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被动侧动刚度寻优的悬置系统隔振率优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409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被动侧动刚度寻优的悬置系统隔振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被动侧动刚度寻优的悬置系统隔振率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车辆
,尤其是一种基于被动侧动刚度寻优的悬置系统隔振率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动力总成是纯电动汽车振动噪声的主要激励源之一,悬置系统是衰减动力总成向车身传递振动的关键部件,其隔振性能取决于悬置刚度

阻尼和主

被动侧支架刚度

因此合理设计悬置系统结构对提升隔振性能和整车
NVH
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0003]动力总成系统固有频率和解耦率设计完成后,相关基本参数已经确定,后续如果通过调整悬置系统主动侧基本参数来提升隔振率,可能会导致稳健性设计失效,以及悬置非线性段刚度设计失效

[0004]当动力总成及悬置系统设计完成后,动力总成和悬置系统主动侧的参数已确定,若通过更改主动侧结构来提升隔振性能,可能会导致悬置系统稳健性失效;若盲目增加被动侧刚度不仅无法有效提升隔振性能,而且会导致设计冗余,影响其他整车性能
>。
因此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被动侧动刚度寻优的悬置系统隔振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S1、
建立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有限元模型;步骤
S2、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率进行计算;步骤
S3、
采用
NSGA

II
多目标寻优算法,以满足悬置系统稳健性设计为约束目标,以隔振率最高,动刚度目标值设定合理为寻优目标,对悬置系统被动侧支架动刚度目标值进行寻优,并根据寻优结果选择一组最贴近的寻优方案;步骤
S4、
根据寻优结果中最贴近的寻优方案,对被动侧支架结构进行优化和仿真验证;步骤
S5、
校核悬置系统隔振率,完成悬置系统隔振率优化设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被动侧动刚度寻优的悬置系统隔振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S1.1、
根据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所采取的结构特征,结合悬置系统的安装位置和特性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具体为:根据动力学系统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结合
Catia
模型,通过
Hypermesh
有限元软件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然后根据动力总成的质量

转动惯量

质心坐标等相关参数对模型进行调整并计算

动力学系统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式中,
[M]
为系统的质量矩阵,
[C]
为系统阻尼矩阵,
[K]
为系统刚度矩阵,
{q}
为动力总成运动矢量,
{F}
为系统激励

步骤
S1.2、
根据汽车动力总成基本参数,计算得出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与解耦率;步骤
S1.3、
根据稳健性设计要求,计算得出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6个方向上的平动和转动模态频率皆符合要求,同时刚体模态解耦度大于
8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被动侧动刚度寻优的悬置系统隔振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2
中,把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简化为包括主动侧

悬置

被动侧的单自由度隔振系统模型,根据单自由度隔振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喆查云飞陈越沈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