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和应用其的电吹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135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并公开了具有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的电吹风,其中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包括手柄的内部中空形成风道,手柄的底端朝下开口,开口与风道连通;防尘组件安装在手柄的底端并位于开口和风道的连通路径上,防尘组件的防尘面呈筒状伸入至手柄内,外界气流至少经过防尘面的周向侧壁往风道流动;由于开口在底端朝下,在保证进风量的情况下,噪音集中向手持器具的底端单一方向排出,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大幅减少了噪音排出的面积,解决了高速风机噪音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和应用其的电吹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吹风,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和应用其的电吹风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高速电吹风的防尘网设计在底部,气流从防尘网的周向侧壁进入手柄

使用者在抓握手柄时,手较容易遮挡进风口,因而导致手持器具的进风量不足,从而影响输出的风量及温度,最终影响干发效果和时长

由于高速电吹风的高速电机多设计在手持器具内部,当电机高速运行时,气流进入防尘网的方向,亦是噪音射出的方向,因此
360
°
进风方式将导致噪音
360
°
对外排放,导致噪音普遍都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的电吹风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包括:
[0007]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中空形成风道,所述手柄的底端朝下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风道连通;
[0008]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安装在所述手柄的底端并位于所述开口和所述风道的连通路径上,所述防尘组件的防尘面呈筒状伸入至所述手柄内,外界气流至少经过所述防尘面的周向侧壁往所述风道流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开口在底端朝下,在保证进风量的情况下,噪音集中向手持器具的底端单一方向排出,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大幅减少了噪音排出的面积,解决了高速风机噪音大的问题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尘组件包括支架和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呈筒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防尘网的网面构成所述防尘面,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开口处并向上伸入至所述手柄内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堵头部和框体部,所述堵头部固定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堵头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框体部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上侧,所述防尘网套接在所述框体部上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堵头部的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沉腔,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沉腔的顶壁上,所述框体部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上侧从所述堵头部向上延伸而出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框体部的顶部为封闭,外界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防尘网所包围形成的空间后,气流从所述防尘网的周向侧壁往所述风道流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堵头部的顶壁其中一部分位置上开设为所述进风口,另一部分位置上穿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堵头部穿入所述手柄部内,所述电源线穿入手柄部的部分通过尾卡固定在所述手柄部的内壁上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尘网为不锈钢网

金属编制网和尼龙网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内还安装有格挡片,所述格挡片上设有滤孔,所述格挡片位于所述防尘组件的上方并拦截在所述防尘组件和所述风道的连通路径上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格挡片上侧的所述手柄的内壁上设有吸音棉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吹风,应用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所述手柄内安装有风机组件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吹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噪音强度经过手柄内壁和防尘组件等反射后降低,从而达到降噪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
/
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内部剖视图;
[0024]图3是防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图4的底部方向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手柄
100
;风道
101
;开口
102
;防尘组件
200
;防尘面
201
;支架
210
;堵头部
211
;框体部
212
;进风口
213
;沉腔
214
;防尘网
220
;电源线
300
;尾卡
310
;格挡片
400
;吸音棉
500
;风机组件
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包括手柄
100
和防尘组件
200。
[0030]如图
1、
图2和图3所示,手柄
100
呈长筒状,手柄
100
内部为中空形成风道
101。
手柄
100
的底部开设有开口
102
,开口
102
朝向于下方

开口
102
与风道
101
连通

开口
102
所在位置的手柄
100
周壁为封闭

防尘组件
200
安装在手柄
100
的底端,防尘组件
200
位于开口
102
和风道
101
的连通路径上

手持器具内部的高速风机通过风道
101
抽取外界空气,气流从开口
102
处进入,途经防尘组件
200
时对气流中的固体碎屑进行阻挡,而后气流沿风道
101
流动

其中,防尘组件
200
具有防尘面
201
,防尘面
201
呈筒状伸入到手柄
1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
(100)
,所述手柄
(100)
的内部中空形成风道
(101)
,所述手柄
(100)
的底端朝下开口
(102)
,所述开口
(102)
与所述风道
(101)
连通;防尘组件
(200)
,所述防尘组件
(200)
安装在所述手柄
(100)
的底端并位于所述开口
(102)
和所述风道
(101)
的连通路径上,所述防尘组件
(200)
的防尘面
(201)
呈筒状伸入至所述手柄
(100)
内,外界气流至少经过所述防尘面
(201)
的周向侧壁往所述风道
(101)
流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
(200)
包括支架
(210)
和防尘网
(220)
,所述防尘网
(220)
呈筒状安装在所述支架
(210)
上,所述防尘网
(220)
的网面构成所述防尘面
(201)
,所述支架
(210)
固定在所述开口
(102)
处并向上伸入至所述手柄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210)
包括堵头部
(211)
和框体部
(212)
,所述堵头部
(211)
固定在所述开口
(102)
处,所述堵头部
(211)
开设有进风口
(213)
,所述框体部
(212)
位于所述进风口
(213)
的上侧,所述防尘网
(220)
套接在所述框体部
(21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器具的底部流体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部
(211)
的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沉腔
(214)
,所述进风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谭启发陈绳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无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