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麦广鸿专利>正文

富营养化水域生物清淤原位修复的复合酶制剂及施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6905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域生物清淤原位生态修复的复合酶制剂,所述复合酶制剂由复合酶和矿物质水混合复配而成,复合酶与矿泉水的重量比为1∶9~50;所述复合酶中含有下述体积含量的组分:菠萝酶50~80mg/L;木瓜酶50~80mg/L;L-天冬氨酸酶15~30mg/L;谷胱甘肽15~30mg/L。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改善了水体的水质,而且分解了水底沉积的有机污泥,并与持续输入的污染源形成动态平衡,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河道和湖泊清淤的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域生物清淤原位生态修 复的复合酶制剂及施加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2009年《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组对全国200多个湖泊进行的 调查显示,八成湖泊已经发生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生长,严重影响了饮用水的水质。1991年 的时候,我国122个湖泊中,还只有51%呈富营养化状态,到了 2005年,我国133个湖泊中, 有88.6%富营养化,其中61%国控重点湖(库)水质为五类和劣五类。27个国控重点湖 (库)中,有18个湖(库)是等级最低的五类和劣五类,13个劣五类水质的湖(库)中,暴 发蓝藻的太湖、巢湖、滇池名列其中。因而2007年被称为中国的“蓝藻年”,无锡太湖、安徽 巢湖、云南滇池、武汉东湖相继暴发蓝藻。城市河流的水体绝大部份是五类和劣五类,可以 说“水污染”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然而,目前尚没有成熟可靠易操作的技术解决水污染 问题。水域富营养化问题,归根结底是水体中微生物的分解速度跟不上输入水体污染源 的速度,从而造成大量营养物质的堆积形成水底的有机污泥,因而清除水底有机污泥,并使 微生物的分解与污染源的持续输入达成动态的平衡,才能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目前普通采取的人工清淤办法,不但对水质的改善不能起根本性的作用,而且大量污泥的 处置是个严重问题,会带来二次污染。中国专利CN1646982A公开了一种利用催化反应的水质净化剂,将供给于污染水 后活化微生物的、并由此微生物分解污泥及有机化合物、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并净化水质的 天然酶,与能够促进此污染水中的微生物活化的催化功能的复合物相结合。通过用天然 酶活化微生物,以此微生物分解污泥及水中的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对水质进行净化的同 时,容易地供给河流、湖沼或水处理设施。通过在污染水中滴加水质净化剂,活化污染水中 的微生物,利用该微生物的作用来净化该污染水的水质,其中,水质净化剂为将供给至污染 水中活化微生物的、并由此微生物分解污泥及有机化合物、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并净化水质 的天然酶,与能够促进此污染水中的微生物活化的催化功能的复合物相结合的水质净化 剂。中国专利CN1974436公开了一种采用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生 物修复的方法,根据污水库容量和污染物总量以及外源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确定 复合酶生物促进剂的投加剂量和投加方式,其工作流程包括考察污染水体、分析污水库容 量和污染物总量、制定修复计划、建立操作平台、修复强化期、修复巩固期和修复维护期。本 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来治理污水,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由于复合酶生 物促进剂不含微生物,对水体无毒,因而生态风险低;修复中无需人工曝气,无需再调配修 复剂,现场操作简单,无需复杂昂贵的仪器;综合治理费用低,适合于城市缓流型、封闭型黑 臭河道或富营养化河道、以及大面积受污染水域的环境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改变现有水域大环境的情况下分解 水底有机污泥、提高水体自净功能、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根治蓝藻的复合酶制剂及其施加方法。