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01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圆筒状的筒体,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其相连的上封头和下封头;该筒体内设有至少三层催化剂层;该催化剂层为圆柱体形,其直径与所述壳体相当,沿所述壳体轴向平行设置;每个所述催化剂层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合成氨反应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很多化工生产领域中,氨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以氨合成为中心的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合成氨作为化学工业的支柱产业,具有产量大

能耗高等特点,其工作原理是将氨合成反应器处于高压和高温条件下,使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氨

[0003]氨合成反应器在工艺上须满足下述要求:首先氨合成反应尽可能在接近最适宜温度下进行,以获得大生产能力和高氨合成收率;其次降低氨合成反应器的压力降,以减少循环气体的动力消耗;最后在结构上要求合成氨反应器应简单可靠,并满足高温和高压的要求

[0004]目前,市场上所应用的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大都是在壳体内设置催化剂层,使反应气体进入壳体后,从催化剂层的外侧进入催化剂层,再从催化剂层的中心处流出,实现与催化剂的反应

此类反应器的结构导致反应气体在催化剂层的停留时间较短,无法实现反应气体与催化剂的充分反应,影响了反应器反应效率

[0005]因此,需要加以改进,以便更好的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可以有效提升反应工质与催化剂接触的均匀性,并可延长反应工质与催化剂接触和反应的时间,为提高反应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竖置,包括筒体;该筒体为两端开敞的圆筒状,其上

下两端分别设有与其相连的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筒体内设有至少三层催化剂层;该催化剂层为圆柱体形,其直径与所述筒体相当,沿所述壳体轴向平行设置;每个所述催化剂层的上

下端面处分别设有隔板;该隔板为圆板状,其边缘与所述筒体内壁相连,使催化剂被封闭在所述隔板之间;相邻所述催化剂层之间设有隔空的绝热层;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反应气体进口和反应气体出口;所述反应气体进口与处于最上层的所述催化剂层的上端处相连通;所述反应气体出口与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催化剂层的下端处相连通;相邻的所述催化剂层之间设有连接管,使所述催化剂层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催化剂层内设有至少一块扰流板;该扰流板为扇形平板,横向设置于所述催
化剂层的中部,其直径与所述催化剂层相当;所述连接管与相邻的所述扰流板的直边互为异向;还包括多根换热管;该换热管为两端开敞的细直管,竖向均匀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并贯穿所述催化剂层和扰流板后与所述上

下封头相贯通;所述上

下封头上分别设有换热气体进口和换热气体出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的形状相同,均为半球壳状;所述换热气体进口和换热气体出口为居中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层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第一催化剂层

第二催化剂和第三催化剂层;所述第一催化剂层的高度为催化剂总填充高度的
10%~20%
;所述第二催化剂层的高度为催化剂总填充高度的
20%~40%
;所述第三催化剂层占催化剂总填充高度的
40%~70%。
[0010]进一步的,所述绝热层的高度相同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板的直边对应的圆心角为
40
°
~90
°
;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扰流板直边的中心线相对应

[0012]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层内的各所述扰流板为等距设置,且各相邻所述扰流板互为异向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贴近所述筒体的内壁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端口设有丝网状的挡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的内径为
10mm~40mm
;相邻所述换热管之间的间距为
50mm~200mm。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布板;该分布板为圆板状,其上设有多个分布孔;该分布孔为贯通的小孔,均匀分布;所述分布板设置于所述上封头内,并正对所述换热气体进口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扰流板,使反应工质与催化剂的接触更加均匀,并可延长反应工质在催化剂层中停留的时间,使其与催化剂的反应更加充分

同时,通过精确设计催化剂层

绝热层高度和换热管间距等方式,有效提升反应器内部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为提高反应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
AA
剖视图

[0020]图3是图1的
BB
剖面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上封头,2‑
反应气体进口,3‑
第一催化剂层,4‑
绝热层,5‑
第二催化剂层,6‑
连接管,7‑
第三催化剂层,8‑
筒体,9‑
下封头,
10

换热气体出口,
11

隔板,
12

反应气体出口,
13

换热管,
14

扰流板,
15

连接杆,
16

分布板,
17

换热气体进口,
18

分布孔,
19

安装孔

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至4所示

[0024]一种新型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包括壳体

该壳体为竖置

[0025]所述壳体包括筒体
8。
该筒体8为两端开敞的圆柱形筒状,其上

下两端分别设有与其相连的上封头1和下封头9;所述上封头1和下封头9的形状相同,均匀为半球壳状,其上分别设有换热气体进口
17
和换热气体出口
10。
且,所述换热气体进口
17
和换热气体出口
10
均为居中设置

[0026]所述筒体8内沿其轴线设有三层催化剂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催化剂层
3、
第二催化剂层5和第三催化剂层
7。
该催化剂层为圆柱体形,其直径与所述筒体8相当,相互平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为竖置,包括筒体;该筒体为两端开敞的圆筒状,其上

下两端分别设有与其相连的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筒体内设有至少三层催化剂层;该催化剂层为圆柱体形,其直径与所述筒体相当,沿所述壳体轴向平行设置;每个所述催化剂层的上

下端面处分别设有隔板;该隔板为圆板状,其边缘与所述筒体内壁相连,使催化剂被封闭在所述隔板之间;相邻所述催化剂层之间设有隔空的绝热层;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反应气体进口和反应气体出口;所述反应气体进口与处于最上层的所述催化剂层的上端处相连通;所述反应气体出口与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催化剂层的下端处相连通;相邻的所述催化剂层之间设有连接管,使所述催化剂层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催化剂层内设有至少一块扰流板;该扰流板为扇形平板,横向设置于所述催化剂层的中部,其直径与所述催化剂层相当;所述连接管与相邻的所述扰流板的直边互为异向;还包括多根换热管;该换热管为两端开敞的细直管,竖向均匀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并贯穿所述催化剂层和扰流板后与所述上

下封头相贯通;所述上

下封头上分别设有换热气体进口和换热气体出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的形状相同,均为半球壳状;所述换热气体进口和换热气体出口为居中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径向流合成氨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层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第一催化剂层

第二催化剂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慕康张栋玮潘月松李召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普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