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哒嗪类衍生物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2080001485.X
,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哒嗪类衍生物抑制剂
、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国际申请日为
2020
年1月
20
日的进入中国的
PCT
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哒嗪类衍生物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技术介绍
[0003]Janus
激酶
(JAK)
是一种胞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各种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和激活
。JAK
激酶家族分为
JAK1、JAK2、JAK3
和
TYK2
四个亚型,各亚型分别介导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信号通路,
JAK
‑
1、JAK
‑2和
TYK
‑2在人体各组织细胞中均有表达,
JAK
‑3主要表达于各造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通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
、
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其中:
R
选自氢
、
氘
、
烷基
、
氘代烷基
、
卤代烷基
、
烷氧基
、
卤代烷氧基
、
卤素
、
氨基
、
巯基
、
硝基
、
羟基
、
氰基
、
氧代基
、
烯基
、
炔基
、
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
、
杂芳基
、
‑
OR
aa
、
‑
SR
aa
、
‑
C(O)R
aa
、
‑
C(O)OR
aa
、
‑
S(O)
m1
R
aa
、
‑
NR
aa
R
bb
、
‑
C(O)NR
aa
R
bb
、
‑
NR
aa
C(O)R
bb
或
‑
NR
aa
S(O)
m1
R
bb
;
R1选自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
、
杂芳基
、
‑
R
aa
、
‑
(CH2)
n1
OR
bb
、
‑
(CH2)
n1
NR
aa
R
bb
、
‑
NR
aa
C(O)R
bb
、
‑
NR
aa
C(O)NR
bb
R
cc
、
‑
C(O)NR
aa
R
bb
、
‑
NR
aa
S(O)
m1
R
bb
、
‑
NR
aa
CR
bb
=
NR
cc
、
‑
NR
aa
CR
bb
=
CR
cc
R
dd
、
‑
(CH2)
n1
S(O)
m1
NR
aa
R
bb
、
‑
(CH2)
n1
C(O)R
aa
、
‑
NR
aa
C(O)OR
bb
、
‑
(CH2)
n1
S(O)
m1
R
aa
、
‑
(CH2)
n1
NR
aa
C(O)C(O)R
aa
或
‑
(CH2)
n1
NR
aa
S(O)
m1
R
bb
,其中所述的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氢
、
氘
、
烷基
、
氘代烷基
、
卤代烷基
、
卤素
、
氨基
、
氧代基
、
硫代基
、
硝基
、
氰基
、
羟基
、
烯基
、
炔基
、
烷氧基
、
卤代烷氧基
、
羟烷基
、
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
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
、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
R3选自氢
、
氘
、
烷基
、
氘代烷基
、
卤代烷基
、
烷氧基
、
卤代烷氧基
、
卤素
、
氨基
、
巯基
、
硝基
、
羟基
、
氰基
、
烯基或炔基;
R4、R5、R6选自氢
、
氘
、
烷基
、
氘代烷基
、
卤代烷基
、
烷氧基
、
卤代烷氧基
、
卤素
、
氨基
、
巯基
、
硝基
、
羟基
、
氰基
、
氧代基
、
烯基
、
炔基
、
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
、
杂芳基
、
‑
(CH2)
n1
R
aa
、
‑
(CH2)
n1
OR
aa
、
‑
SR
aa
、
‑
(CH2)
n1
C(O)R
aa
、
‑
C(O)OR
aa
、
‑
S(O)
m1
R
aa
、
‑
NR
aa
R
bb
、
‑
C(O)NR
aa
R
bb
、
‑
NR
aa
C(O)R
bb
或
‑
NR
aa
S(O)
m1
R
bb
;或者,
R4和
R6链接形成一个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其中所述的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氢
、
氘
、
烷基
、
卤代烷基
、
卤素
、
氨基
、
氧代基
、
硝基
、
氰基
、
羟基
、
烯基
、
炔基
、
烷氧基
、
卤代烷氧基
、
羟烷基
、
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
R
aa
、R
bb
、R
cc
和
R
dd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
、
氘
、
烷基
、
氘代烷基
、
卤代烷基
、
烷氧基
、
羟烷基
、
卤代烷氧基
、
卤素
、
氰基
、
硝基
、
羟基
、
