉及高山杜鹃的栽培基质。
技术介绍
高山杜鹃是指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亚高山地的常绿杜鹃种类,其叶为革质,花序多为总状伞形花序,花冠直径可达25cm,且花瓣晶莹剔透,兼之其叶片常绿有光 泽,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不仅可作高档盆花,也是高档的园林绿化用材。高山杜鹃在花 卉市场上很受人们的欢迎,但由于国内缺乏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山杜鹃品种和成熟的栽培 技术,因此成品花供应有限,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是进口的高山杜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专利技术一种合适高山杜鹃生长的栽培基 质。本专利技术高山杜鹃栽培基质的技术方案是含有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 杆以及杜鹃花类菌根菌,并采用以下方法步骤制备1)准备腐熟的有机质将云南一带常见的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等, 搅拌均勻后,先露天堆放,等下过一两场透雨后或浇水使其湿透,再将其严实的蒙上塑料 膜,堆上半年或更长时间,将其腐熟;2)基质原料的混合将腐熟的有机质蛭石泥碳土 = 2:2:1的体积比均勻 混合;3)pH值调节基质混合后,用的硫酸亚铁溶液调节PH值;4)在配好的基本基质中加入杜鹃花类菌根菌。所述基质掺有杜鹃花类菌根菌,且其pH值为5. 0-6. 5。一、本专利技术基本基质配制方案如下(1)准备腐熟的有机质将云南一带常见的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等, 搅拌均勻后,先露天堆放,等下过一两场透雨后(或浇水使其湿透),再将其严实的蒙上塑 料膜,堆上半年或更长时间,将其腐熟。经此处理的有机质,因在大太阳下曝晒过,再加上塑 料膜盖严后由发酵本身所产生的高温,对其起到了很好的薰蒸的作用,且腐熟程度高,有机 质松散均勻。(2)基质原料的混合将腐熟的有机质蛭石泥碳土 = 2 2 1 (体积比)均 勻混合。(3) PH值调节基质混合后,用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到5. 0-6. 5左右。二、在配好的基本基质中加入杜鹃花类菌根菌已有的研究发现杜鹃花类植物的根系能与一些土壤真菌共生,形成具典型特征的 共生体,称之为杜鹃花类菌根菌。杜鹃花的菌根可以帮助杜鹃花根系获取其所需的营养物 质,活化复杂的有机氮源,并促进根系对有机和无机氮的吸收,还可以缓解环境胁迫,增加在碱性环境下,杜鹃花对铁离子和钙离子的吸收。因此如能在基本基质中加入杜鹃花类的共生真菌,无疑可以大幅提升高山杜鹃的生长状况。目前尚未有适合杜鹃花生长的菌剂或菌肥在市场上销售。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如果收集部分高山杜鹃在原生境下的根际腐殖层或高山杜鹃的碎根,然后将其掺入到基本 基质中,则高山杜鹃的生长要比对照(只含基本基质)良好。因此认为掺入物质中含有杜 鹃花类共生菌,且这些真菌可以快速繁殖,侵染不含菌根菌的基本基质,从而与高山杜鹃根 系形成菌根结构,最终表现出促进高山杜鹃生长的特性。本专利技术选择合适的栽培基质是提高高山杜鹃栽培技术的关键之一。本公司近几年 来一直致力于发展高山杜鹃的产业化栽培。在对栽培技术的不断摸索中,专利技术了一种适合 于高山杜鹃生长的栽培基质。本专利技术高山杜鹃菌根及菌根菌的研究,属于较为前沿的科学研究。本技术避开了 对杜鹃花菌根菌种类及侵染过程的探究,而利用含有杜鹃花类菌根菌的介质及真菌自身的 快速繁衍,从而使基本基质变成了含杜鹃花类菌根菌的基质,最终起到促进高山杜鹃生长 的作用。而一旦基质被共生菌侵染,又可以成为“母菌”的提供者。该方法简单易行,却对 高山杜鹃的生长大有益处。实践证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所提供的高山杜鹃生长基质PH值适当,腐殖质丰富,透气 透水性好,而且由于有杜鹃花类的共生真菌来分解腐殖质而使其肥力绵长,不仅符合高山 杜鹃要求薄肥勤施的原则,还减少了对无机肥的施用,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因此不失为 一种较好的高山杜鹃栽培基质。附图说明下面以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但各实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不同月份的苗高。图2为本专利技术不同月份的苗地径。具体实施例方式一、基本基质配制如下1)准备腐熟的有机质将云南一带常见的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等, 搅拌均勻后,先露天堆放,等下过一两场透雨后(或浇水使其湿透),再将其严实的蒙上塑 料膜,堆上半年或更长时间,将其腐熟。