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及液冷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6435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及液冷散热装置,液冷散热模块包括壳体和冷头,壳体内部具有容置腔,冷头装设于容置腔中,具体地,冷头与容置腔的腔壁共同限定出第一储液腔,第一储液腔用于容置导热液体,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冷头装设于容置腔中,冷头内部设有储液腔的液冷散热模块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冷散热模块中的冷头内部无需设置储液空间,所以冷头的厚度会比较小,可以有效地降低液冷散热模块的厚度,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冷散热模块厚度小,所以利用该液冷散热模块为手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及液冷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及液冷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能辅助电子设备降温,市场上出现了风冷的散热模块,只要将风冷散热模块装设于电子设备上,就能利用风冷散热模块为电子设备降温

[0003]随着科技发展,风冷散热模块的散热效果逐渐差强人意,液冷散热模块逐渐兴起,现有的液冷散热模块包括壳体和冷头,冷头内设置有储液腔以容置导热液体,液冷散热模块在使用时会装设在电子设备上,此时冷头可以与电子设备进行热交换,以为电子设备降温

[0004]但是,现有的液冷散热模块厚度大,应用于手机

平板电脑这类要用户手持使用的电子产品而言,用户的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及液冷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冷散热模块厚度大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包括:壳体,其内部具有容置腔;冷头,其装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冷头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共同限定出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一储液腔用于容置导热液体,所述第一储液腔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导热液体由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第一储液腔,并由所述出液口流出所述第一储液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腔壁包括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冷头装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的顶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散热模块还包括密封胶圈,所述容置腔的腔壁包括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环绕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间隔开,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之间限定有容置槽,所述密封胶圈装设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密封胶圈背向所述容置槽槽底的一侧与所述冷头相抵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圈背向所述槽底的一侧设有收窄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液腔的腔壁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储液腔分隔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液口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所述出液口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散热模块还包括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面装设于所述冷头背向所述第一储液腔的一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冷头背向所述第一储液腔的一侧设有若干限位凸起部,若干所述限位凸起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不同方向上,以限位安装所述半导体制冷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散热模块还包括磁铁,所述磁铁装设于所述壳体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散热模块还包括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装设于所
述壳体上

[001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主机和上述所展示的液冷散热模块,所述液冷散热模块与所述散热主机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散热主机包括换热块

泵体和风扇,所述换热块上设有第二储液腔,所述液冷散热模块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所述管路分别与第二储液腔连通,所述泵体用于驱动导热液体在第一储液腔

管路

第二储液腔之间循环流动,所述风扇装设于所述换热块的一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模块及液冷散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模块包括壳体和冷头,壳体内部具有容置腔,冷头装设于容置腔中,具体地,冷头与容置腔的腔壁共同限定出第一储液腔,第一储液腔用于容置导热液体,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冷头装设于容置腔中,冷头内部设有储液腔的液冷散热模块而言,本实施例的液冷散热模块中的冷头内部无需设置储液空间,所以冷头的厚度会比较小,可以有效地降低液冷散热模块的厚度,由于本实施例的液冷散热模块厚度小,所以利用该液冷散热模块为手机

平板电脑这类要用户手持的电子产品散热时,用户的体验极佳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液冷散热模块的爆炸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冷头在容置腔内与壳体
(
腔壁
)
限定出第一储液腔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的爆炸视图;
[0022]图5是图4中
A
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胶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主机部分结构的爆炸视图

[002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6]100、
液冷散热模块;
110、
壳体;
111、
容置腔;
1111、
第一环形凸起部;
1112、
第二环形凸起部;
1113、
容置槽;
120、
冷头;
121、
进液口;
122、
出液口;
123、
限位凸起部;
124、
安装槽;
130、
第一储液腔;
131、
隔板;
132、
第一通道;
133、
第二通道;
140、
密封胶圈;
141、
收窄部;
150、
半导体制冷器;
151、
冷面;
160、
磁铁;
170、
无线充电线圈;
180、
导热垫;
[0027]210、
换热块;
220、
泵体;
230、
散热鳍片;
240、
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模块
100
,如图1‑
图4所示,液冷散热模块
100
包括壳体
110
和冷头
120。
壳体
110
内部具有容置腔
111。
冷头
120
装设于容置腔
111
中,且冷头
120
与容置腔
111
的腔壁共同限定出第一储液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部具有容置腔;冷头,其装设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冷头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共同限定出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一储液腔用于容置导热液体,所述第一储液腔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导热液体由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第一储液腔,并由所述出液口流出所述第一储液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包括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冷头装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的顶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胶圈,所述容置腔的腔壁包括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环绕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间隔开,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之间限定有容置槽,所述密封胶圈装设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密封胶圈背向所述容置槽槽底的一侧与所述冷头相抵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背向所述槽底的一侧设有收窄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腔的腔壁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储液腔分隔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液口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所述出液口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景华王国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源德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