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玉梅专利>正文

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及加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75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夏威夷坚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及加工工艺,装置本体包括垂落腔,所述垂落腔内设置有撞击板;所述垂落腔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夏威夷坚果自所述进料口进料后下落至所述撞击板实现撞击,促使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及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夏威夷坚果加工
,具体涉及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夏威夷坚果
(
拉丁学名:
Macadamia integrifolia Maiden&Betche)
,别名:昆士兰栗

澳洲胡桃

澳洲坚果

昆士兰果,是一种原产于澳洲的树生坚果

夏威夷坚果现有的初加工的工艺有烘烤和烘干两种工艺,针对烘干工艺现有技术包括:去青皮
——
清洗
——
浮选
——
烘干
——
分级
——X
光机筛选
——
包裹等步骤

但是因为夏威夷坚果果壳较厚且致密,烘干工艺主要影响到壳仁分离效果以及果壳开裂率;果壳开裂率影响食用时无法有效将果壳撬开成两半,而壳仁分离效果不佳直接导致果仁与果壳的粘附,无法有效分离进而影响食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壳仁分离效果的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及加工工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垂落腔,所述垂落腔内设置有撞击板;所述垂落腔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夏威夷坚果自所述进料口进料后下落至所述撞击板实现撞击,促使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

可选的,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撞击板之间的高度为
a

a
为1~
4.5
米之间

[0006]可选的,所述撞击板的下方还设置有若干反向导流板,相邻的上下两个所述反向导流板相对设置,促使向下流动的夏威夷坚果能在若干反向导流板的导向作用下实现
z
形轨迹运动

[0007]可选的,所述撞击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离心甩动装置,所述离心甩动装置包括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设置有旋转盘和螺旋出料道,所述垂落腔的下端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旋转盘的中心上方;所述螺旋出料道设置在所述旋转盘的的下方;所述螺旋出料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

[0008]夏威夷坚果加工工艺,包括烘干工艺和夏威夷坚果撞击工段,所述烘干工艺依次包括升温工艺和排湿工艺;所述夏威夷坚果撞击工段为使用如上所述的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通过对夏威夷坚果进行撞击操作促使夏威夷坚果的果仁和果壳内腔分离;
[0009]所述升温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0]第一升温阶段将夏威夷坚果置于烘干设备内,烘干设备内的温度相比外部环境温度高2~
5℃
,并维持
24h
以内;
[0011]第二升温阶段控制烘干设备内的温度,分多次升温,每次升高2~
5℃
,直至最终温度达到
40℃
以上;
[0012]在所述升温工艺中,同步控制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湿度,所述排湿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3]第一湿度控制阶段
[0014]在第一个
24h
内保持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湿度为
45

60
%;
[0015]第二湿度控制阶段
[0016]控制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湿度每
20

24h
降低3~6%,直至降低至5%以下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升温阶段,烘干设备内的温度相比外部环境温度高
3℃
,并维持
20h。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升温阶段,按照每
20h
升高
3℃
,直至最终温度达到
45℃。
可选的,所述第一湿度控制阶段,在第一个
24h
内保持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湿度为
40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湿度控制阶段,控制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湿度每
24h
降低5%,直至降低至5%

[0020]可选的,待完成所述排湿工艺后,再进行夏威夷坚果撞击工段,通过对夏威夷坚果进行撞击操作促使夏威夷坚果的果仁和果壳内腔分离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
本专利技术的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能够实现对经过本专利技术烘干工艺后的夏威夷坚果
(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烘干工艺后,果仁和果壳之间已实现初步分离,但还存在点状黏连
)
,而采用本装置通过主要采用自由下落撞击的方式实现“最后撞击”,促使果仁和果壳之间的点状黏连式的预分离状态实现完全分离,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线上夏威夷坚果的果仁和果壳分离率,提高产品品质

[0023]2、
本专利技术的烘干工艺通过控制升温工艺,结合夏威夷坚果果壳厚

壳仁导热差异等特性,通过设置第一升温阶段第二升温阶段,有效降低升温过程温差的影响,而通过对全过程排湿的同步控制,显著降低烘干过程果壳的开裂现象,依靠果仁
(
主要含有
75
%油性脂肪及9%蛋白质
)
和果壳
(
主要含有纤维素和酸不溶木质素
)
成分的差异,其膨胀收缩系数不同,通过升温和排湿的同步控制,实践证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工艺能够显著提高果仁和果壳的有效分离,最终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对夏威夷坚果进行“最后撞击”,实现最终产品不开裂率达
98.5
%以上

果仁含水率保持在3%左右且果仁萎缩率在
3.6
%以下
(
果仁水分挥发以及果壳水分挥发速率不同,而在控制中尤其需要防止大部分坚果的果仁含水率都达到3%左右后出现部分坚果的果仁萎缩,即防止部分坚果出现果仁萎缩而影响品质的问题
)
;果仁和果壳分离率达到
95.8
%以上,果壳开裂率显著低于行业夏威夷坚果产品,尤其所述分离率也明显高于目前行业夏威夷坚果产品的分离率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垂落腔,所述垂落腔内设置有撞击板;所述垂落腔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夏威夷坚果自所述进料口进料后下落至所述撞击板实现撞击,促使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撞击板之间的高度为
a

a
为1~
4.5
米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的下方还设置有若干反向导流板,相邻的上下两个所述反向导流板相对设置,促使向下流动的夏威夷坚果能在若干反向导流板的导向作用下实现
z
形轨迹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离心甩动装置,所述离心甩动装置包括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设置有旋转盘和螺旋出料道,所述垂落腔的下端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旋转盘的中心上方;所述螺旋出料道设置在所述旋转盘的的下方;所述螺旋出料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
。5.
夏威夷坚果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工艺和夏威夷坚果撞击工段,所述烘干工艺依次包括升温工艺和排湿工艺;所述夏威夷坚果撞击工段为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夏威夷坚果仁壳分离装置,通过对夏威夷坚果进行撞击操作促使夏威夷坚果的果仁和果壳内腔分离;所述升温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升温阶段将夏威夷坚果置于烘干设备内,烘干设备内的温度相比外部环境温度高2~
5℃
,并维持
24h
以内;第二升温阶段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玉梅李文墨李建丽梁显涛李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谭玉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