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机分离产物钒渣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355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钒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心机分离产物钒渣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为:从离心机出来的钒渣进入料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机分离产物钒渣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钒渣处理
,具体为一种离心机分离产物钒渣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熔盐氯化是利用金红石含量低的富钛料细粉进行氯化生成四氯化钛的过程,细粉的粒度小于
0.106mm。
富钛料细粉氯化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但细粉中的钒含量较正常粒度的富钛料高,且熔盐氯化是氯气过量氛围运行,若将钒渣返回氯化炉,钒渣中的低价钒再次被氧化为三氯氧钒,导致氯化炉产生的粗四氯化钛中三氯氧钒含量高,精制过程中需向粗四氯化钛加入大量有机物还原三氯氧钒,增加精制后四氯化钛中的碳含量,导致海绵钛中的碳含量增加

因此在熔盐氯化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分离设备将钒渣与四氯化钛分离,钒渣开路进行处理,而非像沸腾氯化的含钒泥浆返回氯化炉进行喷淋

[0003]采用离心机对含钒泥浆进行分离,物料进入离心机,连续不断地被分离成含液率低于
80
%的钒渣,进行烘干

该法分离时间短,且分离出的钒渣含液率低,有利于缩短烘干时间,提高烘干产量,传统的重力沉降分离出的钒渣含液率大于
90
%,后续烘干时间较长

但采用此法分离,又面临以下问题:钒渣含液率越低,流动性越差,输送困难,利用螺旋输送频繁出现堵塞问题

由于输送困难,钒渣常通过短管,依靠重力作用掉落于中转桶中,然后再向烘干设备加料

但物料常温放置
20min
上,钒渣将板结为硬块状物料,无法顺畅地向烘干设备打料,浪费人力进行疏通并加料

烘干设备排钒干渣时,通常为底部排料,由于烘干后的钒渣流动性差及烘干设备不合理参数控制,烘干设备排料时也需要人为清理堵塞,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机分离产物钒渣的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烘干设备排钒干渣时,通常为底部排料,由于烘干后的钒渣流动性差及烘干设备不合理参数控制,烘干设备排料时也需要人为清理堵塞,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离心机分离产物钒渣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为:
[0007]S10
:钒渣从离心机钒渣口进入料仓,从料仓进入下料管
A
,下料管
A
通过变径与输送管连接,输送管为夹套式加热管道,夹套中走加热介质,管道内的物料温度维持在
80℃

100℃
,输送管加热中产生的尾气气体为四氯化钛,进入冷却装置,四氯化钛冷凝回收至储罐;
[0008]S20
:打开下料管
A
,关闭烘干设备炉气开口,通过螺旋或者渣浆泵将输送管加热后的物料送入烘干设备的坩埚中,待物料下料量达目标值,停止下料,通过热源将坩埚加热至
250

350℃
,对物料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2‑
8h

[0009]S30
:烘干结束后,打开炉气开口,从烘干设备底部通入气体,将烘干后的物料吹出从炉气开口吹出,气量为
1000

3000Nm3/h
,吹出的物料送入后续的处理工艺,吹扫气经净化
后可返回烘干设备进行再次利用,气体将物料吹出时,关闭下料管
A
,打开下料管
B
,离心机分离出的钒渣通过夹套式加热输送管,进入烘干设备,重复步骤
S20
的烘干步骤

[0010]作为优选,所述离心机钒渣口直径为
100mm
,料仓底板直径为
300mm
,下料管直径为
120mm。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下料管
A
和下料管
B
的直径为底板直径
1/3

2/5
,一端与离心机出渣口料仓底板开口进行连接,一端通过变径与输送管和夹套式加热输送管的内管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内管直径为
DN200

DN500。
[0013]作为优选,所述冷却装置后接负压,负压维持在1‑
5kPa。
[0014]作为优选,所述烘干设备主要包括坩埚

热源

缩小段及逸出段

[0015]作为优选,所述坩埚直径为2‑3米,高度为4‑5米

[0016]作为优选,所述缩小段高度为
0.5


[0017]作为优选,所述逸出段直径为坩埚直径的
1/3

2/3
,高度为
0.5
‑1米

[0018]作为优选,所述缩小段一端与坩埚连接,一端与逸出段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离心机分离产物钒渣的处理方法通过控制钒渣输送温度

烘干设备参数和烘干钒渣上排料,解决含液率低钒渣输送困难及烘干设备排料不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做进一步的详细解释,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
料仓;2‑
下料管
A
;3‑
输送管;4‑
冷却装置;5‑
炉气开口;6‑
烘干设备;7‑
坩埚;8‑
热源;9‑
缩小段;
10

逸出段;
11

下料管
B

12

夹套式加热输送管;
13

烘干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0026]一种离心机分离产物钒渣的处理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步骤为:
[0027]S10、
从离心机出来的钒渣下料量为
1t/h
进入料仓1,从料仓1进入下料管
A2
,下料管
A2
通过变径与输送管3连接,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离心机分离产物钒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0
:钒渣从离心机钒渣口进入料仓
(1)
,从料仓
(1)
进入下料管
A(2)
,下料管
A(2)
通过变径与输送管
(3)
连接,输送管
(3)
为夹套式加热管道,夹套中走加热介质,管道内的物料温度维持在
80℃

100℃
,输送管加热中产生的尾气气体为四氯化钛,进入冷却装置
(4)
,四氯化钛冷凝回收至储罐;
S20
:打开下料管
A(2)
,关闭烘干设备炉气开口
(5)
,通过螺旋或者渣浆泵将输送管
(3)
加热后的物料送入烘干设备
(6)
的坩埚
(7)
中,待物料下料量达目标值,停止下料,通过热源将坩埚
(7)
加热至
250

350℃
,对物料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2‑
8h

S30
:烘干结束后,打开炉气开口
(5)
,从烘干设备
(6)
底部通入气体,将烘干后的物料吹出从炉气开口
(5)
吹出,气量为
1000

3000Nm3/h
,吹出的物料送入后续的处理工艺,吹扫气经净化后可返回烘干设备进行再次利用,气体将物料吹出时,关闭下料管
A(2)
,打开下料管
B(11)
,离心机分离出的钒渣通过夹套式加热输送管
(12)
,进入烘干设备
(13)
,重复步骤
S20
的烘干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机分离产物钒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钒渣口直径为
100mm
,料仓
(1)
底板直径为
3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立李建军杨丹马昕普洪平梁德志侯廉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