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拿取的轴承套圈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479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淬火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方便拿取的轴承套圈淬火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控制组件,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淬火箱,还包括均匀装置,均匀装置设置在淬火箱内部,均匀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拿取的轴承套圈淬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淬火
,具体的,涉及一种方便拿取的轴承套圈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轴承生产过程中,多采用等温分级淬火的方式对轴承套圈进行淬火,其内外套圈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把轴承钢加热后切段再锻压成型,锻件冷却到常温后为消除应力再进行退火,退火后的套圈毛坯进行切削加工,容易造成大量热能浪费

[0003]专利公告号
CN 213538030U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淬火装置,箱体的中部成型有方形通孔,主架插套在方形通孔中;箱体的中部成型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分隔成淬火空间和风冷空间;模板由方形板上成型插柱构成,每个插柱上插套有轴承套圈,若干个插柱等间距分布在方形板上,方形板上成型有若干个小孔;顶板固定在箱 体上端,顶板位于淬火空间上方的本体上固定有喷油嘴和第一光电探头,每个喷油嘴与集油箱相通接,高温油泵抽取高温油箱的淬火油送至集油箱中,回油泵抽取淬火空间的淬火油至高温油箱中;它能对轴承套圈连续淬火,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方便拿取的轴承套圈淬火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设置有控制组件(2),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淬火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匀装置(4)

涌动装置(5)

吸附装置(6)和冷却装置(7),所述均匀装置(4)设置在淬火箱(3)内部,所述涌动装置(5)设置在均匀装置(4)左右两侧,所述吸附装置(6)设置在均匀装置(4)下方,所述冷却装置(7)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壁顶部,所述均匀装置(4)包括电动伸缩柱(
41


电动转柱(
42
)和淬火轮(
43
),所述电动伸缩柱(
41
)底部固定安装在淬火箱(3)内壁底部,所述电动转柱(
42
)右侧转动安装在电动伸缩柱(
41
)伸缩端内壁右侧,所述淬火轮(
43
)内部固定安装在电动转柱(
42
)外壁表面,且淬火轮(
43
)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均匀装置(4)还包括限位板(
44

、U
形架(
45


转轮(
46
)和软刷杆(
47
),所述限位板(
44
)右侧铰接在淬火轮(
43
)外壁表面凹槽处,所述
U
形架(
45
)贯穿且固定安装在限位板(
44
)内部,所述转轮(
46
)右侧转动安装在
U
形架(
45
)内壁右侧,所述软刷杆(
47
)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转轮(
46
)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拿取的轴承套圈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涌动装置(5)包括横杆(
51


半弧块(
52
)和弹板(
53
),所述横杆(
51
)右侧固定安装在电动伸缩柱(
41
)伸缩端左侧,所述半弧块(
52
)右侧固定安装在横杆(
51
)左侧,所述弹板(
53
)左侧固定安装在淬火箱(3)内壁左侧,且弹板(
53
)顶部位于半弧块(
52
)底部运动轨迹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拿取的轴承套圈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涌动装置(5)还包括弧形板(
54


摩擦块(
55


传动杆(
56
)和推板(
57
),所述弧形板(
54
)左侧顶部固定安装在弹板(
53
)底部左侧,所述摩擦块(
55
)底部固定安装在弧形板(
54
)右侧顶部,且摩擦块(
55
)顶部与弹板(
53
)底部接触,所述摩擦块(
55
)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传动杆(
56
)右侧通过扭簧铰接在摩擦块(
55
)内部,所述推板(
57
)右侧铰接在传动杆(
56
)左侧,且推板(
57
)顶部与弹板(
53
)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刘祥徐春勇
申请(专利权)人:临西县宏盛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