氨基
、
烯基
、
炔基
、
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其中所述的烷基
、
氘代烷基
、
卤代烷基
、
烷氧基
、
羟烷基
、
卤代烷氧基
、
烯基
、
炔基
、
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氢
、
氘
、
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
卤素
、
羟基
、
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
、
氧代基
、
硝基
、
氰基
、
取代或未取代烯基
、
取代或未取代炔基
、
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
、
取代或未取代羟烷基
、
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
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
、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或者,任意两个相邻或者不相邻的
R
aa
、R
bb
、R
cc
和
R
dd
链接形成一个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其中所述的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氢
、
氘
、
烷基
、
卤代
烷基
、
卤素
、
氨基
、
氧代基
、
硝基
、
氰基
、
羟基
、
烯基
、
炔基
、
烷氧基
、
卤代烷氧基
、
羟烷基
、
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
x
为
0、1、2
或3;
m1
为
0、1
或2;且
n1
为
0、1、2、3、4
或
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
、
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所述通式
(III)
进一步如通式
(V)
所示:其中:
R9选自氢
、
氘
、
烷基
、
氘代烷基
、
卤素
、
氰基
、
硝基
、
卤代烷基
、
羟基
、
氨基
、
烯基
、
炔基
、
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
、
杂芳基
、
‑
(CH2)
n1
R
aa
、
‑
(CH2)
n1
OR
aa
、
‑
SR
aa
、
‑
(CH2)
n1
C(O)R
aa
、
‑
C(O)OR
aa
、
‑
S(O)
m1
R
aa
、
‑
NR
aa
R
bb
、
‑
C(O)NR
aa
R
bb
、
‑
NR
aa
C(O)R
bb
或
‑
NR
aa
S(O)
m1
R
bb
,其中所述的烷基
、
卤代烷基
、
氨基
、
烯基
、
炔基
、
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任选进一步被选自氢
、
氘
、
烷基
、
卤代烷基
、
卤素
、
羟基
、
氨基
、
氧代基
、
硝基
、
氰基
、
烯基
、
炔基
、
烷氧基
、
羟烷基
、
环烷基
、
杂环基
、
芳基和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
R、R3~
R6、R
aa
、R
bb
和
x
如权利要求1所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
、
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其特征在于,所述
R9选自氢
、
氘
、C1‑6烷基
、C1‑6氘代烷基
、
氟
、
氯
、
溴
、
氰基
、
硝基
、C1‑6卤代烷基
、
羟基
、
氨基
、C2‑6烯基
、C2‑6炔基
、C3‑7环烷基
、3
‑7元杂环基
、C6‑
12
芳基或3‑7元杂芳基
、
‑
(CH2)
n1
R
aa
、
‑
(CH2)
n1
OR
aa
、
‑
SR
aa
、
‑
(CH2)
n1
C(O)R
aa
、
‑
C(O)OR
aa
、
‑
S(O)
m1
R
aa
、
‑
NR
aa
R
bb
、
‑
C(O)NR
aa
R
bb
、
‑
NR
aa
C(O)R
bb
或
‑
NR
aa
S(O)
m1
R
bb
,优选氢
、
氘
、C1‑3烷基
、C1‑3氘代烷基
、
氟
、
氯
、
溴
、
氰基
、
硝基
、C1‑3卤代烷基
、
羟基
、
氨基
、C2‑5烯基
、C2‑5炔基
、C3‑6环烷基
、3
‑6元杂环基
、C6‑
10
芳基或3‑6元杂芳基
、
‑
(CH2)
n1
R
aa
、
‑
(CH2)
n1
OR
aa
、
‑
SR
aa
、
‑
(CH2)
n1
C(O)R
aa
、
‑
C(O)OR
aa
、
‑
S(O)
m1
R
aa
、
‑
NR
aa
R
bb
、
‑
C(O)NR
aa
R
bb
、
‑
NR
aa
C(O)R
bb
或
‑
NR
aa
S(O)
m1
R
bb
,更优选氢
、
氘
、
羟基取代的
C1‑3烷基
、C1‑3环烷基取代的
C1‑3烷基
、
羟基取代的
C1‑3氘代烷基
、
氟
、
氯
、
溴
、
氰基
、
硝基
、C1‑3卤代烷基
、
羟基
、C3‑6环烷基取代的氨基
、
卤素取代的
C2‑5烯基
、
卤素取代的
C2‑5炔基
、
卤素取代的
C3‑6环烷基
、C1‑3烷基取代的
C3‑6环烷基
、
氰基取代的
C3‑6环烷基
、C1‑3烷氧基取代的
C3‑6环烷基
、C1‑3卤代烷基取代的
C3‑6环烷基
、3
‑7元含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曾蜜,谭松良,孙广俊,王少宝,修文华,包如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