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302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1
一种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其具有车辆框架元件、车辆前大灯壳体、两个触发元件和与车辆框架元件连接的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设立用于根据触发元件的位置释放车辆前大灯壳体在基本位置与调节位置之间的转移,触发机构包括阻挡元件,所述阻挡元件可以在阻挡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阻挡位置中,车辆前大灯壳体保持在基本位置中,在释放位置中,释放到调节位置中的转移,其中力传递设备将阻挡元件与触发元件机械耦联,其中力传递设备包括旋转轴和操控元件,其中每个触发元件的移动可以转换成旋转轴的旋转运动,其中旋转轴的旋转运动可以转换成操控元件的旋转运动,其中操控元件与阻挡元件有效连接,以便将阻挡元件压到释放位置中。到释放位置中。到释放位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所述车辆前大灯系统具有:
[0002]‑
可与车辆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车辆框架元件,
[0003]‑
可枢转地和/或可移动地保持在车辆框架元件处的车辆前大灯壳体,所述车辆前大灯壳体具有与车辆前大灯壳体连接的至少一个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优选地与车辆前大灯壳体固定连接,其中车辆框架元件具有用于容纳和引导引导机构的至少一个引导部,其中引导机构与引导部接合,使得车辆前大灯壳体通过引导机构沿着引导部的移动被引导并且由此可以相对于车辆框架元件枢转和/或移动,
[0004]‑
可与车辆的车身元件、尤其保险杠机械连接的至少两个触发元件,所述触发元件在空间上彼此间隔开,以及
[0005]‑
与车辆框架元件至少部分地连接的至少一个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设立用于,根据至少两个触发元件的位置释放在基本位置与调节位置之间的转移,在所述基本位置中,车辆前大灯壳体相对于车辆框架元件未枢转和/或未移动,在所述调节位置中,车辆前大灯壳体相对于车辆框架元件线性移动和/或围绕枢转轴线枢转。

技术介绍

[0006]为了在与车辆碰撞的情况下保护行人或骑自行车的人或非常普遍地易受伤的交通参与者,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所述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通常具有弹性地保持的前大灯壳体,所述前大灯壳体设立用于在车辆与行人碰撞的情况下吸收碰撞能量。文件EP 1332915B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
[0007]不利地,在正常的行驶运行期间已经通过前大灯壳体的弹性的保持引起前大灯壳体的不期望的运动。在正常的行驶运行时出现的晃动尤其可能引起前大灯壳体的不期望的运动或移动。然而,系统的刚性的增加将与所力求实现的对行人保护背道而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提供可靠的行人保护并且同时具有高的刚性的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
[0009]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来实现。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下文中说明。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触发机构包括以下部件:
[0011]*阻挡元件,所述阻挡元件可线性移动地保持在至少一个触发机构中,其中阻挡元件设立用于根据触发元件的位置在阻挡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阻挡位置中,阻挡元件的接合部段接合到车辆框架元件的相配合的接合部段中,以便将车辆前大灯壳体保持在基本位置中,其中在释放位置中,阻挡元件的接合部段设置在车辆框架元件的相配合的接合部段之外,以便释放车辆前大灯壳体从基本位置到调节位置中的转移,其中设有第一弹簧元件,所述第一弹簧元件将使阻挡元件压入到阻挡位置中的第一弹簧力施加
到所述阻挡元件上,
[0012]*力传递设备,所述力传递设备将阻挡元件与至少两个触发元件机械耦联,其中力传递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旋转轴和操控元件,其中至少两个触发元件与至少一个旋转轴机械耦联,使得至少两个触发元件中的每个触发元件的单独的移动可以转换成至少一个旋转轴的旋转运动,其中操控元件与至少一个旋转轴机械耦联,使得至少一个旋转轴的旋转运动可以转换成操控元件的旋转运动,其中操控元件与阻挡元件有效连接,使得可以借助于操控元件的旋转运动将阻挡元件克服第一弹簧元件的第一弹簧力压到释放位置中。
[0013]由此得出如下优点:在正常的行驶运行时,车辆前大灯壳体通过阻挡元件保持在基本位置中,从而车辆前大灯壳体基本上位置固定地紧固在车辆框架元件上,以及在与交通参与者碰撞时,所述碰撞可以借助至少两个触发元件中的每个触发元件来检测,触发机构释放车辆前大灯壳体,由此所述车辆前大灯壳体可以转移到调节位置中,其中在所述转移中,碰撞能量被吸收。因此,有利地,在碰撞时才实现车辆前大灯壳体的移动。
[0014]尤其可以提出,至少两个触发元件轴向地沿着至少一个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彼此间隔开并且与至少一个旋转轴机械耦联,使得至少两个触发元件分别以距旋转轴线一定的径向间距接合在至少一个旋转轴处,以便通过至少两个触发元件中的每个触发元件的单独的移动引起至少一个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至少两个触发元件的移动在此可以典型地基本上在旋转轴的在相应的触发元件在旋转轴处接合的点处测量的环周方向上进行。当车辆前大灯系统安装在车辆上时,至少两个触发元件的移动尤其是朝向车辆中心的运动,使得例如可以借助于触发元件检测通常引起保险杠朝向车辆中心的相对运动的与行人的碰撞,由此可以解锁前大灯并且可以释放车辆前大灯壳体的偏移运动。
[0015]还可以提出,至少两个触发元件与至少一个旋转轴的机械耦联分别经由连接元件来实现,其中每个连接元件从至少一个旋转轴基本上径向地突出。在其中车辆前大灯系统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下,连接元件优选地在尤其垂直向上或向下地定向的中间位置中朝向车辆前大灯示出。中间位置在此表示处于连接元件的工作区域的最大的端部位置之间的中心中的位置。优选地,连接元件在阻挡元件的阻挡位置中在第一端部位置中,以及在阻挡元件的释放位置中在第二端部位置中,其中在阻挡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转移期间,连接元件从第一端部位置枢转到第二端部位置中。在在此由连接元件经过的圆弧的一半处,连接元件基本上垂直向下或向上地示出,其中这表示中间位置。
[0016]尤其可以提出,至少两个触发元件经由铰接连接件、优选地经由球铰链与相应的连接元件连接。由此可以引起至少两个触发元件与相应的连接元件之间的特别低摩擦的运动传输。
[0017]还可以提出,在其中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下,至少一个旋转轴基本上处于水平平面中,以及连接元件基本上处于竖直平面中。由此,力传递设备可以特别紧凑地设计。
[0018]尤其可以提出,至少一个旋转轴的可由至少两个触发元件引起的旋转运动和从至少一个旋转轴转换到操控元件上的旋转运动具有相同的旋转方向。
[0019]还可以提出,操控元件与至少一个旋转轴基本上抗扭地连接。由此可以实现操控元件与至少一个旋转轴之间的特别高效的扭矩传递。
[0020]尤其可以提出,力传递设备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旋转轴,其中第一旋转轴和第二
旋转轴分别与至少两个触发元件机械耦联,其中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相对于彼此定向成,使得第一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的旋转轴线以至少5
°
、优选地在10
°
和30
°
之间的角度相对于彼此定向。尤其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和每个其他的旋转轴不相对于彼此同轴地设置。因此,有利地,旋转轴可以跟随车辆前大灯壳体的后掠角。优选地,两个或更多个旋转轴可以设置在一个平面内,其中相邻的旋转轴以例如至少5
°
、优选地在10
°
和30
°
之间的角度相对于彼此倾斜。
[0021]还可以提出,在相邻的旋转轴之间设置有恰好一个操控元件。
[0022]尤其可以提出,操控元件的将阻挡元件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1),所述车辆前大灯系统具有:

