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316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具体涉及辊压设备检测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辊压设备检测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极片的制备一般是先将活性物质及各种添加剂和粘结剂的混合物等涂覆在基材上,涂覆层经压辊挤压附着在基材上形成极片

其中,作为压力部件的压辊,在挤压时与基材上的浆料直接接触,因此,压辊的表面质量决定着极片的质量,而为了避免粘辊

减少电极材料与压辊之间的摩擦,压辊表面会设置一层聚四氟乙烯(
PTFE
)涂层,而为了避免压辊因长期使用导致涂层产生的裂纹

凹坑或划痕等缺陷或因少量粘附到压辊涂层表面的涂覆材料而影响到压辊的实时加工,需要对压辊涂层的表面状态进行实时检测,而为了最直观

最快速的发现压辊的表面缺陷,需要使用视觉识别系统对压辊表面进行实时的图像识别,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和处理

[0003]由于涂覆的电极浆料中的粘结剂需要加热固化,所以极片后续还需进行烘干加热处理,而且,为了提高辊压时电极浆料的附着性能,在极片的辊压处理过程中会对压辊进行加热,对浆料进行预热加热,使挤压后的浆料中的粘接剂固化,提高粘结效果,避免脱落

[0004]但是,在使用一些特别的粘接剂时,例如聚偏氟乙烯(
PVDF
)材料,其固化温度通常在
120
°
C

150
°
C
之间

其实际固化温度远高于室温,因此,压辊的预热温度也相对较高,且高于室温,在使用
CCD
相机对压辊表面进行图像采集时,由于压辊表面的温度高于室温,压辊表面的空气密度也小于外围的空气密度,进而形成了空气密度差,导致光线在经过两种不同密度的空气的界限时,会产生折射,也就会影响
CCD
相机采集到图像的准确性,从而影响视觉识别系统的判断识别,导致误判和漏判,影响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视觉检测设备在检测加热后的压辊表面时容易因压辊表面与室温的温度差所形成的空气密度差而导致光线折射影响图像采集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包括辊压分切机,辊压分切机包括机架和压辊,压辊设置为上下两组,且两组压辊均转动设置在机架中,压辊中设置有压辊加热器,两组压辊的外侧均设置有视觉识别系统;两组压辊的外侧均设置有隔离罩,隔离罩对应压辊的位置设置有开口,视觉识别系统包括
CCD
相机和相机光源,
CCD
相机和相机光源均固定安装在隔离罩中,
CCD
相机的视觉识别区域为隔离罩开口内的压辊的外壁区域,
CCD
相机对压辊的外壁进行图像采集和识别;隔离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置控制阀,进气管连接热空气供气系统,热空气供气系统用于将加热至标准温度的空气输送至进气管内部,上述标准温度是指
CCD
相机工作时隔离罩内空气温度与压辊表面温度差值不足以产生
光线折射时隔离罩内的空气温度范围值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压辊由辊芯和涂层组成,涂层固定连接在辊芯表面,压辊加热器设置在辊芯的内部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位于上部的压辊转动安装在机架中,位于上部的隔离罩也固定安装在机架中,位于下部的压辊在机架中竖向滑动设置,机架的外部设置有压力驱动系统,压力驱动系统为固定安装在机架外部的液压缸,液压缸的顶部活动端固定安装有轴座,位于下部的压辊的转轴转动安装在轴座中,机架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导轨,位于下部的隔离罩与导轨滑动配合,且位于下部的隔离罩的两端均设置有套筒结构,该套筒结构与位于下部的压辊的转轴转动配合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热空气供气系统包括泵机和循环加热器,出气管

泵机

循环加热器和进气管之间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离罩内腔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均流盒和回流收集盒,均流盒和回流收集盒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均流盒为中空盒体,均流盒靠近回流收集盒的一侧安装有气孔板,气孔板上设置有多个直线设置的导气孔,回流收集盒的结构与均流盒相同,从均流盒吹出的热空气在气孔板上气孔的导向下形成与压辊轴向方向平行的气流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离罩中设置有温度补偿系统,温度补偿系统为设置在隔离罩的内壁中的补温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对隔离罩的内部温度进行识别,补温加热器用于在温度传感器识别到隔离罩内空气温度低于标准温度时对隔离罩内空气进行加热,并加热至标准温度,补温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在隔离罩内壁中沿高度方向均设置多组

[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离罩开口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阻入区和阻出区,阻入区对应压辊外壁进入开口区域的位置设置,阻出区对应压辊外壁离开开口区域的位置设置,阻入区和阻出区中均安装有气嘴,气嘴用于向压辊外壁吹出与压辊转动方向相反的气流,且气嘴通过管路连接循环加热器和泵机,使气嘴吹出与隔离罩内温度相同的空气

