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模组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549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3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模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框架及电芯模组,电芯模组安装于电池包框架内;电芯模组上形成有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独立于第二流道设置并分别与电池包框架连通,且电池包框架能够分别往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导通冷却油液,以对电芯模组中电芯进行散热;其中,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沿着电池包框架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且第一流道内冷却油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流道内冷却油液的流动方向相反设置。本申请提供的无模组电池包,有利于降低电芯间的温差,提高电芯温度均匀性一致性,进而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模组电池包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模组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模组电池包及大倍率快充的普及,电池包内的电芯发热量不断提高。传统技术中,通常采用冷板液冷、或浸没式液冷等方式对电芯进行散热。然而,采用冷板液冷方案时,需要通过冷板间接传热,传热路径的热阻大,整体散热效果不佳,无法满足电芯大倍率充放电时的散热需求;采用浸没式液冷方案时,冷却油液通常在电池包内只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靠近进口位置的的电芯温度低,靠近出口位置的电芯温度高,而且,浸没式液冷所用的冷却油液比热小,导致电芯间的温差大,降低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芯间温度均匀性的无模组电池包。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无模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框架及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安装于所述电池包框架内;所述电芯模组上形成有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独立于所述第二流道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电池包框架连通,且所述电池包框架能够分别往所述第一流道及所述第二流道导通冷却油液,以对所述电芯模组中电芯进行散热;
[0006]其中,所述第一流道及所述第二流道沿着所述电池包框架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流道内冷却油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道内冷却油液的流动方向相反设置。
[0007]可以理解的是,沿着电池包框架的高度方向,冷却油液流经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与电芯直接接触,热交换效率高,有利于降低电芯温度,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互独立,且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的冷却油液流动方向相反,以便于降低电芯间的温差,提高电芯温度均匀性一致性,进而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框架包括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嵌装至所述电芯模组内;
[0009]其中,所述第一纵梁沿其高度方向上形成有第一进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所述第一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用于往所述第一流道内导入冷却油液,所述第二出液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流道的冷却油液。
[0010]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纵梁嵌装在电芯模组内,这样第一纵梁的两侧均排列有电芯,使得冷却油液通过第一纵梁上的第一进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与两侧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连通,以便于冷却油液在第一纵梁和电芯模组之间的导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第一纵梁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进液通道分隔形成为多个分流支路,所述第二出液通道分隔形成为多个汇流支路;
[0012]多个所述分流支路分布于所述第一纵梁的两侧,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多个所述汇流支路分布于所述第一纵梁的两侧,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0013]可以理解的是,将多个分流支路和多个汇流支路布置于第一纵梁的两侧,以便于和第一纵梁两侧连通的冷却油液在第一纵梁内部被分隔,避免流向两侧不同方向的冷却油液串流影响电芯的散热效果。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支路的数量为三条,三条所述分流支路沿所述第一纵梁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0015]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分流支路的数量为三条,使得冷却油液进入第一进液通道后被分流成三股独立的流量进入三条分流支路内,有利于电芯的温度均匀。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电池包框架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依次间隔地设有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及第三垫片,且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及所述第三垫片均沿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7]其中,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第二垫片及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合围并形成为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第三垫片及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合围并形成为所述第二流道。
[0018]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及第三垫片与相邻电芯合围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使得冷却油液只能沿着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流通,使上下两层冷却油液互不流通,且对冷却油液与电芯间上方及下方的空间进行隔绝,避免冷却油液从电芯间上方或下方泄漏。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模组还包括第四垫片,所述第四垫片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并垂直于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及所述第三垫片设置,以封堵相邻两个所述电芯在宽度方向上形成的间隙。
[0020]可以理解的是,用第四垫片封堵电芯宽度方向的间隙,以便于冷却油液只沿电芯的长度方向流动,不会在电芯的宽度方向流通,使冷却油液在电芯间的流通更为顺畅。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框架还包括第二纵梁和第三纵梁,沿着所述第一纵梁的垂直方向,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三纵梁设置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两侧;
[0022]其中,所述第二纵梁上形成有第一汇流通道及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三纵梁上形成有第二汇流通道及第二分流通道,所述第一汇流通道及所述第二汇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用于接收途经所述第一流道的冷却油液,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及所述第二分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用于往所述第二流道内导入冷却油液。
[0023]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纵梁和第三纵梁设置于电芯模组的两侧,以便于嵌装在电芯模组内的第一纵梁能够与第二纵梁及第三纵梁对应,使得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内的冷却油液能够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之间,或第一纵梁和第三纵梁之间进出。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框架还包括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沿着所述第一纵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两侧;
[0025]其中,所述第一横梁同时与所述第一进液通道及所述第二出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横梁上形成有第一出液通道及第二进液通道,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同时与所述第一汇流通道及所述第二汇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液通道同时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及所述第二分流通道连通。
[0026]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便于冷却油液能够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进出。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模组还包括第五垫片,所述第五垫片贴合于所述第一横梁和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所述电芯之间;
[0028]及,所述第五垫片贴合于所述第二横梁和靠近所述第二横梁的所述电芯之间。
[0029]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五垫片贴合于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上,以便于垫片吸收电芯的膨胀力,避免电芯膨胀后直接挤压横梁导致电芯损坏。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模组电池包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电池包框架上,且所述上盖与所述电芯模组之间形成空腔。
[0031]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上盖用以封装电池包,且上盖和电芯模组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没有冷却油液,这样不需要对电芯的铝巴、极柱、FPC等作特殊处理,且便于拆上盖后检修。
[0032]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33]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无模组电池包,沿着电池包框架的高度方向,冷却油液流经第一流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模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框架(10)及电芯模组(20),所述电芯模组(20)安装于所述电池包框架(1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20)上形成有第一流道(27)及第二流道(28),所述第一流道(27)独立于所述第二流道(28)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电池包框架(10)连通,且所述电池包框架(10)能够分别往所述第一流道(27)及所述第二流道(28)导通冷却油液,以对所述电芯模组(20)中电芯(21)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流道(27)及所述第二流道(28)沿着所述电池包框架(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流道(27)内冷却油液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流道(28)内冷却油液的流动方向相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模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框架(10)包括第一纵梁(11),所述第一纵梁(11)嵌装至所述电芯模组(20)内;其中,所述第一纵梁(11)沿其高度方向上形成有第一进液通道(111)和第二出液通道(112),所述第一进液通道(111)与所述第一流道(27)连通,用于往所述第一流道(27)内导入冷却油液,所述第二出液通道(112)与所述第二流道(28)连通,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流道(28)的冷却油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模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纵梁(11)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进液通道(111)分隔形成为多个分流支路,所述第二出液通道(112)分隔形成为多个汇流支路;多个所述分流支路分布于所述第一纵梁(11)的两侧,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27)连通;多个所述汇流支路分布于所述第一纵梁(11)的两侧,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28)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模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支路的数量为三条,三条所述分流支路沿所述第一纵梁(11)的中心线对称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模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电池包框架(10)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21)之间依次间隔地设有第一垫片(22)、第二垫片(23)及第三垫片(24),且所述第一垫片(22)、所述第二垫片(23)及所述第三垫片(24)均沿所述电芯(2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垫片(22)与所述第二垫片(23)及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21)之间合围并形成为所述第一流道(27);所述第二垫片(23)与所述第三垫片(24)及对应的两个所述电芯(21)之间合围并形成为所述第二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燚杰万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凌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