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530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布袋除尘器设计主要考虑通过进气均布实现流场优化,并未从能量角度考虑箱体中含尘气体动能对含尘气体流速和浓度的影响

过高流动速度的含尘气体将会导致局部区域的布袋受冲击严重,使得布袋寿命变短,而合理的气体运动速度将会延长布袋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布袋频率

高气体动能会导致的颗粒沉降困难,不仅更容易造成布袋的堵塞,而且高浓度的含尘气体中的大颗粒和硬颗粒在与布袋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会对布袋产生机械磨损,使得布袋除尘器的过滤效率降低,且布袋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一种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包括:耗散箱

初筛装置和进气道;耗散箱为立方体结构,有气体入口,确保气体入口流入耗散箱内的气体的流向平面与由耗散箱流出的气体的流向平面相垂直,气体在耗散箱内作高速旋涡运动,实现能量耗散;耗散箱一端连接有初筛装置,耗散箱另一端连接有楔形结构的进气道,耗散箱与初筛装置连接区域有
V
形挡板组,初筛装置通过叶轮和叶轮仓实现颗粒空气分离;耗散箱与进气道连通,进气道内分别连接有固定导流板和多个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上安装有可移动导流板,移动组件用于控制可移动导流板实现上下移动,获得进气道优化流场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进气结构设计思路,该设计最大化地实现结构合理简单

生产成本低

安装使用方便

且不明显提高进气阻力,并能有效降低了进气道的进气能量,本质上减少了布袋除尘器内部无效的气体流动,能够有效地削弱气流对布袋的冲击和磨损,从而提高布袋寿命,同时提高了落灰效率

含尘气体由气体入口先进入耗散箱内,再进入进气道,直至进入布袋除尘器中

由进气管道流入耗散箱内的气体的流向与由耗散箱流入进气道内的气体的流向相垂直,促使气流在耗散箱内实现高速旋涡流动,从而实现进气能量消耗,降低气流对布袋的冲击,避免布袋除尘器的灰斗扬尘

在耗散箱与初筛装置连接处有
V
形挡板组,部分大颗粒受离心力作用不完全随气流改变运动方向,并落到初筛装置中,降低含尘浓度,初筛装置为封闭空间,不会对流场造成额外影响

其余含尘气体流入进气道中,被导流板组逐步均匀分布开

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

生产成本低

安装使用方便,降低了进气道的进气能量,减少了布袋除尘器内部无效的气体流动,提高从进气道到布袋除尘器的进气均匀度,能够有效地削弱气流对布袋的冲击和磨损,从而提高布袋寿命,同时提高了落灰效率

并且,在进气道采用可移动导流板设计,通过流体仿真计算不同进气速度工况条件下的导流板最佳位置,可移动导流
板组可以根据不同进气速度工况需求调节高度位置,在进气道实现最优化的气流变向与分布,避免高速气流汇合,进一步实现进气能量消耗

此外,在耗散箱端部设计初筛装置,充分利用耗散箱高速旋涡中颗粒与气流运动轨迹不一致特性,实现少部分较大颗粒的收集功能,同时在挡板组附近形成微湍流,进一步消耗进气能量,尽可能以低成本简单结构实现对高速旋涡状气流的利用

[0006]进一步地,耗散箱的长宽分别与布袋除尘器中箱体和进气道尺寸相匹配,便于安装操作,耗散箱厚度占中箱体总长的
1/15

1/10
,根据布袋除尘器的过滤速度区间设计合理的耗散箱厚度

[0007]进一步地,耗散箱气体入口在耗散箱后侧端面,高度居中的位置,与进气管道相连;耗散箱与初筛装置连接位置在耗散箱前端,正对气体入口方向;耗散箱与进气道连接位置在耗散箱侧面,开口宽度

