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及其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381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及其施工工艺、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竖转提升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空间钢结构施工方面,目前主要以高空原位安装法

滑移法

提升法等施工方法为主

其中,提升法是指在结构柱或提升架上安装提升设备将地面拼装好的空间钢结构提升到设计位置

然而,该方法所采用的提升装置只能实现单一的竖直提升,不能实现带角度的提升

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专利技术了一种竖向转体施工的自适应

自平衡提升系统,以适配大跨度钢结构竖向转体施工技术的工艺要求

[0003]除此之外,大跨度大长度的结构进行竖转提升所需要的提升机构整体强度也更大,传统的竖直提升和单一的竖向转体施工难以满足此类施工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的竖转提升施工工艺,以竖转提升的方式使待提升竖转结构从地面抬升至半空,包括:
[0006]一对竖转提升梁,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竖转提升梁固定设置于竖转提升架的两个同高度的提升平台上,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相向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对拉油缸,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的下端表面铰接设置有若干提升油缸,相对的对拉油缸之间牵拉设置对拉钢绞线;
[0007]若干底锚支架,若干所述底锚支架分别铰接设置于所述待提升竖转结构朝向所述提升油缸的一侧表面,若干所述底锚支架分别与相对的提升油缸之间牵拉设置有提升钢绞线,当待提升竖转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提升钢绞线与水平面之间呈
30

50
°
夹角,且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上的两组所述提升钢绞线均呈从上至下相离的方向倾斜;
[0008]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控制模块

报警模块

设置于所述提升油缸内的牵拉力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竖转提升梁上用于监控所述提升油缸角度的角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对拉油缸内的张紧力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提升油缸

牵拉力传感器

角度传感器

张紧力传感器以及报警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牵拉力传感器

角度传感器以及张紧力传感器采集的监控信息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报警模块或所述提升油缸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对拉油缸通过对拉支架铰接设置于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相向的一侧表面,所述提升油缸通过提升支架铰接设置于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的下端表面;
[0010]所述提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远离所述竖转提升梁的一端分别朝远

/
靠近所述对拉钢绞线的一侧垂直所述支架本体延伸形成安装台,所述提升油缸设置于所述安装台上,且所述安装台上还设置有笼罩于所述提升油缸外周的护笼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底锚支架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待提升竖转结构朝向所述提升油缸的一侧表面上的铰座,所述铰座上通过卡销铰接设置底锚本体,所述底锚本体靠近所述竖转提升梁的一端别朝远离
/
靠近所述对拉钢绞线的一侧垂直所述支架本体延伸形成固定座,所述提升钢绞线伸入所述固定座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内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对拉油缸以及所述提升油缸为穿心式液压千斤顶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相向以及相离的两侧表面与所述提升平台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肋板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的施工工艺,应用于如上任一所述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
完成提升架以及提升平台的安装;
[0016]S2、
于地面上装配竖转提升梁,在竖转提升梁的下端表面安装提升油缸,在两个竖转提升梁相向的一侧表面安装对拉油缸;
[0017]S3、
将装配好的竖转提升梁及提升至提升平台上,并焊接固定所述竖转提升梁,穿设所述对拉钢绞线;
[0018]S4、
在所述待提升竖转结构上固定设置底锚支架,穿设所述提升钢绞线;
[0019]S5、
系统调试;
[0020]S6.
所述提升油缸牵引所述提升钢绞线,带动所述待提升竖转结构竖向转动提升至安装高度

[002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
S5
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2]S501、
所述角度传感器获取各提升油缸当前的牵引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并记录为夹角信息;
[0023]S502、
驱动所述提升油缸张紧所述提升钢绞线,并由所述控制模块对比各个所述提升油缸当前的所述夹角信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人工进行调试;
[0024]S503、
驱动所述提升油缸收拉所述提升钢绞线使得所述提升油缸转动
0.5

1.5
°
,并由所述控制模块对比提升后各个所述提升油缸当前的所述夹角信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人工进行调试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所述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26]A1、
所述角度传感器获取各提升油缸当前的牵引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并记录为夹角信息

所述牵拉力传感器获取各提升油缸当前的牵拉力信息

所述张紧力传感器获取对拉油缸的张紧力信息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0027]A2、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夹角信息发送相应的提升信号或止停信号至所述提升油缸;
[0028]A3、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牵拉力信息或所述张紧力信息发送相应的报警信号至所述报警模块;
[0029]具体的,当所述夹角信息为不大于
90
°
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提升信号至所述提升油缸,当所述夹角信息大于等于
90
°
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止停信号至所述提升油缸,所述
控制模块内预设有牵拉力阈值以及张紧力阈值,当所述牵拉力信息或所述张紧力信息超过预设的牵拉力阈值或张紧力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报警模块,同时发送下降信号至所述提升油缸,所述提升油缸放出提升钢绞线直至待提升竖转结构回落地面,并由人工进行排查故障部件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的竖转提升施工工艺,以竖转提升的方式使待提升竖转结构从地面抬升至半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竖转提升梁,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竖转提升梁固定设置于竖转提升架的两个同高度的提升平台上,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相向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对拉油缸,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的下端表面铰接设置有若干提升油缸,相对的对拉油缸之间牵拉设置对拉钢绞线;若干底锚支架,若干所述底锚支架分别铰接设置于所述待提升竖转结构朝向所述提升油缸的一侧表面,若干所述底锚支架分别与相对的提升油缸之间牵拉设置有提升钢绞线,当待提升竖转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提升钢绞线与水平面之间呈
30

50
°
夹角,且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上的两组所述提升钢绞线均呈从上至下相离的方向倾斜;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控制模块

报警模块

设置于所述提升油缸内的牵拉力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竖转提升梁上用于监控所述提升油缸角度的角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对拉油缸内的张紧力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提升油缸

牵拉力传感器

角度传感器

张紧力传感器以及报警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牵拉力传感器

角度传感器以及张紧力传感器采集的监控信息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报警模块或所述提升油缸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油缸通过对拉支架铰接设置于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相向的一侧表面,所述提升油缸通过提升支架铰接设置于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的下端表面;所述提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远离所述竖转提升梁的一端分别朝远离
/
靠近所述对拉钢绞线的一侧垂直所述支架本体延伸形成安装台,所述提升油缸设置于所述安装台上,且所述安装台上还设置有笼罩于所述提升油缸外周的护笼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锚支架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待提升竖转结构朝向所述提升油缸的一侧表面上的铰座,所述铰座上通过卡销铰接设置底锚本体,所述底锚本体靠近所述竖转提升梁的一端别朝远离
/
靠近所述对拉钢绞线的一侧垂直所述支架本体延伸形成固定座,所述提升钢绞线伸入所述固定座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油缸以及所述提升油缸为穿心式液压千斤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竖向转体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转提升梁相向以及相离的两侧表面与所述提升平台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肋板
。6.
一种自适应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海钊张在晨陈凯季永新桂峥嵘贾新卷叶辽羽黄颖健赵绪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