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结晶尾汽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551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味精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味精结晶尾汽降温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味精结晶尾汽降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味精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味精结晶尾汽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它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味精行业是我国发酵工业的主要行业之一,我国生产的味精正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增加

味精生产通常是以大米

淀粉

糖蜜为主要原料,经过糖化

发酵等处理,分离提取谷氨酸,再通过精制获得味精产品

[0003]浓缩结晶过程是味精生产的重要工序,生产设备主要采用结晶罐

在味精生产结晶过程中,结晶罐会产生大量热量较高的煮晶尾汽

目前,对于煮晶尾汽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用汽水分离器对尾汽进行降温

[0004]然而,前述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
不能有效地对煮晶尾汽中的热量合理利用,能耗损失较大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味精结晶尾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结晶罐
(100)
,所述结晶罐
(100)
的顶部开设有尾汽出口
I
,所述尾汽出口
I
上连接有串联设置的第一换热器组件
(200)
和第二换热器组件
(300)
;第一换热器组件
(200)
,所述第一换热器组件
(200)
包括第一换热器
(201)
和换热水源
(202)
,所述第一换热器
(201)
用于将尾汽与来自所述换热水源
(202)
的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器
(201)
上设置有尾汽入口
I
和尾汽出口
II
,所述尾汽入口
I
与所述尾汽出口
I
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
(201)
上还设有分别与所述换热水源
(202)
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二换热器组件
(300)
,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件
(300)
包括第二换热器
(301)
和冷却水水源
(302)
,所述第二换热器
(301)
用于将来自所述尾汽出口
II
的尾汽与来自所述冷却水水源
(302)
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换热器
(301)
上设置有尾汽出口
III
以及与所述尾汽出口
II
连通的尾汽入口
II
,所述第二换热器
(301)
上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冷却水水源
(302)
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
(201)
与所述第二换热器
(301)
为结构相同的板式换热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味精结晶尾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
(201)
包括固定端板
(2011)、
与所述固定端板
(2011)
平行布置的活动端板
(2012)、
换热板片组件

支架
(2013)、
上导杆
(2014)
和下导杆
(2015)
;所述换热板片组件通过螺栓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端板
(2011)
和所述活动端板
(2012)
之间,所述上导杆
(2014)
和所述下导杆
(2015)
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端板
(2011)
与所述支架
(2013)
之间上,且与所述固定端板
(2011)、
所述支架
(2013)
形成合围空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味精结晶尾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片组件包括多个换热板片
(2016)
和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片
(2016)
上的密封圈组件,每个所述换热板片
(2016)
上开设有四个通孔以用于供流体和换热介质进入和流出,包括: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片
(2016)
上端左侧且用于供尾汽进入的第一通孔
(2016

1)
;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片
(2016)
下端左侧且用于供所述尾汽流出的第二通孔
(2016

2)
;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片
(2016)
下端右侧且用于供水或冷却水进入的第三通孔
(2016

3)
;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片
(2016)
上端右侧且用于供水或冷却水流出的第四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钧陈思杰冯文清王景林何文杰刘志坚黄东江易嘉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