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13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150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卡门涡街是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常可遇到,在一定条件下的定常来流绕过某些物体时,物体两侧会周期性地脱落出旋转方向相反

排列规则的双列线涡,经过非线性作用后,形成卡门涡街

[0003]现有的风力发电机构大多通过风力带动扇叶旋转,进而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但传统的风力发电设备体积庞大,高度在
60
米以上,单个叶片长度也在
35
米以上,强风作用下可能会造成叶片断裂

塔架倒塌等严重损害,容易对飞行物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包括:主体

振动机构和线圈机构,所述主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保持柱,所述保持柱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碳纤维杆,所述振动机构包括保持座,所述保持座设置于安装座的上端,所述保持座的上端面粘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面粘接有圆锥形扇叶,所述碳纤维杆的顶端与连接座的内部顶端连接,所述线圈机构包括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

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套设于保持柱的上端,所述第一线圈的外侧套装有第二线圈,所述第三线圈的外侧套装有第四线圈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持座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定磁铁,所述保持座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定磁铁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持柱的在靠近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处均套装有阻尼磁铁,所述阻尼磁铁与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的磁性相反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均设置为环形,且所述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的型号为
N35
钕铁硼磁铁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和圆锥形扇叶均为玻璃纤维材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碳纤维杆的直径为9~
10mm。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之间的间距为
0.9

1mm。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为金属材质,且所述底座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

[001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设备安装: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之后,将螺栓插入到底座四角开设的安装孔中,将底座与地面固定;
S2
,风能发电:当底座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之后,当外界风吹过圆锥形扇叶的表面,气流会产生改变,进而产生漩涡,在漩涡的作用下固定在碳纤维杆上的连接座就会带动保持座和圆锥形扇叶进行振动,保持座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使其也随着保持座的振动而产生高频的振动,保持柱上套装有的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

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并且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

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设置于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使得第一定磁铁

第二定磁铁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

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之间振动切割磁感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进行输出;
S3
,振动保护:保持柱上在靠近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的位置安装有阻尼磁铁,阻尼磁铁与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的磁性相反,当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在振动过程中靠近阻尼磁铁位置的时候,由于二者之间磁性相反,进而产生排斥性,推动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向反方向移动,进而提高了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的摆动频率,并且可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的摆动幅度较大,使得保持柱与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产生碰撞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外界风吹过圆锥形扇叶的表面,气流会产生改变,进而产生漩涡,在漩涡的作用下固定在碳纤维杆上的连接座就会带动保持座和圆锥形扇叶进行振动,保持座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使其也随着保持座的振动而产生高频的振动,保持柱上套装有的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

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并且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

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设置于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使得第一定磁铁

第二定磁铁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

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之间振动切割磁感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进行输出,并且保持柱上在靠近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的位置安装有阻尼磁铁,阻尼磁铁与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的磁性相反,当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在振动过程中靠近阻尼磁铁位置的时候,由于二者之间磁性相反,进而产生排斥性,推动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向反方向移动,进而提高了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的摆动频率,并且可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的摆动幅度较大,使得保持柱与第一定磁铁和第二定磁铁产生碰撞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截面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截
面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截面结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线圈机构局部侧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的方法框图

[0017]附图标记:
1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
100


振动机构(
200
)和线圈机构(
300
),所述主体(
100
)包括底座(
1001
),所述底座(
1001
)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
1002
),所述安装座(
1002
)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保持柱(
1003
),所述保持柱(
1003
)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碳纤维杆(
1004
),所述振动机构(
200
)包括保持座(
2001
),所述保持座(
2001
)设置于安装座(
1002
)的上端,所述保持座(
2001
)的上端面粘接有连接座(
2002
),所述连接座(
2002
)的上端面粘接有圆锥形扇叶(
2003
),所述碳纤维杆(
1004
)的顶端与连接座(
2002
)的内部顶端连接,所述线圈机构(
300
)包括第一线圈(
3001


第二线圈(
3002


第三线圈(
3003
)和第四线圈(
3004
),所述第一线圈(
3001
)和第三线圈(
3003
)套设于保持柱(
1003
)的上端,所述第一线圈(
3001
)的外侧套装有第二线圈(
3002
),所述第三线圈(
3003
)的外侧套装有第四线圈(
300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座(
2001
)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定磁铁(
2004
),所述保持座(
2001
)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定磁铁(
200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柱(
1003
)的在靠近第一定磁铁(
2004
)和第二定磁铁(
2005
)处均套装有阻尼磁铁(
1005
),所述阻尼磁铁(
1005
)与第一定磁铁(
2004
)和第二定磁铁(
2005
)的磁性相反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磁铁(
2004
)和第二定磁铁(
2005
)均设置为环形,且所述第一定磁铁(
2004
)和第二定磁铁(
2005
)的型号为
N35
钕铁硼磁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
2002
)和圆锥形扇叶(
2003
)均为玻璃纤维材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无扇叶风力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杆(
1004
)的直径为9~
10mm。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圈应用的
150
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顺达环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