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10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包括向上开口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内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食品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花生是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原料,花生米可以加工成副食品,花生果实富含多种矿物质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脂肪含量为
44


45
%,蛋白质含量为
24

36
%,含糖量为5%左右,有促进人的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作用;从花生果仁中提取油脂呈透明

淡黄色,味芳香,是优质食用油

花生脱壳以后的花生米进行再加工成为副食品,如花生酥等,一般需要先脱掉花生米的红膜或粉膜外皮,否则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质量,但在去除这一层外皮的同时并保持花生米的完整却很困难,所以设计适合进行花生脱外皮又能保持花生米粒完整的机器有显著意义

[0003]现有的花生加工装置在使用时,通常采用依靠揉搓进行褪皮,因为花生衣与花生紧密的贴合,使得花生衣在褪去的过程中比较繁琐,而且花生的大小不一,同一种装置很难同时进行相应大小的花生褪皮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减小不同大小花生对揉搓效果的影响,提高花生衣褪皮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包括向上开口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内筒和外筒,在内筒和外筒之间转动设置有间筒,内筒的内腔形成内衣腔,内筒和间筒之间形成内搓腔,间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外搓腔,筒体和外筒之间形成外衣腔,内筒外周壁上开设有内衣孔,在内筒的根部开设有内出料孔,在内衣腔的底部连通有内输料管,外筒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衣孔,在外筒的根部开设有外出料孔,在外衣腔的底部连通有外输料管,在内筒的筒壁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对内出料孔进行阻挡的内挡环,在外筒的筒壁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对外出料孔进行阻挡的外挡环,在间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气囊,在间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气囊,内气囊和外气囊分别和筒体外部的气体发生器连接,在筒体的顶部可拆卸设置有压盖,压盖上形成有用于封堵外搓腔和内搓腔的封堵环,内衣腔和外衣腔的顶部分别和穿过压盖的吸衣管连接,吸衣管和外部的吸气泵连接

[0006]作为改进,所述内气囊和外气囊为环形结构,内气囊外周壁贴合于间筒的内侧壁上,外气囊外周壁贴合于间筒的外侧壁上

[0007]再改进,所述间筒的下部穿过筒体的底部,间筒的下部形成有环形台,间筒内环向间隔设置有多根转轴,每根转轴上设置有上轮组和下轮组,上轮组包括第一上转轮和第二上转轮,第一上转轮上缠绕有与外气囊上部连接的第一拉绳,第二上转轮上缠绕有与内气囊上部连接的第二拉绳,下轮组包括第一下转轮和第二下转轮,第一下转轮上缠绕有与外气囊下部连接的第三拉绳,第二下转轮上缠绕有与内气囊下部连接的第四拉绳,第一拉绳
在第一上转轮上的缠绕方向与第三拉绳在第一下转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二拉绳在第二上转轮上的缠绕方向与第四拉绳在第二下转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

[0008]再改进,所述筒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驱动间筒和转轴转动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

固定齿圈

转动齿圈

第一离合器

第二离合器

横转轴和竖转轴,固定齿圈固定于环形台上,转动齿圈转动设置于环形台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端设置有与固定齿圈啮合的驱动齿轮,在每根转轴的下端设置有与转动齿圈啮合的啮合齿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在横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在横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竖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在竖转轴的外端设置有与转动齿圈啮合的传动齿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位于驱动齿轮和第一锥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器,在横转轴上位于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器

[0009]再改进,所述外挡环上开设有与外筒上的外衣孔相对应的外挡孔,在外挡环打开时,外挡孔和外衣孔相互重合;内挡环上开设有与内筒上的内衣孔相对应的内挡孔,在内挡环打开时,内挡孔和内衣孔相互重合