开口高度与进气道宽度

高度一致

[0008]进一步地,进气道有等间距加强梁,可移动导流板均为竖直设置,可移动导流板均为弧形板结构,弧形板结构内弧面朝向进气道连接有耗散箱的一端,可移动导流板高度占进气道纵向高度的
15
%~
25
%;各个可移动导流板自进气道内靠近耗散箱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等间距分布,可移动导流板两端连接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与进气道加强梁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固定导流板两端与进气道固定连接,固定导流板包含平导流板和斜导流板,平导流板位于进气道入口处底部,斜导流板与平导流板及进气道两侧固定连接,斜导流板倾斜角度
45
°
,平导流板及斜导流板长度与相邻的可移动导流板长度接近

[0010]进一步地,移动组件包括螺杆

套筒

轴承

基座

密封圈

限位开关和电机;可移动导流板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筒,套筒内穿装有螺杆,螺杆与套筒螺纹连接,套筒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螺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基座转动连接,基座连接在加强梁上,基座上靠近套筒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开关;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螺杆端部连接,同一移动组件的两个螺杆上连接的电机并联,实现同步运动

[0011]进一步地,初筛装置包括颗粒通道和
V
形挡板,颗粒通道一端与耗散箱端部连通,另一端与布袋除尘器灰斗底部颗粒收集装置连通;
V
形挡板组设置在耗散箱与初筛装置连接区域

[0012]进一步地,
V
形挡板组包括上
V
形挡板组和下
V
形挡板组,上
V
形挡板组设置在下
V
形挡板组上方,上
V
形挡板组内的
V
形挡板以及下
V
形挡板组内的
V
形挡板均自上而下等间距分布;上
V
形挡板组内的
V
形挡板朝向气体入口的一端向下倾斜,下
V
形挡板组内的
V
形挡板朝向气体入口的一端向上倾斜

[0013]进一步地,初筛装置还包括叶轮仓

叶轮和驱动电机,颗粒通道上设置有叶轮仓,叶轮通过叶轮轴固定于叶轮仓中央,叶轮由驱动电机驱动,进行间歇式转动,叶轮仓包裹叶轮,确保同时至少有2片叶轮叶片与叶轮仓接触,实现叶轮仓上下空间气体压力独立;叶轮仓通过颗粒通道与耗散箱及灰斗底部集料口连通,实现颗粒通过且气体不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包括:耗散箱

初筛装置和进气道;其特征在于:耗散箱为立方体结构,有气体入口,确保气体入口流入耗散箱内的气体的流向平面与由耗散箱流出的气体的流向平面相垂直,气体在耗散箱内作高速旋涡运动,实现能量耗散;耗散箱一端连接有初筛装置,耗散箱另一端连接有楔形结构的进气道,耗散箱与初筛装置连接区域有
V
形挡板组,初筛装置通过叶轮和叶轮仓实现颗粒空气分离;耗散箱与进气道连通,进气道内分别连接有固定导流板和多个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上安装有可移动导流板,移动组件用于控制可移动导流板实现上下移动,获得进气道优化流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耗散箱的长宽分别与布袋除尘器中箱体和进气道尺寸相匹配,便于安装操作,耗散箱厚度占中箱体总长的
1/15

1/10
,根据布袋除尘器的过滤速度区间设计合理的耗散箱厚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耗散箱气体入口在耗散箱后侧端面,高度居中的位置,与进气管道相连;耗散箱与初筛装置连接位置在耗散箱前端,正对气体入口方向;耗散箱与进气道连接位置在耗散箱侧面,开口宽度

开口高度与进气道宽度

高度一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道有等间距加强梁,可移动导流板均为竖直设置,可移动导流板均为弧形板结构,弧形板结构内弧面朝向进气道连接有耗散箱的一端,可移动导流板高度占进气道纵向高度的
15
%~
25
%;各个可移动导流板自进气道内靠近耗散箱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等间距分布,可移动导流板两端连接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与进气道加强梁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进气动能耗散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导流板两端与进气道固定连接,固定导流板包含平导流板和斜导流板,平导流板位于进气道入口处底部,斜导流板与平导流板及进气道两侧固定连接,斜导流板倾斜角度
45
°
,平导流板及斜导流板长度与相邻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镭范云明李鹏龙韩炬陆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盾石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