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脱氮系统和对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294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脱氮系统和对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脱氮系统和对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脱氮系统和对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污水中的氮超标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超标的氮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

目前对污水进行脱氮的方式主要为生物脱氮,生物脱氮的方法主要包括厌氧好氧工艺
(AO
工艺
)、
短程硝化
/
反硝化技术和厌氧氨氧化技术

其中
AO
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高效生物脱氮方法,该工艺由好氧硝化与厌氧反硝化组成,具有效果稳定

效率高及成本较低等优点,但该工艺对进水
COD

TN
比例要求较高,一般需要满足
C/N

15
,因此需要在处理过程中添加额外的碳源造成成本的提高

短程硝化
/
反硝化技术是将氨氮氧化为亚硝态氮,并由反硝化将亚硝态氮转化为氨氮排出,理论上能节省
25
%的曝气量
、40
%的碳源
、20
%的碱度,并且也减少了污泥产量

但是该工艺的处理效率较低

厌氧氨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脱氮工艺,该工艺相比传统工艺能够节约
60
%的曝气量,不需要额外添加碳源,具有水力停留时间短

处理效率高

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该工艺需要稳定的亚硝态氮为启动条件,且亚硝态氮极易氧化成硝态氮,因此目前大多以实验室小试的形式开展,很难大规模有效的处理废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脱氮系统和对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脱氮系统装置结构简单,各反应池相互连接,压缩了占地空间,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脱氮系统对污水进行生物脱氮无需额外添加碳源,能够连续处理大规模废水且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脱氮系统,包括原水容器1,第一进口
19
与原水容器1的出口连接的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由第一输送泵
14
串联的厌氧反应池2和缺氧反应池4;所述第一进口
19
设置于所述厌氧反应池2侧壁,所述厌氧反应池2内设置有顶端开口的好氧反应池3,所述好氧反应池3内设置有生物填料7,所述好氧反应池3内设置若干并联的短程硝化反应池;
[0005]还包括沉淀池进口
23
与所述反应单元第一出口
22
连通的沉淀池
5。
[0006]优选的,所述生物填料7的填充比为
30

35
%;
[0007]每个所述短程硝化反应池底部设置有曝气口,所述曝气口连接有气泵
8。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短程硝化反应池内设置有传感器9,所述传感器9通过信号连接控制单元
10
;所述传感器9包括溶解氧传感器或
pH
值传感器

[0009]优选的,所述缺氧反应池4底部设置有第二出口
20
,所述第二出口
20
通过第二输送泵
15
与厌氧反应池第二进口
21
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沉淀池5底部设置有沉淀池出口
24
,所述沉淀池出口
24
通过第三输送

16
与厌氧反应池第三进口
25
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进口
19
与原水容器1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四输送泵
18

[0012]所述厌氧反应池2和缺氧反应池4内设置有搅拌器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物脱氮系统对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将储存于原水容器1中的污水输送至厌氧反应池2中进行有机氮转化反应,得到厌氧出水;
[0015]部分厌氧出水在好氧反应池3中进行短程硝化反应,得到短程硝化反应出水;
[0016]将剩余厌氧出水和短程硝化反应出水输送至缺氧反应池4混合后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得到初级脱氮出水;
[0017]将所述初级脱氮出水转移至沉淀池5内进行泥水分离,得到脱氮出水

[0018]优选的,所述有机氮转化反应的污泥浓度为
2500

4000mg/L
,所述有机氮转化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1.5

2.5h。
[0019]优选的,所述短程硝化反应的污泥浓度为
2500

4000mg/L
,所述短程硝化反应的溶解氧浓度为
1.5

2mg/L
,所述短程硝化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1.5

2.5h。
[0020]优选的,所述剩余厌氧出水和短程硝化反应出水的体积比为
1:1

1.5
,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污泥浓度为
2500

4000mg/L
,所述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
10h。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脱氮系统,包括原水容器1,第一进口
19
与原水容器1的出口连接的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由第一输送泵
14
串联的厌氧反应池2和缺氧反应池4;所述厌氧反应池2内设置有顶端开口的好氧反应池3,所述好氧反应池3内设置有生物填料7,所述好氧反应池3内设置若干并联的短程硝化反应池;还包括沉淀池进口
23
与所述反应单元第一出口
22
连通的沉淀池
5。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脱氮系统装置结构简单,各反应池相互连接,具有较小的占地空间

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脱氮系统对废水进行脱氮处理时无需额外添加碳源,首先进行有机氮转化将废水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对部分氨氮进行短程硝化反应转化为亚硝态氮,将短程硝化反应的亚硝态氮与剩余氨氮按比例混合进行厌氧氨氧化,实现高效脱氮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氮系统能够连续运行可用于大规模废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采用的生物脱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原水容器,2为厌氧反应池,3为好氧反应池,4为缺氧反应池,5为沉淀池,6为厌氧反应池内搅拌器,7为生物填料,8为气泵,9为传感器,
10
为控制单元,
11
为缺氧反应池内第一搅拌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生物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容器
(1)
,第一进口
(19)
与原水容器
(1)
的出口连接的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由第一输送泵
(14)
串联的厌氧反应池
(2)
和缺氧反应池
(4)
;所述第一进口
(19)
设置于所述厌氧反应池
(2)
侧壁,所述厌氧反应池
(2)
内设置有顶端开口的好氧反应池
(3)
,所述好氧反应池
(3)
内设置有生物填料
(7)
,所述好氧反应池
(3)
内设置若干并联的短程硝化反应池;还包括沉淀池进口
(23)
与所述反应单元第一出口
(22)
连通的沉淀池
(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
(7)
的填充比为
30

35
%;每个所述短程硝化反应池底部设置有曝气口,所述曝气口连接有气泵
(8)。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生物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短程硝化反应池内设置有传感器
(9)
,所述传感器
(9)
通过信号连接控制单元
(10)
;所述传感器
(9)
包括溶解氧传感器或
pH
值传感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反应池
(4)
底部设置有第二出口
(20)
,所述第二出口
(20)
通过第二输送泵
(15)
与厌氧反应池第二进口
(21)
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
(5)
底部设置有沉淀池出口
(24)
,所述沉淀池出口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岩松徐庆彤王晓奎郑珊珊张雪齐晓君杨婧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默同生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