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20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其中,第一夹板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一承托部;第二夹板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二承托部,第二限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限位部的两端,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围设形成轴承容置空间,轴承容置空间的大小可调,第二承托部与第一承托部相对于轴承容置空间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被配置为用于承载待安装轴承的外圈。该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能够保证轴承顺利、高效以及安全地装入轴上的轴承位,且不会对轴或轴承造成损坏,通用性强,便携型好。型好。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是穿设在轴承中间、车轮中间或齿轮中间的圆柱形物件,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安装在轴上。
[0003]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轴上安装轴承的过程中,部分轴承由于重量较大或轴的长度较长,组装过程中对轴承的搬运较为困难;同时,吊运设备的吊带与轴承的连接困难,也会导致装配不便。
[0004]目前,行业内的主流主安装方式是通过钢丝捆扎轴承的方法进行吊装,此吊装方法需要将钢丝穿过轴承保持架位置,以对轴承外圈进行捆扎。在穿钢丝过程中,有可能会对轴承滚动体及滚道造成破坏,安全及可靠性差。此外,轴承安装过程中由于轴承晃动会导致轴承内圈与外圈的同轴度发生偏移,进而使轴承卡在轴上无法继续下落安装,影响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其能够保证轴承顺利、高效以及安全地装入轴上的轴承位,且不会对轴或轴承造成损坏,通用性强,便携型好。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包括:
[0008]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一承托部;
[0009]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二承托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围设形成轴承容置空间,所述轴承容置空间的大小可调,所述第二承托部与所述第一承托部相对于所述轴承容置空间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承托部和所述第二承托部被配置为用于承载待安装轴承的外圈。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开设多个第一插销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板;
[0011]所述第二限位部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开设多个第二插销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板;
[0012]所述第二插板能够插设于任一个所述第一插销孔,所述第一插板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插销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拼接形成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的内侧即为所述轴承容置空间。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托部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承托部匹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的形状,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底部;
[0014]所述第二承托部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承托部匹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形状,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部。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承托部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开设所述第一插销孔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板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开设所述第一插销孔的一侧的边长,所述第二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插板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拐角的距离;
[0016]所述第二承托部包括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三板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开设所述第二插销孔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板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开设所述第二插销孔的一侧的边长,所述第四板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另一侧,且所述第四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插板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拐角的距离。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相对于所述轴承容置空间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四板相对于所述轴承容置空间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板还包括第一吊装部,所述第二夹板还包括第二吊装部,所述第一吊装部和第二吊装部相对于所述轴承容置空间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吊装部和所述第二吊装部被配置为连接于吊装设备。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吊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拐角处,固连于所述第一承托部;
[0020]所述第二吊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拐角处,固连于所述第二承托部。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承托部垂直;和/或,
[0022]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二承托部垂直。
[0023]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一承托部焊接连接;和/或,
[0024]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二承托部焊接连接。
[0025]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一承托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
[0026]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二承托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8]本技术提供的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轴承进行夹持移动,使其安装至轴上的轴承位。具体地,第一夹板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一承托部;第二夹板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二承托部,第二限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限位部的两端,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围设形成轴承容置空间,轴承容置空间的大小可调。也就是说,通过调节轴承容置空间的大小,可以使该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适用于不同外径的轴承的安装,通用性强。第二承托部与第一承托部相对于轴承容置空间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被配置为用于承载待安装轴承的外圈。第二承托部与第一承托部用于承托轴承,能够保证轴承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该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能够使轴承顺利、高效以及安全地装入轴上的轴承位,且不会对轴或轴承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的俯视图。
[0033]图中:
[0034]100、待安装轴承;
[0035]1、第一夹板;11、第一限位部;111、第一插销孔;112、第一插板;12、第一承托部;13、第一吊装部;
[0036]2、第二夹板;21、第二限位部;211、第二插销孔;212、第二插板;22、第二承托部;23、第二吊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1),所述第一夹板(1)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限位部(11)和第一承托部(12);第二夹板(2),所述第二夹板(2)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二限位部(21)和第二承托部(22),所述第二限位部(2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部(1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1)围设形成轴承容置空间,所述轴承容置空间的大小可调,所述第二承托部(22)与所述第一承托部(12)相对于所述轴承容置空间的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承托部(12)和所述第二承托部(22)被配置为用于承载待安装轴承(100)的外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部(11)的一端开设多个第一插销孔(111),所述第一限位部(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板(112);所述第二限位部(21)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21)的一端开设多个第二插销孔(211),所述第二限位部(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板(212);所述第二插板(212)能够插设于任一个所述第一插销孔(111),所述第一插板(112)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插销孔(211),所述第一限位部(1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1)拼接形成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的内侧即为所述轴承容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部(12)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承托部(12)匹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的形状,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的底部;所述第二承托部(22)呈L型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承托部(22)匹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1)的形状,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1)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轴轴承安装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部(12)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开设所述第一插销孔(1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板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开设所述第一插销孔(111)的一侧的边长,所述第二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业范云明宋宇范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盾石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