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组件及料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57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6
本申请公开一种研磨组件及料理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研磨组件及料理机


[0001]本申请涉及小家电
,尤其涉及研磨组件及料理机


技术介绍

[0002]料理机包括搅拌杯

刀盘和研磨组件

刀盘与搅拌杯组装

研磨组件组装于刀盘,包括静磨头和动磨头

静磨头包括设置于所述静磨头的侧面的静磨齿

动磨头包括设置于所述动磨头的侧面的动磨齿,动磨齿相对于研磨组件的轴线的夹角与静磨齿相对于研磨组件的轴线的夹角相等,静磨齿和动磨齿之间接触面较大,由此,动静磨齿之间的相对运动将颗粒食材挤压时,是采用平面挤压方式研磨,无法将食材研磨的更细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组件及料理机

所述研磨组件能将食材研磨的更细腻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研磨组件

所述研磨组件包括静磨头和动磨头,所述静磨头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所述静磨头包括静磨齿

所述动磨头包括动磨齿

所述动磨头插入所述静磨头,所述动磨齿和所述静磨齿之间形成研磨流道,所述静磨头的顶端和所述动磨头顶端之间形成出料口或者所述静磨头的顶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

所述研磨流道和所述出料口连通

所述静磨齿绕所述静磨头的轴线呈螺旋状,包括静磨齿端;所述动磨齿绕所述动磨头的轴线呈螺旋状,包括动磨齿端,所述静磨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动磨齿的螺旋方向相反<br/>。
所述静磨齿端和所述动磨齿端至少一者的宽度为
d1
,所述静磨齿端和所述动磨齿端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
d2
,0<
d1/d2≤3。
[0005]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静磨齿和所述动磨齿均呈螺旋状,所述静磨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动磨齿的螺旋方向相反,一方面,螺旋状增延长了颗粒的研磨路径,使食材研磨更细腻,同时给食材提供向上的推力,提升了虹吸效率,加强了虹吸作用,另一方面,颗粒状的食材不容易被卡住,即使食材被卡住,也会因为螺旋状的动磨齿和静磨齿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上升或者下降,颗粒状的食材会退出而不会卡住

再者,所述静磨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动磨齿的螺旋方向相反结合所述0<
d1/d2≤3
,使得动磨齿与静磨齿之间相对运动而交错,会出现多个相交处,形成线剪切
(
如果大于
d1/d2
>3,容易形成平面挤压
)
而采用非平面挤压
(
平面挤压是指面与面之间挤压
)
方式研磨食材,由此,通过不断剪切使得食材更为细腻,食材在线剪切后不会产生大的滑动挤压形变,形成的颗粒更圆润,粒径更小,提升口感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磨齿的螺旋角为
α
,所述动磨齿的螺旋角为
β
,0°

α
+
β
≤90
°
,且
α

β

[0007]如上述设置,由于0°

α
+
β
≤90
°
,且
α

β
,延长了食材的研磨路径,使食材研磨更细腻,同时给食材提供向上的推力,提升了虹吸效率,加强了虹吸作用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磨齿的宽度沿静磨头的径向逐渐减小以使得所述静磨齿端为尖端;所述动磨齿的宽度沿所述动磨头的径向逐渐减小以使得所述动磨齿端为尖


[0009]如上述设置,所述静磨齿端和所述动磨齿端各自的强度较高,又有一定的尖锐度以提供足够的剪切作用,食材被粉碎成的颗粒能够在动磨齿端和静磨齿端之间被研磨得更加细腻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0°

α
≤45
°

β
≤60
°

[0011]如上述设置,由于0°

α
≤45
°

β
≤60
°
,更能延长了食材的研磨路径,使食材研磨更细腻,同时给食材提供向上的推力,更提升了虹吸效率,更加强了虹吸作用,此外,也有利于食材被非平面挤压方式研磨而更为细腻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5mm≤d2≤0.5mm。
[0013]如上述设置,在所述静磨齿和所述动磨齿均呈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的情况下,
0.05mm≤d2≤0.5mm
,间隙较小保证呈螺旋状的静磨齿和动磨齿能够将食材磨得更碎,确保足够小的粒径同时静磨齿和动磨齿之间不容易撞击,保证磨齿寿命,同时,也能确保动磨齿和静磨齿之间的剪切力,食材更加细腻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1mm≤d1≤0.5mm。
[0015]如上述设置,由于
0.01mm≤d1≤0.5mm
,相应的静磨齿端或动磨齿端有一定的尖锐度,从而,产生剪切作用,同时有足够的强度保证静磨齿端或动磨齿端的寿命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磨头包括位于所述动磨齿下方的螺旋叶,所述螺旋叶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动磨齿的螺旋方向相同,以将流体输送至所述动磨齿和所述静磨齿之间;所述螺旋叶在水平面投影的直径为
D1

20≤D1≤120mm
,和
/
或,所述进料口
2101
的流通面积与所述出料口
2103
的流通面积之差为
Y

0≤Y≤
π
×
D12/4。
[0017]如上述设置,由于
20≤D1≤120mm
,可以提升虹吸力,从而,提升虹吸效率

进料口流通面积与出料口的流通面积之差越大,则虹吸力越强,由于
0≤Y≤
π
×
D12/4
,可以使得虹吸力越强,最终提高虹吸效率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研磨组件包括与所述动磨头组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直径为
D2

5mm≤D2≤20mm。
[0019]如上述设置,
5mm≤D2≤20mm
结合所述
D1
,可以提升虹吸力,从而,提升虹吸效率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磨头包括位于所述动磨齿下方的螺旋叶,所述螺旋叶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动磨齿的螺旋方向相同,以将流体输送至所述动磨齿和所述静磨齿之间,所述螺旋叶对应的虹吸起始截面积与所述进料口的流通面积之差的绝对值为
X

0≤X≤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组件包括静磨头
(1)
和动磨头
(2)
,所述静磨头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
(2101)
,且所述静磨头
(1)
包括静磨齿
(11)
,所述动磨头
(2)
包括动磨齿
(21)
;所述动磨头
(2)
插入所述静磨头
(1)
,所述动磨齿
(21)
和所述静磨齿
(11)
之间形成研磨流道
(2102)
,所述静磨头
(1)
的顶端和所述动磨头
(2)
的顶端之间形成出料口
(2103)
或者所述静磨头
(1)
的顶端设置有出料口
(2103)
,所述进料口
(2101)、
所述研磨流道
(2102)
和所述出料口
(2103)
连通;所述静磨齿
(11)
绕所述静磨头
(1)
的轴线呈螺旋状,包括静磨齿端
(111)
;所述动磨齿
(21)
绕所述动磨头
(2)
的轴线呈螺旋状,包括动磨齿端
(211)
,所述静磨齿
(11)
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动磨齿
(21)
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静磨齿端
(111)
和所述动磨齿端
(211)
至少一者的宽度为
d1
,所述静磨齿端
(111)
和所述动磨齿端
(211)
之间的间隙
(2104)
的宽度为
d2
,0<
d1/d2≤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磨齿
(11)
的螺旋角为
α
,所述动磨齿
(21)
的螺旋角为
β
,0°

α
+
β
≤90
°
,且
α

β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0°

α
≤45
°

β
≤60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磨齿
(11)
的宽度沿所述静磨头的径向逐渐减小以使得所述静磨齿端
(111)
为尖端;所述动磨齿
(21)
的宽度沿所述动磨头的径向逐渐减小以使得所述动磨齿端
(211)
为尖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0.05mm≤d2≤0.5mm
;和
/
或,
0.01mm≤d1≤0.5mm。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磨头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旭唐路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