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306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型全极耳卷芯、电池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卷芯
,尤其涉及一种
C
型全极耳卷芯

电池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全极耳大圆柱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

容量一致性好和支持大倍率充放电等优势,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行业中的主流产品,常规的全极耳圆柱电池通过卷芯卷绕形成,然后将卷芯的极耳揉平或拍平,并将其与集流盘焊接,以连接内外电路;
[0003]圆柱电池的铜箔或铝箔全极耳在揉平或拍平后,其表面一般会比较致密,以确保激光穿透焊集流盘的效果,但这样的结构会导致正负极片吸收电解液的一致性差,容易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并且还会导致生产时电解液渗液慢,须设置较长的电解液注液时间,直接地影响圆柱电池的生产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C
型全极耳卷芯

电池及制造方法,有利于提升正极片和负极片渗透吸收电解液的一致性和速度,改善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生产电池的产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C
型全极耳卷芯,其包括:正极片

负极片和隔离膜,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的两面贴合设置有所述隔离膜,层叠设置的所述正极片

所述负极片和所述隔离膜通过卷绕形成为卷芯;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涂布区和负极箔材区,所述负极箔材区经所述负极片卷绕后形成为负极部;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涂布区和正极箔材区,所述正极箔材区经所述正极片卷绕后形成为正极部,所述正极箔材区和所述负极箔材区中的其中一箔材区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缺口,多个所述第一缺口依次叠加形成为第一凹槽

[0006]可选地,所述正极箔材区和所述负极箔材区中的另一箔材区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多个所述第二缺口依次叠加形成为第二凹槽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呈扇形,并且其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
0.5
度至
180


[0008]可选地,所述正极部和所述负极部设置在所述卷芯的同一端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并形成为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的横截面呈扇形,并且其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
0.5
度至
180


[0009]可选地,所述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
10
度至
45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正极部的厚度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负极部的厚度

[0012]可选地,所述正极箔材区和
/
或所述负极箔材区间隔设置有多个缝隙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C
型全极耳电池,其包括:壳体和如上所述
的两面,正极片1包括正极涂布区
11
和正极箔材区
12
,通过在正极箔材区
12
和负极箔材区
22
中的其中一箔材区间隔设置多个第一缺口
121
,以使层叠设置的正极片
1、
负极片2和隔离膜3通过卷绕形成为卷芯
100
后,多个第一缺口
121
依次叠加形成为第一凹槽
14
,在进行电解液注液时,卷芯
100
中的正极片1和负极片2能够通过第一凹槽
14
快速地渗透吸收电解液,有利于提升正极片1和负极片2渗透吸收电解液的一致性和速度,改善电池的循环寿命,减少电池生产时的电解液注液时间,提升电池的产能

[0030]具体地,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正极箔材区
12
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缺口
121
,第一凹槽
14
形成于正极部
13
,正极部
13

C
型全极耳,负极部
23

O
型全极耳,正极箔材区
12
和负极箔材区
22
分别设置在卷芯
100
的两端,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负极箔材区
22
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缺口
121
,第一凹槽
14
形成于负极部
23。
[0031]参阅图3和图4,正极箔材区
12
和负极箔材区
22
中的另一箔材区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
221
,多个第二缺口
221
依次叠加形成为第二凹槽
24。
上述第一凹槽
14
和第二凹槽
24
能够使得卷绕后的正极片1和负极片2的两端快速地渗透吸收电解液,有利于提升正极片1和负极片2渗透吸收电解液的一致性和速度

[0032]具体地,在第二实施例中,负极箔材区
22
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
221
,第二凹槽
24
形成于负极部
23
,但不限于此,正极部
13
和负极部
23
均为
C
型全极耳,正极箔材区
12
和负极箔材区
22
分别设置在卷芯
100
的两端

[0033]参阅图1至图4,第一凹槽
14
的横截面呈扇形,并且其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
0.5
度至
180


层叠设置的正极片1和负极片2吸收电解液的一致性好

[0034]可选地,横截面呈扇形的第一凹槽
14
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
10
度至
45
度,提升电解液渗透速度的同时保持卷芯
100
的正极部
13
或负极部
23
的导电性能

[0035]参阅图3,第二凹槽
24
的横截面呈扇形,并且其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
0.5
度至
180


卷芯
100
中的正极片1和负极片2的两端吸收电解液的一致性好

[0036]可选地,横截面呈扇形的第二凹槽
24
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
10
度至
45
度,提升电解液渗透速度的同时保持卷芯
100
的正极部
13
和负极部
23
的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C
型全极耳卷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

负极片和隔离膜,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的两面贴合设置有所述隔离膜,层叠设置的所述正极片

所述负极片和所述隔离膜通过卷绕形成为卷芯;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涂布区和负极箔材区,所述负极箔材区经所述负极片卷绕后形成为负极部;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涂布区和正极箔材区,所述正极箔材区经所述正极片卷绕后形成为正极部,所述正极箔材区和所述负极箔材区中的其中一箔材区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缺口,多个所述第一缺口依次叠加形成为第一凹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C
型全极耳卷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箔材区和所述负极箔材区中的另一箔材区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多个所述第二缺口依次叠加形成为第二凹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C
型全极耳卷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呈扇形,并且其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
0.5
度至
180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C
型全极耳卷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部和所述负极部设置在所述卷芯的同一端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并形成为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的横截面呈扇形,并且其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
0.5
度至
180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
C
型全极耳卷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悠曼黄旸黄志坚郝易马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