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松子破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907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松子脱壳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子破壳装置,包括脱壳架体,所述脱壳架体上安装有下压筒和一排上压轮,下压筒和上压轮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松子容纳槽;下压筒和一排同轴设置的上压轮通过共同的脱壳驱动器驱动转动;每个上压轮均同轴连接有上压架,上压架上连接有两个限位杆,上压架上与两个限位杆相邻之处还分别连接有一个弹簧杆,上压架上安装有上压驱动电机,上压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啮合有蜗杆,蜗杆啮合有蜗轮,蜗轮上缠绕设置有拉带,拉带的一端固定于蜗轮上,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滑块后连接于上压架上,本装置使松子脱壳方法效率提高,在上压轮及附属结构可以更精确的控制了上压轮向下的压力,也可以有效的降低碎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子破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松子脱壳的
,具体涉及一种松子破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松子中富含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品质上乘,皮薄,肉香,个头大是主要特点

能够补充能量,增强抵抗力,也能够美容养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松子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导致全球松子的种植规模也扩大,目前国内采用以人工砸壳取仁的方法获得松子果仁,效率低

碎仁率高,直接影响到松子生产的经济效益,势必将被淘汰

在这种环境下,机械脱壳越发显示出其高效

优质的特点

松子脱壳技术背后隐藏着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需要研制一种松子破壳的机器,更快节省劳力,并保证松子的脱壳效率,同时保证松子的经济效率

[0003]松籽脱壳最早是采用的手工脱壳法,开口方法都是将松子打磨

去皮

抛光,再用烧碱或石灰水等强碱性水溶液浸,再用高温油煎炸实行开口

这种工艺中强碱溶液添加在食品中属于违反食品生产安全的违法行为,现已不能使用

传统的生产效率相对比较低和困难,劳动成本高,加工质量无法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松子手工脱壳效率低,碎仁率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松子破壳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松子破壳装置,包括脱壳架体,所述脱壳架体上安装有下压筒和一排上压轮,所述下压筒和上压轮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松子容纳槽;所述下压筒和一排同轴设置的上压轮通过共同的脱壳驱动器驱动转动;
[0006]每个所述上压轮均同轴连接有上压架,所述上压架上连接有两个限位杆,所述上压架上与两个限位杆相邻之处还分别连接有一个弹簧杆,所述弹簧杆与其相邻的限位杆相互平行,所述弹簧杆外侧套设的弹簧顶部均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与弹簧的顶部固接,另一端滑动套设于限位杆上,所有限位杆的顶部均连接有套筒,位于同一行上的限位杆的套筒共同套设有一根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连接于脱壳架体上;所述上压架上安装有上压驱动电机,所述上压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上缠绕设置有拉带,拉带的一端固定于蜗轮上,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滑块后连接于上压架上,所述上压轮的松子容纳槽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上压架还安装有压力处理器,所述压力处理器与压力传感器及上压驱动电机电连接,从而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整上压驱动电机的启停;
[0007]所述脱壳架体上还安装有伸入至下压筒内部的支架,所述支架的端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支架上还安装齿轮泵和多根液压杆,齿轮泵用于驱动液压杆伸缩;所述液压杆伸长后端部抵靠在下压筒的内侧壁上;位于下压筒一端的脱壳架体上还安装有电推杆,所述电
推杆的端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用于插入支架端部的插槽中

[0008]工作原理:所述破壳装置需要配合如图所示的送料装置和传动装置配合使用,当松子送至松子容纳槽,为了保证每颗松子都可以得到挤压,采取用同步带并且经过严密的的计算设计出一套同步带轮转换组,使的下压筒和上压轮线速度一致