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域生物清淤原位生态修复的复合酶制剂,所述复合酶制剂由 复合酶和矿物质水混合复配而成,复合酶与矿泉水的重量比为1 9 50;所述复合酶中含有下述体积含量的组分菠萝酶 50 80mg/'L ;木瓜酶 50 80mg/'L ;L-天冬氨酸酶15 30mg/L ;谷胱甘肽15 30mg/L ;所述矿物质水中含有下述体积含量的微量元素硅 0. 1 0. 3ug/L ;钠 50 100mg/L;钙 60 120mg/L;镁150 250mg/L ;钾M 100mg/L;碘5 12ug/L;硒 0. 1 0. 8ug/L ;铁 0. 1 0. 8ug/L。优选地,所述复合酶中含有下述体积含量的组分菠萝酶65mg/L ;木瓜酶70mg/L ;L-天冬氨酸酶25mg/L ;谷胱甘肽23mg/L ;优选地,所述矿物质水中含有下述体积含量的微量元素硅0. 20ug/L ;钠 74mg/L ; 丐 71mg/L ;镁200mg/L;钾 69mg/L ;碘9ug/L ;硒 0. 5ug/L ;铁 0. 4ug/L。优选地,所述复合酶中还含有下述体积含量的组分谷氨酸3O 50mg/L ;天冬氨酸5 20mg/L ;菊糖 15 30mg/L ;丙酮酸 10 30mg/L。优选地,所述复合酶中还含有下述体积含量的组分溶菌酶 5 20mg/L ;ATP 酶 10 30ml/L ;纤维素酶10 20mg/L。优选地,所述复合酶中含有下述体积含量的组分菠萝酶 65mg/L ;木瓜酶70mg/L ;L-天冬氨酸酶25mg/L ;谷胱甘肽23mg/L ;谷氨酸35mg/L ;天冬氨酸15mg/L;菊糖23mg/L ;丙酮酸25mg/L。溶菌酶 15mg/L ;ATP 酶 21ml/L;纤维素酶14mg/L。—种所述用于富营养化水域生物清淤原位生态修复的复合酶制剂的施工方法,包 括下述步骤将复合酶制剂与水按1 400 1 6000的重量比稀释,并按富营养化水域 容积量6 IOppm的比例滴加或投加。优选地,所述富营养化水域生物清淤原位生态修复的复合酶制剂的施工方法,包 括下述步骤将复合酶制剂与水按1 3000的重量比稀释,并按富营养化水域容积量Sppm 的比例滴加或投加。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现有水域大环境的情况下分解水底有机污泥、提高水体自净功 能、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根治蓝藻。添加复合酶制剂后,使水体中的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分解 速度呈几何数量级的提高,迅速降低中体中BOD、COD和氨氮、磷的含量,将有机淤泥转化成 活性污泥并逐步分解、改善水质和最终达到将难分解的有机物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分解。本 专利技术不仅改善了水体的水质,而且分解了水底沉积的有机污泥,并与持续输入的污染源形 成动态平衡,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河道和湖泊清淤的二次污染 问题。本专利技术中各组分的分解对象如下表 本专利技术复合酶制剂只需根据水质、污染源、沉积污泥量按一定的剂量滴入水体中 即可。对于流动水体,根据流速在上游及沿线安装点滴装置;对于静止水体,根据水域面积 安装点滴装置并配机械装置促进水体流动或人工均勻喷洒入水体。富营养化水域复合酶生物清淤方法通常分成两个阶段1生物清淤阶段通常富营养化水域的水底有机污泥厚度会达到0. 5 2米,是通 过长年累月沉积而成的,要彻底分解通常也会需要六个月至二十四个月。复合酶稀释液滴 加到富营养化水体中后,会将原先存在于水体中微生物的活性呈几何数量级地增长,由于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会使水底的污泥有机结合发生质变,形成底泥的松动,水质会暂时变 浑变差。一个月后(冬季需两个月),水底的有机污泥更会变得松散,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 碳和甲烷气体,松散成丝状的污泥也会随着气泡成团上浮的现象易于肉眼观测,丝状污泥 混合在水中逐步分解,部分成为后生动物和鱼类的食物。随着微生物活性的不断增强和水 底有机污泥的分解,部分有机污泥会转为活性污泥,整个水域会成为一个天然的污水处理 厂,此时,水体的自净功能得到极大的增强,水体的透明度会得到提高,水质会得到很大改口 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域生物清淤原位生态修复的复合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制剂由复合酶和矿物质水混合复配而成,复合酶与矿泉水的重量比为1∶9~50;所述复合酶中含有下述体积含量的组分:菠萝酶50~80mg/L;木瓜酶50~80mg/L;L-天冬氨酸酶15~30mg/L;谷胱甘肽15~30mg/L;所述矿物质水中含有下述体积含量的微量元素:硅0.1~0.30ug/L;钠50~100mg/L;钙60~120mg/L;镁150~250mg/L;钾50~100mg/L;碘5~12ug/L;硒0.1~0.8ug/L;铁0.1~0.8ug/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广鸿郑丽军彭韬马丹陈雯
申请(专利权)人:麦广鸿杭州景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