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整体结构件多工序加工中变形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整体结构件多工序加工中变形的分析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关于零件加工变形方面的研究主要通过有限元仿真手段来实现
。
虽然能较为精确地计算出零件变形,但并没有进一步提出更为合适的方法来减小零件的加工变形
。
众多国内外专家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零件的加工变形产生机理做了深层次的研究,并得到了较为可观的成果
。
但为简化分析过程,通常选择忽略实际加工过程中反复铣面这一操作
。
事实上,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零件的成型过程并非简单的一次性去除所有材料,而是通过反复的铣面等操作将毛坯上的材料分多个步骤进行去除
。
在整个加工工序中,工件需要反复的装夹
、
释放应力等都会对零件最终的变形产生影响,因此研究飞机整体结构件多工序加工中变形的分析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飞机整体结构件多工序加工中变形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对铝厚板进行加工并去除材料,加工前铝厚板中的残余应力处于平衡状态;
S2、
在力
F
X
、F
Y
和力矩
M
X
、M
Y
的作用下,将板材的纤维方向作为飞机结构件的长度方向进行加工,零件将发生变形;
S3、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力释放顺序根据零件工序不同而变化,工序的次数及其相应的余量对零件最终的加工变形产生影响;若为无应力装夹,工件的装夹不会对工件产生额外的附加应力;若第
(i
‑
1)
道工序去除材料后产生的加工变形为
v
z,i
‑1,下一道工序去除的实际材料应为名义去除量与上一道工序变形量之差,即
Ω
i
’
=
Ω
i
’‑
v
z,i
‑1;工序余量
Ω
i
是指为完成某一道工序所必须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工序总余量
Σ
i
是指由毛坯至某一道工序的加工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加工总余量
Σ
是指由毛坯变为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即,总加工余量等于各工序加工余量之和,而工序总余量则等于某一道工序前各工序加工余量之和,即,有工序总余量为加工总余量为第
i
道工序的工序余量与工序总余量就存在如下关系:第
i
道工序中的加工变形也就等于相邻两道工序工序总余量释放应力时产生的变形之差;若轧制方向上的毛坯初始残余应力曲线为第
(i
‑
1)
道工序
、
第
i
道工序工序总余量引起的变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国华,王纪国,林锋,吴竹溪,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