下压筒和一排上压轮同步运行破碎松子,完成脱壳

破壳后的松子可由鼓风机吹落至收纳器中

为了提高效率增加下压筒表面的槽口数来提高松子的破壳速率

上压轮作为压缩端每一个对应一条孔(即松子容纳槽)位,上压轮还装有限位杆和压力弹簧,在遇到长度较长的松子时上压轮被顶起,达到松子最大承受力后破壳

破壳时压力传感传递信号给处理器,适时启动上压驱动电机带动蜗杆旋转,带动蜗轮转动,从而拉紧或放松拉带,从而增加或减少上压轮向下的压力

压力处理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整上压驱动电机的启停,从而更精确的控制了上压轮向下的压力,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松子的碎仁率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破壳机使用大小不同的辊轴,在下部的下压筒上均匀分布槽口与上部多个上压轮与之对应,通过上部分装置的同步带轮提供动力实现反向旋转进行挤压,使之达到完美的破壳效果

松子脱壳方法效率提高

[0011]在上压轮处设计限位杆

压力弹簧

压力传感

压力处理器

上压驱动电机,蜗轮蜗杆及拉紧带结构,可以更精确的控制了上压轮向下的压力,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松子的碎仁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松子破壳装置的左侧示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松子破壳装置的右侧示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松子破壳装置的俯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松子破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单个的上压轮及其附属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4的后视图

[0018]图7为脱壳驱动器的侧视图

[0019]图8位脱壳驱动器的正视图

[0020]图9为本技术破壳装置配套使用的送料装置和传动装置

[0021]图
10
为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
11
为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
12
去掉连接架及电机固定架后的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
13
为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
14
为传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记如下:
[0027]1‑
入料槽,2‑
绞龙,3‑
置料板,4‑
电机,5‑1‑
第一带轮,5‑2‑
第二带轮,5‑3‑
第三带轮,5‑4‑
第四带轮,5‑5‑
第五带轮,5‑6‑
第六带轮,5‑7‑
转动杆,5‑8‑
条形槽板,5‑9‑
卡扣,5‑
10

连接架,6‑
分筛,7‑
电机固定架,8‑
传送带机架,9‑
连接机架,
10

限位槽皮带,
11

大弹簧,
12

水平小弹簧,
13

竖直小弹簧,
14

激振器,
15

扫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松子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壳架体(
18
),所述脱壳架体(
18
)上安装有下压筒(
19
)和一排上压轮(
20
),所述下压筒(
19
)和上压轮(
20
)上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松子容纳槽(
21
);所述下压筒(
19
)和一排同轴设置的上压轮(
20
)通过共同的脱壳驱动器驱动转动;每个所述上压轮(
20
)均同轴连接有上压架(
32
),所述上压架(
32
)上连接有两个限位杆(
33
),所述上压架(
32
)上与两个限位杆(
33
)相邻之处还分别连接有一个弹簧杆(
34
),所述弹簧杆(
34
)与其相邻的限位杆(
33
)相互平行,所述弹簧杆(
34
)外侧套设的弹簧顶部均连接有滑块(
35
),所述滑块(
35
)一端与弹簧的顶部固接,另一端滑动套设于限位杆(
33
)上,所有限位杆(
33
)的顶部均连接有套筒(
33
‑1),位于同一行上的限位杆(
33
)的套筒(
33
‑1)共同套设有一根横杆(
42
),所述横杆(
42
)的两端连接于脱壳架体(
18
)上;所述上压架(
32
)上安装有上压驱动电机(
36
),所述上压驱动电机(
36
)的输出端啮合有蜗杆(
37
),所述蜗杆(
37
)啮合有蜗轮(
38
),所述蜗轮(
38
)上缠绕设置有拉带(
39
),拉带(
39
)的一端固定于蜗轮(
38
)上,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滑块(
35
)后连接于上压架(
32
)上,所述上压轮(
20
)的松子容纳槽(
21
)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40
),所述上压架(
32
)还安装有压力处理器(
41
),所述压力处理器(
41
)与压力传感器(
40
)及上压驱动电机(
36
)电连接,从而根据压力传感器(
40
)的检测结果,调整上压驱动电机(
36
)的启停;所述脱壳架体(
18
)上还安装有伸入至下压筒(
19
)内部的支架(
22
),所述支架(
22
)的端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支架(
22
)上还安装齿轮泵(
23
)和多根液压杆(
24
),齿轮泵(
23
)用于驱动液压杆(
24
)伸缩;所述液压杆(
2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龙李家怡卫玉琴李腾张瑾琪傅瑞鑫赵耀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