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319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板材加工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材整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板材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板材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也多指锻造

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划分为薄板

中板

厚板

特厚板,目前金属板材一般是通过冲压

弯曲

拉伸等手段来加工的零件,其中,板材表面的平整度对构件的性能影响十分巨大,故需要在投入实际应用之前先对板材表面进行适当的整形加工,这里的整形加工指使板材变形部分恢复原状

[0003]现有的装置在对薄板板材进行整形时,直接将板材放置在压辊机上,分别在横向和纵向上两次对板状进行压制整形,操作较为麻烦,且通过压辊机对板材进行整形时,不便对板材进行初步抚平,弯折度较大的板材经过压辊机上的压辊时容易发生褶皱,影响装置对板材整形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整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在对薄板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板材整形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的左侧上安装有放置台(2),所述放置台(2)上安装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内壁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板材抚平机构(4),所述板材抚平机构(4)上安装有单向输送机构(5),所述单向输送机构(5)设置在放置台(2)的内侧;所述底座(1)顶面的右侧安装有板材压平机(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抚平机构(4)包括安装在固定架(3)内壁顶面上的气缸(
41
),所述气缸(
41
)的下端铰接有两个
C
形连杆(
42
),两个所述
C
形连杆(
42
)之间铰接有
V
型折叠杆(
43
),所述
V
型折叠杆(
43
)的两端上铰接有第一弹簧伸缩杆(
44
);所述
C
形连杆(
42
)的两端均连接有单向轴承(
45
),两个所述单向轴承(
45
)的内部设置有压辊(
46
);所述气缸(
41
)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弹簧伸缩杆(
47
),所述第二弹簧伸缩杆(
47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48
),两个所述连接板(
48
)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架(
49
),所述限位滑架(
49
)上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
410
),所述滑块(
410
)的表面铰接有第一偏转板(
411
),且第一偏转板(
411
)远离滑块(
410
)的一端套设在压辊(
46
)的端部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
46
)的两端滑动连接有
U
型滑轨(
461
),且
U
型滑轨(
461
)滑动设置在放置台(2)上,所述
U
型滑轨(
461
)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
462
),且压板(
462
)与压辊(
46
)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伸缩杆(
465
),所述压板(
462
)的端部与压辊(
46
)对应的一端上均设置有齿板(
463
),两个所述齿板(
463
)错位对向滑动设置在
U
型滑轨(
461
)的内壁上;两个所述齿板(
463
)相对的一侧上啮合有齿轮(
464
),且齿轮(
464
)转动连接在
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延社杨传玉王宗涛陈方刚张春辉陈方亮任衍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尚远路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