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珩磨机用智能固定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402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珩磨机用智能固定夹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且靠近端部位置转动连接有传动丝杆,传动丝杆的底端贯穿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壳体的顶部且靠近传动丝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传动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装置,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器,导向杆的表面与壳体的端部之间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夹持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珩磨机用智能固定夹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夹持装置
,具体为一种珩磨机用智能固定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加工得到了飞速发展

而珩磨就是机械加工的一种

珩磨机是利用珩磨头珩磨工件精加工表面的磨床

主要用在汽车

拖拉机

液压件

轴承

航空等制造业中珩磨工件的孔

珩磨机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珩磨机的主轴工作行程较短,适用于珩磨缸体和箱体孔等,卧式珩磨机的工作行程较长,适用于珩磨深孔

[0003]目前,现有的珩磨机固定夹持时,还是人工手动固定夹持,增加了人工劳动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同时容易受到外力或震动的影响,会出现松动或晃动的情况,稳定性差,影响珩磨加工精度,严重时会使得产品报废,降低了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珩磨机用智能固定夹持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且靠近端部位置转动连接有传动丝杆(2),所述传动丝杆(2)的底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丝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且靠近传动丝杆(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4),所述传动丝杆(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支架(5),所述移动支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装置(6),所述支撑装置(4)与按压装置(6)均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支撑装置(4)与按压装置(6)对称设置,所述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器(7),所述移动支架(5)的底部且远离按压装置(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8),所述导向杆(8)的表面与壳体(1)的端部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支撑基座(
41
),所述支撑基座(
41
)的底部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基座(
41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棒(
42
),所述支撑棒(
42
)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
43
),所述支撑基座(
41
)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
44
),所述限位装置(
44
)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限位装置(
44
)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基座(
41
)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压力触碰机构(
45
);所述限位装置(
44
)包括顶压杆(
441
),所述顶压杆(
441
)的底端与支撑基座(
41
)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压杆(
441
)表面与支撑基座(
41
)侧面相对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442
),所述顶压杆(
441
)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球(
443
),所述按压球(
443
)的表面滚动连接有滚珠(
444
);所述按压装置(6)包括按压基体(
61
),所述按压基体(
61
)的侧面与移动支架(5)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基体(
61
)的侧面且靠近移动支架(5)的一侧设置有受压驱动装置(
62
),所述受压驱动装置(
62
)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受压驱动装置(
62
)对称设置,所述按压基体(
61
)的内部设置有受力夹紧装置(
63
);所述受压驱动装置(
62
)包括连接转轴(
621
),且所述连接转轴(
621
)的外圆面与按压基体(
61
)的外表面左侧且靠近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转轴(
621
)的外表面右端贯穿按压基体(
61
)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连接转轴(
621
)的外圆面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622
),所述连接板(
622
)的侧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按压齿(
623
),所述连接板(
622
)的外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弧面导轨(
624
),所述连接转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高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赛博利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