经此处理的有机质,因在大太阳下曝晒过,再加上塑 料膜盖严后由发酵本身所产生的高温,对其起到了很好的薰蒸的作用,且腐熟程度高,有机 质松散均勻。2)基质原料的混合将腐熟的有机质蛭石泥碳土 = 2 2 1 (体积比)均 勻混合。3) PH值调节基质混合后,用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到5. 0-6. 5左右。二、在配好的基本基质中加入杜鹃花类菌根菌实施例1以马缨花杜鹃为例,设计实验,比较马缨花播种苗在基本基质和加入菌根菌的基 质中的生长状况。1、实验设计实验在本公司大理基地进行,实验材料为由漂浮育苗方法繁殖的马缨花实生苗。选择一批生长较为一致的马缨花漂盘苗(即从漂浮育苗盘中取出的马缨花播种 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棵,于2008年6月2日将其分别栽种在放置于温室内的塑料穴 盘中,具体操作如下表一实验设计<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备注基本基质的成分为腐熟的有机质蛭石泥碳土 = 2 2 1 (体积比), 原生境下的腐殖层为从云南大理苍山上收集的马缨花根际腐殖物。栽种后,对马缨花进行常规管理,从2008年6月2日起,每隔一个月测量并记录各 植株的苗高,地径,直至2008年12月5日。2.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两组苗不同指标的各月平均值,并在Excel作图,得到图1和 图2。由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基本基质相同时,加入了马缨花杜鹃根际腐殖层的组,其马 缨花的生长量较大,生长势更旺,且除了以上测量的因子外,从观察来看,该组马缨花的叶 色更绿、更健康。以上说明,在观测期限内,加入了马缨花根际腐殖层的基质,更有利于马缨 花的生长。权利要求一种高山杜鹃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含有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以及杜鹃花类菌根菌,并采用以下方法步骤制备1)准备腐熟的有机质将云南一带常见的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等,搅拌均匀后,先露天堆放,等下过一两场透雨后或浇水使其湿透,再将其严实的蒙上塑料膜,堆上半年或更长时间,将其腐熟;2)基质原料的混合将腐熟的有机质∶蛭石∶泥碳土=2∶2∶1的体积比均匀混合;3)pH值调节基质混合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调节pH值;4)在配好的基本基质中加入杜鹃花类菌根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山杜鹃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掺有杜鹃花类 菌根菌,且其PH值为5. 0-6.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山杜鹃的栽培基质,含有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以及杜鹃花类菌根菌,并采用以下方法步骤制备1)准备腐熟的有机质将云南一带常见的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等,搅拌均匀后,先露天堆放,等下过一两场透雨后或浇水使其湿透,再将其严实的蒙上塑料膜,堆上半年或更长时间,将其腐熟;2)基质原料的混合将腐熟的有机质∶蛭石∶泥碳土=2∶2∶1(体积比)均匀混合;3)pH值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山杜鹃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含有: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以及杜鹃花类菌根菌,并采用以下方法步骤制备:1)准备腐熟的有机质:将云南一带常见的菇渣、松针及粉碎后的农作物秸杆等,搅拌均匀后,先露天堆放,等下过一两场透雨后或浇水使其湿透,再将其严实的蒙上塑料膜,堆上半年或更长时间,将其腐熟;2)基质原料的混合:将腐熟的有机质∶蛭石∶泥碳土=2∶2∶1的体积比均匀混合;3)pH值调节:基质混合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调节pH值;4)在配好的基本基质中加入杜鹃花类菌根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奋勇刘国强皮秋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