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3017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管工程中的螺纹连接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气开采中需要通过油井管柱连通地下储层和地面油气采集装备,从而实现开采目的

为了方便管柱重复使用,油井管柱之间往往要通过螺纹接头进行连接

目前主要的螺纹接头形式为
API
标准螺纹,这种螺纹形式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但承载能力较弱

为了满足复杂工况条件下管柱的承载能力要求,各个钢管厂家陆续开发了各类新型的螺纹接头形式

其中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抗扭需求,变齿宽螺纹开发和使用越来越多

[0003]传统螺纹形式需要通过螺纹中径

锥度

齿高

螺距等关键参数进行尺寸控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

这些螺纹参数的测量都形成了完整的测量系统,这其中包括测量工具及方法

其中螺距的测量主要通过螺距表对连续若干齿的螺纹相同位置进行测量实现

[0004]对于传统螺纹,螺距是恒定的,因此在不同螺牙的相同位置测得螺距结果都一致

对于螺距的测量只需要在螺纹承载面寻找一个固定位置并测量不同齿槽之间该位置的轴向距离即可,如图1所示

而对于变齿宽螺纹这一方法不再适用

[0005]如图2所示,变齿宽螺纹主要是通过螺距的变化实现齿宽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在变齿宽螺纹中,承载面螺距
(d)
和导向面螺距
(D)
不同,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差值
(
Δ
)。
随着螺纹的螺旋前进,这个差值会越来越大,从而形成齿宽变化

[0006]由于承载面螺距和导向面螺距的差异性,变齿宽螺纹单独测量承载面或单独测量导向面螺距都是不充分的,因此要保证螺纹精度需要同时测量承载面和导向面的螺距数值

然而由于两者方向的差异,测量工具无法通用,因此需要准备两套测量装置分别进行测量,测量方法较为复杂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操作错误

[0007]现有的螺距测量工具一般都针对承载面螺距测量,导向面螺纹测量工具和方法尚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能够避免使用两套螺距测量装置分别进行导向面和承载面螺距测量,减少了现场造作的难度,有助于提升产品检验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
测量变齿宽螺纹的承载面螺距
d

[0012]S2、
选取所述变齿宽螺纹上某点,测量该点的齿宽
/
齿厚
S1

[0013]S3、
以步骤
S2
中选取该点为基准,沿所述变齿宽螺纹的轴线前进
N
圈,并测量所述
变齿宽螺纹上对应该点的齿宽
/
齿厚
S2

[0014]S4、
计算螺纹齿宽变化量
Δ

[0015]S5、
利用所述承载面螺距
d
和所述螺纹齿宽变化量
Δ
计算导向面螺距
D。
[0016]较佳的,所述步骤
S1
进一步包括:
[0017]使用承载面螺距量规测量所述变齿宽螺纹的所述承载面螺距
d
,测量前,选用校准样块对所述承载面螺距量规进行校准,然后使用经过校准的所述承载面螺距量规进行测量所述承载面螺距
d
并记录测量结果;
[0018]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经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0019]较佳的,所述承载面螺距量的量程为
25.4mm
,最大示值误差
0.025mm
,重复性误差
0.005mm。
[0020]较佳的,所述校准样块的精度为
±
0.005mm。
[0021]较佳的,所述步骤
S2、
步骤
S3
中,使用齿宽
/
齿厚量规测量齿宽
/
齿厚
S1、
齿宽
/
齿厚
S2
,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经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0022]较佳的,所述齿宽
/
齿厚量规的量程为
25.4mm
,最大示值误差
0.025mm
,重复性误差
0.005mm。
[0023]较佳的,所述步骤
S4
中,通过公式
(1)
计算螺纹齿宽变化量
Δ

[0024][0025]较佳的,所述步骤
S5
中,通过公式
(2)
计算导向面螺距
D

[0026][002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对于变齿宽螺纹承载面和导向面螺距以及齿宽测量都是需要

但同时测量承载面螺距和导向面螺距造成测量工作量增加,同时由于量规结构形式相近,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因用错量具而造成测量错误

通过本专利技术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在不增加测量工具的基础上改进了承载面螺距的测量方法,避免了测量错误的发生,有注意提升检验效率和检验质量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传统螺纹螺距的测量原理示意图;
[0029]图2是变齿宽螺纹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3]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首先使用现有承载面螺距量规完成承载面螺距测量,然后使用齿宽或齿厚量具测量螺纹每前进
N
圈的齿宽
/
齿厚变化量

最后基于承载面螺距和齿宽
/
齿厚变化量计算导向面螺距

具体
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
使用承载面螺距量规测量变齿宽螺纹的承载面螺距
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测量变齿宽螺纹的承载面螺距
d

S2、
选取所述变齿宽螺纹上某点,测量该点的齿宽
/
齿厚
S1

S3、
以步骤
S2
中选取该点为基准,沿所述变齿宽螺纹的轴线前进
N
圈,并测量所述变齿宽螺纹上对应该点的齿宽
/
齿厚
S2

S4、
计算螺纹齿宽变化量
Δ

S5、
利用所述承载面螺距
d
和所述螺纹齿宽变化量
Δ
计算导向面螺距
D。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进一步包括:使用承载面螺距量规测量所述变齿宽螺纹的所述承载面螺距
d
,测量前,选用校准样块对所述承载面螺距量规进行校准,然后使用经过校准的所述承载面螺距量规进行测量所述承载面螺距
d
并记录测量结果;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经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齿宽螺纹的导向面螺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螺距量的量程为
25.4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安梁旭刘绍锋詹先觉罗蒙张忠铧高展卢小庆张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