能与车辆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车辆框架元件(2),

可枢转地和/或可移动地保持在所述车辆框架元件(2)处的车辆前大灯壳体(3),所述车辆前大灯壳体具有与所述车辆前大灯壳体(3)连接的至少一个引导机构(4),所述引导机构优选地与所述车辆前大灯壳体(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车辆框架元件(2)具有用于容纳和引导所述引导机构(4)的至少一个引导部(5),其中所述引导机构(4)与所述引导部(5)接合,使得所述车辆前大灯壳体(3)通过所述引导机构(4)沿着所述引导部(5)的移动被引导并且由此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辆框架元件(2)枢转和/或移动,

能与车辆的车身元件、尤其保险杠机械连接的至少两个触发元件(6),所述触发元件在空间上彼此间隔开,以及

与所述车辆框架元件(2)至少部分地连接的至少一个触发机构(7a,7b),所述触发机构设立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元件(6)的位置释放在基本位置(GP)与调节位置(VP)之间的转移,在所述基本位置中,所述车辆前大灯壳体(3)相对于所述车辆框架元件(2)未枢转和/或未移动,在所述调节位置中,所述车辆前大灯壳体(3)相对于所述车辆框架元件(2)已线性移动和/或已围绕枢转轴线(z)枢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触发机构(7a,7b)包括以下部件:*阻挡元件(8a,8b),所述阻挡元件可线性移动地保持在所述至少一个触发机构(7a,7b)中,其中所述阻挡元件(8a,8b)设立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元件(6)的位置在阻挡位置(BP)与释放位置(FP)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所述阻挡位置(BP)中,所述阻挡元件(8a,8b)的接合部段(9)接合到所述车辆框架元件(2)的相配合的接合部段(10)中,以便将所述车辆前大灯壳体(3)保持在所述基本位置(GP)中,其中在所述释放位置(FP)中,所述阻挡元件(8a,8b)的接合部段(9)设置在所述车辆框架元件(2)的相配合的接合部段(10)之外,以便释放所述车辆前大灯壳体(3)从所述基本位置(GP)到所述调节位置(VP)中的转移,其中设有第一弹簧元件(11a),所述第一弹簧元件将使所述阻挡元件压到所述阻挡位置(BP)中的第一弹簧力(f1)施加到所述阻挡元件(8a,8b)上,*力传递设备(12),所述力传递设备将所述阻挡元件(8a,8b)与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元件(6)机械耦联,其中所述力传递设备(12)包括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和操控元件(14),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元件(6)与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机械耦联,使得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元件(6)中的每个触发元件的单独的移动能够转换成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的旋转运动,其中所述操控元件(14)与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机械耦联,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的旋转运动能够转换成所述操控元件(14)的旋转运动,其中所述操控元件(14)与所述阻挡元件(8a,8b)有效连接,使得能够借助于所述操控元件(14)的旋转运动将所述阻挡元件(8a,8b)克服所述第一弹簧元件(11a)的第一弹簧力(f1)压到所述释放位置(FP)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1),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元件(6)轴向地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的旋转轴线(x1,x2)彼此间隔开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机械耦联,使得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元件(6)分别以距所述旋转轴线(x1,x2)一定的径向间距接合在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处,以便通过所述至少两
个触发元件(6)中的每个触发元件的单独的移动引起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的旋转运动。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1),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元件(6)与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的所述机械耦联分别经由连接元件(15)来实现,其中每个连接元件(15)基本上从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b)径向地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1),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元件(6)经由铰接连接件(15a)、优选地经由球铰链与相应的所述连接元件(1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1),其中,在所述吸收碰撞的车辆前大灯系统(1)安装在所述车辆中的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旋转轴(13a,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库斯
申请(专利权)人: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