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38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同动组件,用于连接2个转动部件,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表面的安装座和转动安装于安装座上的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各自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通过一滑动块连接,所述滑动块与第一联动杆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轨道与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与第二联动杆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轨道与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均为偏离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长度方向的弧形轨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简单结构实现转动角度与路径的一致性,保证两个转动部件在多次反复开合的全过程中路径的一致性与稳定性。致性与稳定性。致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转轴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转轴的同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和OLED技术在柔性屏领域的应用,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显示屏幕大小的折叠屏设备越来越受欢迎,例如:折叠屏手机。目前的折叠屏设备一般通过转轴来实现转动开合,转轴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折时两侧需要同步,即在折叠一侧时,另一侧能够同步折叠。
[0003]专利技术人在先申请的专利CN 213635142 U提供了一种柔性屏用转轴,通过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各自设置有一齿轮部,齿轮部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四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一端嵌入第三齿轮中部,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一挡板内,此挡板的两端分别开有供第一芯轴穿过的通孔,通过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上齿轮部、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的配合设置,实现了两个支撑板之间打开路径的同步。然而,上述方案部件繁多且装配关系复杂,还需要多个齿轮间的传动配合,导致传动效率低、稳定性差且受到齿轮各项参数的限制导致整体结构的尺寸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动组件,其以简单结构实现转动角度与路径的一致性,保证两个转动部件在多次反复开合的全过程中路径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动组件,用于连接2个转动部件,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表面的安装座和转动安装于安装座上的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各自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上,其各自的另一端向远离安装座的方向延伸并用于与一个转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通过一滑动块连接,所述滑动块可滑动地安装于基板上并可在垂直于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长度的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滑动块与第一联动杆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轨道与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与第二联动杆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轨道与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均为偏离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长度方向的弧形轨道。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0007]1、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座进一步包括面对面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滑动块可在该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活动,当滑动块与第一安装板贴合时,所述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之间的夹角最大,当滑动块与第二安装板贴合时,所述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之间的夹角最小。
[0008]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为开设于滑动块的上表面的弧形滑槽,所述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为形成于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一端下表面并可滑动地嵌入弧形滑槽内的弧形凸条。
[0009]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各自与滑动块连接一端的下表面和滑动块的上表面均为弧形面。
[0010]4、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开设有一导向孔,所述滑动块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嵌入该导向孔内的导向凸条且该导向凸条的长度小于导向孔的长度。
[0011]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对的表面上各自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联动杆一端的两侧各嵌入一个第一弧形槽内并与该第一弧形槽的内壁转动接触,所述第二联动杆一端的两侧各嵌入一个第二弧形槽内并与该第二弧形槽内壁转动接触。
[0012]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均为半圆形槽。
[00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4]本技术同动组件,其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通过一滑动块连接,滑动块可滑动地安装于基板上并可在垂直于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长度的方向上往复移动,滑动块与第一联动杆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轨道与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滑动块与第二联动杆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轨道与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对称设置的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均为偏离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长度方向的弧形轨道,通过滑动块实现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之间的动作传递,以简单结构实现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转动角度与路径的一致性,进而保证两个转动部件在多次反复开合的全过程中路径的一致性与稳定性,还可以大大减小组件的结构尺寸,以适配电子设备的轻量化需求。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同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技术同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17]附图3为附图2中沿A

A的剖面示意图;
[0018]附图4为本技术同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0019]附图5为本技术同动组件的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以上附图中:100、转动部件;1、基板;2、安装座;201、第一安装板;202、第二安装板;31、第一联动杆;32、第二联动杆;4、滑动块;51、第一轨道;52、第二轨道;61、第一滑动部;62、第二滑动部;71、导向孔;72、导向凸条;81、第一弧形槽;82、第二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的限定。
[0022]实施例1:一种同动组件,用于连接2个转动部件100,多用于折叠设备的转轴机构中,包括:基板1、设置于基板1上表面的安装座2和转动安装于安装座2上的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各自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2上,其各自的另一端向远离安装座2的方向延伸并用于与一个转动部件100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通过一滑动块4连接,所述滑动块4可滑动地安装于基板1上并可在垂直于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长度的方向上往复移动,
所述滑动块4与第一联动杆31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轨道51与第一滑动部6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4与第二联动杆32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轨道52与第二滑动部62滑动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轨道51与第二轨道52均为偏离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长度方向的弧形轨道。
[0023]上述安装座2进一步包括面对面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所述滑动块4可在该第一安装板201与第二安装板202之间活动,当滑动块4与第一安装板201贴合时,所述第一联动杆31与第二联动杆32之间的夹角最大为180
°
,当滑动块4与第二安装板202贴合时,所述第一联动杆31与第二联动杆32之间的夹角最小为0
°

[0024]当一个转动部件带动1个联动杆旋转时,1个联动杆上的弧形凸条在对应的弧形滑槽内转动并推动滑动块向第二安装板方向移动,滑动块的移动反向推动另一个具有弧形凸条的联动杆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个转动部件同步转动,直至2个联动杆上的弧形凸条转动至弧形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动组件,用于连接2个转动部件(100),包括:基板(1)、设置于基板(1)上表面的安装座(2)和转动安装于安装座(2)上的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各自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2)上,其各自的另一端向远离安装座(2)的方向延伸并用于与一个转动部件(10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通过一滑动块(4)连接,所述滑动块(4)可滑动地安装于基板(1)上并可在垂直于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长度的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滑动块(4)与第一联动杆(31)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轨道(51)与第一滑动部(6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4)与第二联动杆(32)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轨道(52)与第二滑动部(62)滑动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轨道(51)与第二轨道(52)均为偏离第一联动杆(31)、第二联动杆(32)长度方向的弧形轨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进一步包括面对面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所述滑动块(4)可在该第一安装板(201)与第二安装板(202)之间活动,当滑动块(4)与第一安装板(201)贴合时,所述第一联动杆(31)与第二联动杆(32)之间的夹角最大,当滑动块(4)与第二安装板(202)贴合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仲万鹏程徐金根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