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风量优化的除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686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8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取风量优化的除湿系统,第一除湿转轮包括第一再生高温脱附功能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风量优化的除湿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除湿装置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风量优化的除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风系统中,除了需要对空气的温度进行控制调整外,还需要对空气的湿度进行控制调整

当然在除湿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步处理一些有害气体

按照工艺原理的区分,除湿可以分为冷却法和化学法,在冷却法和化学法中还可以继续细分

转轮除湿属于化学除湿法的干式动态除湿

[0003]转轮除湿过程中,吸附转盘在驱动装置带动下缓慢转动,当吸附转盘在处理空气区域吸附水分子达到饱和状态后,进入再生区域有高温空气进行脱附再生,这一过程不断周而复始,使控制空间的空气达到合适的湿度条件

在上述的脱附再生过程中,需要从新风中抽取部分作为作用的媒介,然而目前的通道设计中,再生取风的预热效率较低,因此取用比例较大,从而降低了整个除湿系统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取风量优化的除湿系统,旨在解决转轮除湿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取风量优化的除湿系统,两端分别连接到外环境侧和内环境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包括:第一除湿转轮
(100)
,包括第一再生高温脱附功能区
(110)、
再生预热功能区
(120)、
再生显热回收功能区
(130)
和第一处理吸附功能区
(140)
,其中,所述再生预热功能区
(120)
与所述再生显热回收功能区
(130)
的位置可以互换;进气通路
(200)
,上设有用于形成从外环境侧到内环境侧的气流的第一风机功能部,所述进气通路
(200)
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处理功能部,其中,所述进气通路
(200)
从近外环境侧的方向穿设过所述第一处理吸附功能区
(140)
;取风通路
(300)
,导出于所述进气通路
(200)
且穿设过所述再生显热回收功能区
(130)
;再生通路
(400)
,联通到所述取风通路
(300)
的自由端且从近外环境侧的方向穿设过所述再生预热功能区
(120)
,然后从近内环境侧的方向穿设过所述第一再生高温脱附功能区
(110)
,所述再生通路
(400)
上设有用于形成向外环境侧的气流的第二风机功能部,其中,所述再生通路
(400)
上对应所述第一再生高温脱附功能区
(110)
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
(4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风量优化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除湿转轮
(500)
,所述第二除湿转轮
(500)
包括第二处理吸附功能区
(510)
和第二再生高温脱附功能区
(520)
;所述进气通路
(200)
从近外环境侧的方向先后穿设过所述第二处理吸附功能区
(510)
以及所述第一处理吸附功能区
(140)
,所述再生通路
(400)
从近内环境侧的方向先后穿设过所述第一再生高温脱附功能区
(110)
和所述第二再生高温脱附功能区
(520)
,其中,所述再生通路
(400)
上对应所述第二再生高温脱附功能区
(520)
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
(42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风量优化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系统还包括连通到所述进气通路
(200)
的回风通路
(600)
,所述回风通路
(600)
的接入位置在所述第一除湿转轮
(100)
与所述第一除湿转轮
(100)
之间,其中,所述回风通路
(600)
远离所述进气通路
(200)
的一端用于连通到内环境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风量优化的除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慎文兵蔡泰山蔡志强孙银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丰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