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切换阀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596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旋转式切换阀的控制方法,能够抑制副阀的倾斜而防止流体向均压孔泄漏,抑制从副阀向驱动部传递力,从而防止蠕变变形,使工作效率稳定。旋转式切换阀(100)具备:阀主体(1);阀座部(20);主阀(3),其设置为能够绕中心轴(6)旋转;副阀(4),其设置为能够绕中心轴(6)旋转,开闭主阀(3)的均压孔(30a);以及驱动部(5),其驱动副阀(4)。主阀(3)具有使副阀(4)抵接并使旋转停止的副阀限位器(31a1)。驱动部(5)具备具有驱动轴的电动马达。在旋转式切换阀(100)的控制方法中,在使驱动轴旋转到副阀(4)与副阀限位器(31a1)抵接的预定旋转位置后,控制电动马达,使得驱动轴反转预定的返回角度。预定的返回角度。预定的返回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式切换阀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切换阀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具备阀壳、主阀、副阀以及驱动部的旋转式切换阀,主阀经由利用驱动部旋转驱动的副阀而旋转,由此通过主阀的阀通路来切换连通的端口。驱动部具有:蜗轮,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中心轴;蜗杆齿轮,其与该蜗轮啮合;以及马达,其使该蜗杆齿轮旋转,蜗轮经由凸轮部以被限制旋转的状态与副阀连接。主阀通过与阀壳的止动销抵接而在两个部位的切换位置被限制旋转,相对于被限制旋转的主阀,副阀被旋转驱动至与主阀的止动部抵接,或者在弹簧的作用力作用于主阀的状态下被旋转驱动至预定的停止位置。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1241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上述的旋转式切换阀中,在副阀的旋转驱动停止的状态下,副阀直接与主阀抵接而被按压,或者,副阀被与主阀之间的弹簧施力,因此,副阀由于该力(按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切换阀的控制方法,该旋转式切换阀具备:阀主体,其构成阀室;阀座部,其具有向所述阀室开口的多个端口;主阀,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阀主体的内部绕与所述阀座部交叉的中心轴旋转;副阀,其设置为能够绕所述中心轴旋转并对所述主阀的均压孔进行开闭;以及驱动部,其对所述副阀进行旋转驱动,所述旋转式切换阀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具有副阀限位器,该副阀限位器与所述副阀抵接而使所述副阀的旋转停止,所述驱动部具备具有驱动轴的电动马达,在使所述驱动轴旋转至所述副阀与所述副阀限位器抵接的预定旋转位置之后,以使所述驱动轴反转预定的返回角度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动马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角度设定为比下限角度大,并且比上限角度小,该下限角度是基于在所述驱动部内产生的松动和在支承所述副阀的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副阀之间产生的松动中的至少一方的角度,该上限角度是基于所述均压孔和所述副阀的旋转位置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具备:蜗杆,其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以及蜗轮,其与所述蜗杆啮合且能够旋转,所述下限角度是第一角度,该第一角度是用于所述蜗杆旋转在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的啮合部分产生的松动即啮合松动的尺寸量的角度,所述返回角度比所述第一角度大,所述上限角度是基于维持由所述副阀关闭所述均压孔的状态即关闭状态的所述副阀的旋转位置而设定的第二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与所述副阀通过能够相互传递旋转力的嵌合结构而连接,所述下限角度是在第三角度加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我拓巨木村宏光南泽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