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50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300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

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

磨面等,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对于缺水

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

草原牧区

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

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加快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对于促进沿海地区治理大气雾霾

调整能源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0003]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风力发电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是通过风力带动扇叶运行进行发电,其在运输和装配时因体积较大,导致运输和装配较为不变,且扇叶的运行容易使鸟类受到伤害和产生噪音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的内侧设有立管,所述立管的底端和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立管的内侧设有桅杆,所述桅杆的顶端套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侧设有圆锥形扇叶和套筒,所述立管的外侧顶端设有机罩,所述机罩包括底罩

侧罩和顶罩,所述底罩的外侧和侧罩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罩的外侧和侧罩的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侧罩的内侧中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立管的外侧设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一线圈组的顶端安装有压套,所述压套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的顶端安装有压板,所述底罩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永磁体,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永磁体,所述顶罩的底端安装有第三永磁体,所述压套的外侧和支撑盘的底端均设有磁阻尼永磁体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筒的顶端套装有封条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锥形扇叶的内侧底端和套筒的内侧顶端均焊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底端和固定座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罩的顶端和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罩的顶端中部和底罩的底端中部均开设有通口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和底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和顶罩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线圈组位于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所述第二线圈组位于第二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之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均包括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

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线圈的内侧,所述第四线圈位于第二线圈的顶端,所述第三线圈位于第四线圈的内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桅杆为碳纤维材质

[00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安装固定:在空旷处的地面放置本产品,对地面进行开孔,当地面为泥土时,应先在地面浇注混凝土基座,再进行开孔,通过膨胀螺栓使底板固定在地面开孔处,再装配本产品;
S2
,运行设备:本产品通过交流发电机系统发电,该系统由线圈和永磁体制成,基于涡流动力学,无需齿轮

轴或任何旋转部件,随着风的吹动和涡流的形成,垂直固定在桅杆上的圆锥形扇叶在其底板上摆动,交流发电机将机械运动转化为电能,其中,自然风通过圆锥形扇叶传导到桅杆,桅杆根据风速产生共振,共振后圆锥形扇叶顶部会持续产生涡激涡流,产生持续震动,震动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磁阻尼永磁体靠近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时,产生一定的斥力,推动桅杆向相反方向摆动,即增加持续摆动频率,又可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过大摆动,损坏本产品;
S3
,定期维护:定期对产品的结构件进行检查和维护,避免高频的振动导致产品连接件的松动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其简单的设计和轻巧的重量,制造不需要复杂的制造过程,没有齿轮,因此无需添加润滑剂,新型风力发电机允许其振荡运动比传统风力涡轮机更小,因此它不会打扰野生动物,可以让鸟类在飞行时轻松避开,由于没有移动齿轮和叶片,并且振荡发生在非常低的频率下,因此可以安静地运行降低噪音污染,通过其简单的形状和更低的重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它不需要作为传统风力涡轮机最昂贵部件的机舱或叶片,这也降低了材料的运输成本和运输要求,其不依赖于传统风力涡轮机的原理来利用风能,附近的涡流装置也不会被其它的装置打扰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主视图
;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拆解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第一线圈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方法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
100
),所述底板(
100
)的顶端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
101
),所述底板(
100
)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防护筒(
102
),所述防护筒(
102
)的内侧设有立管(
106
),所述立管(
106
)的底端和底板(
100
)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立管(
106
)的内侧设有桅杆(
107
),所述桅杆(
107
)的顶端套装有固定座(
108
),所述固定座(
108
)的外侧设有圆锥形扇叶(
105
)和套筒(
104
),所述立管(
106
)的外侧顶端设有机罩(
103
),所述机罩(
103
)包括底罩(
10301


侧罩(
10302
)和顶罩(
10303
),所述底罩(
10301
)的外侧和侧罩(
10302
)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罩(
10303
)的外侧和侧罩(
10302
)的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侧罩(
10302
)的内侧中部连接有支撑架(
10304
),所述立管(
106
)的外侧设有支撑盘(
10601
),所述支撑盘(
10601
)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线圈组(
113
),所述第一线圈组(
113
)的顶端安装有压套(
114
),所述压套(
114
)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线圈组(
115
),所述第二线圈组(
115
)的顶端安装有压板(
116
),所述底罩(
10301
)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永磁体(
110
),所述支撑架(
10304
)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永磁体(
111
),所述顶罩(
10303
)的底端安装有第三永磁体(
112
),所述压套(
114
)的外侧和支撑盘(
10601
)的底端均设有磁阻尼永磁体(
11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
102
)的顶端套装有封条(
1020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扇叶(
105
)的内侧底端和套筒(
104
)的内侧顶端均焊接有固定盘(
109
),所述固定盘(
109
)的底端和固定座(
108
)的顶端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30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
10303
)的顶端和套筒(
104
)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罩(
10303
)的顶端中部和底罩(
103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顺达环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