[0010]再改进,所述内筒和外筒转动设置于筒体内,且内筒和外筒的转动方向和间筒的转动方向相反

[0011]再改进,所述外挡环和内挡环连接于同一个连接环上,连接环和筒体下方的滑动缸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进行对花生褪皮过程中,打开压盖,先将花生倒入内搓腔和外搓腔内,之后,重新盖上压盖,利用气体发生器,向内气囊和外气囊冲入气体,内气囊和外气囊膨胀,对花生压紧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压作用,接着,间筒正反来回转动,内气囊带动内搓腔内的花生进行揉搓,外气囊带动外搓腔内的花生进行揉搓,内搓腔揉搓产生的花生衣通过内筒的内衣孔进入内衣腔内,外搓腔内产生的花生衣通过外筒的外衣孔进入外衣腔内,在吸气泵的作用下,内衣腔和外衣腔的花生衣通过吸衣管被输送至外部,当吸衣管内没有花生衣通过时,花生褪皮完成,之后,内挡环和外挡环打开,内搓腔内的花生从内筒的内出料孔出来,并沿着内输料管输送至外部,外搓腔内的花生从外筒的外出料孔出来,并沿着外输料管输送至外部,从而完成整个花生的褪皮过程中,另外,本专利技术利用间筒两侧的气囊对花生进行压缩,气囊能够根据花生贴合面的形状进行自适应性变化,确保花生揉搓面上的每颗花生均能和气囊外壁相贴合,同时,随着间筒的转动,使得与气囊外壁接触的表面上的花生向内部运动,内部的花生向外运动,内搓腔和外搓腔内的花生发生翻搅运动,在减小不同大小花生对揉搓效果的影响的同时,提高花生衣褪皮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在花生衣褪皮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中内气囊和外气囊形状发生变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挡环阻挡外筒的外出料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4中外挡环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拉绳在第一上转轮上的缠绕方向与第三拉绳在第一下转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状态的示意图;
[0019]图7是图1中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如图1至7所示,本实施中的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包括筒体
1、
内筒
21、
外筒
22、
间筒
23、
内输料管

外输料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包括向上开口的筒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
(1)
内设置有内筒
(21)
和外筒
(22)
,在内筒
(21)
和外筒
(22)
之间转动设置有间筒
(23)
,内筒
(21)
的内腔形成内衣腔
(11)
,内筒
(21)
和间筒
(23)
之间形成内搓腔
(12)
,间筒
(23)
和外筒
(22)
之间形成外搓腔
(13)
,筒体
(1)
和外筒
(22)
之间形成外衣腔
(14)
,内筒
(21)
外周壁上开设有内衣孔,在内筒
(21)
的根部开设有内出料孔,在内衣腔
(11)
的底部连通有内输料管,外筒
(22)
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衣孔
(221)
,在外筒
(22)
的根部开设有外出料孔
(222)
,在外衣腔
(14)
的底部连通有外输料管,在内筒
(21)
的筒壁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对内出料孔进行阻挡的内挡环,在外筒
(22)
的筒壁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对外出料孔
(222)
进行阻挡的外挡环
(223)
,在间筒
(23)
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气囊
(41)
,在间筒
(23)
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气囊
(42)
,内气囊
(41)
和外气囊
(42)
分别和筒体
(1)
外部的气体发生器
(43)
连接,在筒体
(1)
的顶部可拆卸设置有压盖
(9)
,压盖
(9)
上形成有用于封堵外搓腔
(13)
和内搓腔
(12)
的封堵环
(91)
,内衣腔
(11)
和外衣腔
(14)
的顶部分别和穿过压盖
(9)
的吸衣管连接,吸衣管和外部的吸气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
(41)
和外气囊
(42)
为环形结构,内气囊
(41)
外周壁贴合于间筒
(23)
的内侧壁上,外气囊
(42)
外周壁贴合于间筒
(23)
的外侧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花生加工的花生衣褪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筒
(23)
的下部穿过筒体
(1)
的底部,间筒
(23)
的下部形成有环形台
(231)
,间筒
(23)
内环向间隔设置有多根转轴
(5)
,每根转轴
(5)
上设置有上轮组和下轮组,上轮组包括第一上转轮
(511)
和第二上转轮
(512)
,第一上转轮
(511)
上缠绕有与外气囊
(42)
上部连接的第一拉绳
(531)
,第二上转轮
(512)
上缠绕有与内气囊
(41)
上部连接的第二拉绳
(532)
,下轮组包括第一下转轮
(522)
和第二下转轮
(523)
,第一下转轮
(522)
上缠绕有与外气囊
(42)
下部连接的第三拉绳
(5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林英张伟梅马涛丁沃娜张维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塘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