[00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压辊的外侧设置有收集盒,收集盒靠近阻入区设置,收集盒与机架固定连接,收集盒对应阻入区的位置设置有收集口,收集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海绵转辊,海绵转辊设置在气嘴吹出气流与压辊接触位置处压辊切线的延长线上,粘附物被气嘴吹离压辊后落在海绵转辊上

[00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海绵转辊由电机驱动转动,且海绵转辊的转动方向与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收集盒中固定安装有刮板,刮板的顶端与海绵转辊外壁接触,海绵转辊转动时,刮板将海绵转辊表面的粘附物刮除

[0015]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

检测设备安装调试,调整好
CCD
相机和相机光源的位置和角度,安装隔离罩,使
CCD
相机的镜头对准隔离罩开口处的压辊;步骤二

检测区域空气加热,对压辊进行加热,开启泵机将加热至标准温度的空气输送至对中隔离罩,使隔离罩内部空气温度达到与压辊表面温度相近的标准温度;步骤三

机器启动,启动辊压分切机,将涂布好的极片穿过两组压辊后,利用补温加热器控制压辊对极片进行挤压,并控制牵引设备牵引极片运动,再控制两组压辊同步转
动,进行挤压加工;步骤四

视觉识别检测,利用
CCD
相机对压辊表面进行视觉检测,捕捉压辊外壁的图像,对捕获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压分切机(1),所述辊压分切机(1)包括机架(
11
)和压辊(
12
),所述压辊(
12
)设置为上下两组,且两组压辊(
12
)均转动设置在机架(
11
)中,所述压辊(
12
)中设置有压辊加热器(
123
),两组所述压辊(
12
)的外侧均设置有视觉识别系统;两组所述压辊(
12
)的外侧均设置有隔离罩(3),所述隔离罩(3)对应压辊(
12
)的位置设置有开口,视觉识别系统包括
CCD
相机(2)和相机光源(
21
),所述
CCD
相机(2)和相机光源(
21
)均固定安装在隔离罩(3)中,
CCD
相机(2)的视觉识别区域为隔离罩(3)开口内的压辊(
12
)的外壁区域,所述
CCD
相机(2)对压辊(
12
)的外壁进行图像采集和识别;所述隔离罩(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
31
)和出气管(
32
),所述进气管(
31
)和出气管(
32
)上均设置控制阀,所述进气管(
31
)连接热空气供气系统,热空气供气系统用于将加热至标准温度的空气输送至进气管(
31
)内部,上述标准温度是指
CCD
相机(2)工作时隔离罩(3)内空气温度与压辊(
12
)表面温度差值不足以产生光线折射时隔离罩(3)内的空气温度范围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
12
)由辊芯(
121
)和涂层(
122
)组成,所述涂层(
122
)固定连接在辊芯(
121
)表面,所述压辊加热器(
123
)设置在辊芯(
121
)的内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部的所述压辊(
12
)转动安装在机架(
11
)中,位于上部的隔离罩(3)也固定安装在机架(
11
)中,位于下部的压辊(
12
)在机架(
11
)中竖向滑动设置,所述机架(
11
)的外部设置有压力驱动系统(4),所述压力驱动系统(4)为固定安装在机架(
11
)外部的液压缸(
41
),所述液压缸(
41
)的顶部活动端固定安装有轴座(
42
),位于下部的压辊(
12
)的转轴转动安装在轴座(
42
)中,所述机架(
11
)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导轨(
13
),位于下部的隔离罩(3)与导轨(
13
)滑动配合,且位于下部的隔离罩(3)的两端均设置有套筒结构,该套筒结构与位于下部的压辊(
12
)的转轴转动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空气供气系统包括泵机和循环加热器,所述出气管(
32


泵机

循环加热器和进气管(
31
)之间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压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3)内腔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均流盒(
33
)和回流收集盒(
34
),所述均流盒(
33
)和回流收集盒(
34
)分别与进气管(
31
)和出气管(
32
)连接,所述均流盒(
33
)为中空盒体,所述均流盒(
33
)靠近回流收集盒(
34
)的一侧安装有气孔板(
331
),所述气孔板(
331
)上设置有多个直线设置的导气孔,所述回流收集盒(
34
)的结构与均流盒(
33
)相同,从均流盒(
33
)吹出的热空气在气孔板(
331
)上气孔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茗易敏齐德儒李昌华黎源谢小明赵海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佑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