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毒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及其工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263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病毒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及其工序,竖向道,一对平行的侧立板之间构成供采样管逐个通过的竖向道;阀门块,布置在竖向道两侧,侧立板具备让阀门块暴露的镂空洞,阀门块自身穿有转轴,阀门块具备随转轴自身轴线同步的转动自由度;圆柱块,阀门块的相向面设有凹曲面槽,凹曲面槽内卡有圆柱块,圆柱块外凸于凹曲面槽,圆柱块在凹曲面槽内自转,圆柱块穿过镂空洞,两个圆柱块共同托住一个采样管;转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毒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及其工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病毒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及其工序


技术介绍

[0002]病毒采样管是微生物采样及运送的离心管

病毒采样管的整体外轮廓接近圆柱形,造型不太复杂

病毒采样管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其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需要进行持续流转

[0003]现有的大批量生产中,病毒采样管的传送方式是一个推一个,相邻的病毒采样管都是相互接触的,这相当于持续送料

为了方便具体的加工要求,或者为了控制单位时间内的送料数量,一般需要设置关断机构

最常见的关断机构就是利用可释放的插杆,插杆瞬间插入某两个采样管之间的缝隙,上游的所有采样管就被限位,下游的采样管则继续送料,但这种关断方式较为粗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故,本专利技术课题组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课题组人员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快速组合式轻载桥梁的出现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病毒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包括:竖向道,一对平行的侧立板之间构成供采样管逐个通过的竖向道;阀门块,布置在竖向道两侧,侧立板具备让阀门块暴露的镂空洞,阀门块自身穿有转轴,阀门块具备随转轴自身轴线同步的转动自由度;圆柱块,阀门块的相向面设有凹曲面槽,凹曲面槽内卡有圆柱块,圆柱块的圆周面外凸于凹曲面槽的开口,圆柱块具备在凹曲面槽内的自转自由度,圆柱块穿过镂空洞,两个圆柱块共同托住一个采样管;转轴

采样管

圆柱块各自轴线水平且平行;竖向道两侧的阀门块同步转动且实时保持镜像对称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机构可以实现采样管的逐个落料,将逐个前后推挤的采样管传料方式变换为精准传料方式

从而控制单位时间内的采样管输出数量,便于采样管上二次精准作业的进行

[0007]主要特点一是利用镜像运动的阀门块来控制采样管松脱与夹持限位,随着摆动,阀门块有些局部相互靠近,有些局部相互远离

这些局部位置也是动态切换的,所以局部远离的位置就可以对采样管进行释放,局部靠近的位置就是对采样管的夹紧限位

[0008]二是凹曲面槽限制圆柱块的位置,但是不限制圆柱块的自转自由度,可自转的圆柱块在采样管经过时能跟转,减少采样管经过时的阻力,减少摩擦力,保证每次落料的顺畅,减少对采样管的磨损

[0009]三是竖向道引导采样管,让采样管呈一列排布,便于后续逐个落料

[0010]四是由于阀门块的形状,所以能释放圆柱块刚刚托住的采样管,但是倒数第二个采样管却能被阀门块的顶部夹持限位,继而限制住其往上所有采样管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凹曲面槽的开口宽度小于圆柱块的外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圆柱块自身不会脱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凹曲面槽位于两侧阀门块的相向面的中部;当竖向道两侧阀门块的相向面相互平行时,竖向道两侧的圆柱块之间的间距小于采样管的外径;竖向道两侧的圆柱块各自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竖向道两侧的转轴各自轴线之间的距离,转轴自身轴线低于圆柱块自身轴线所在高度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柱块

转轴的位置都是经过考虑,所以才能保证阀门块在摆动时哪个局部靠近,哪个局部远离

两侧的圆柱块都与采样管实现线接触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凹曲面槽内壁涂有润滑油,阀门块的底部设有与凹曲面槽连通的沉头孔,沉头孔内设有螺栓,螺栓的端头与圆柱块外壁接触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润滑油能降低圆柱块自转时的阻力

沉头孔与螺栓是一种丰富设计,便于后期调试

当有些情况下圆柱块自转阻力过于小,可能会导致采样管落料过于顺畅,比如不止一个采样管同时落料时,就利用沉头孔内的螺栓来挤压圆柱块,增大圆柱块自转的阻力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一块侧立板的顶部设有斜向上延伸的上压板,上压板竖直向下的投影与两块侧立板均相交;采样管的外壁与上压板的下表面接触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压板就是引导水平传送的采样管便于竖向传送,进入竖向道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竖向道的下方设有斜向下延伸的放料斜板,采样管的外壁与放料斜板的上表面接触,上压板

放料斜板向竖向道的同一侧延伸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料斜板是引导最终逐个落料的采样管流转到另一个低层的流水线上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两根转轴的两端通过相向延伸的连杆连接,同一端的两根连杆通过销轴连接;一根转轴垂直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摆杆,摆杆的底端固定有直线气缸,直线气缸沿水平伸缩并带动摆杆呈周期摆动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销轴连接的连杆能保证连根转轴呈镜像转动

直线气缸的直线运动能转变为摆杆以自身顶端为圆心的转动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转轴穿有端板,每块端板上均设有两个供转轴穿过的圆孔;直线气缸的下表面固定有底板,端板与底板的相对位置固定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端板的圆孔便于架起转轴,底板

端板都可以理解为机架的一部分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转轴上套有轴承,轴承的一面与端板接触;转轴上还套有
C
形卡箍,摆杆的顶端通过若干根螺钉与
C
形卡箍实现固定;阀门块的数量共为四个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C
形卡箍扩大了径向尺寸,增加了固定点,能保证转轴上固定的零部件都是同步旋转的,不会松动,特别是为了传递摆杆的转动角度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一种工序,包括如上面提到的病毒
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工序步骤如下;步骤一,竖向道内呈单列塞有若干根采样管,竖向道内相邻采样管相互接触;步骤二,阀门块做各自顶部相互靠近的摆动运动,直至两侧圆柱块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采样管的外径;步骤三,一根采样管从圆柱块之间滑落后,阀门块沿反方向摆动直至两侧阀门块相向面相互平行,再回到步骤二并循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病毒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道,一对平行的侧立板之间构成供采样管逐个通过的竖向道;阀门块,布置在竖向道两侧,所述侧立板具备让阀门块暴露的镂空洞,所述阀门块自身穿有转轴,所述阀门块具备随转轴自身轴线同步的转动自由度;圆柱块,所述阀门块的相向面设有凹曲面槽,所述凹曲面槽内卡有圆柱块,所述圆柱块的圆周面外凸于凹曲面槽的开口,所述圆柱块具备在凹曲面槽内的自转自由度,所述圆柱块穿过镂空洞,两个圆柱块共同托住一个采样管;所述转轴

采样管

圆柱块各自轴线水平且平行;所述竖向道两侧的阀门块同步转动且实时保持镜像对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曲面槽的开口宽度小于圆柱块的外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曲面槽位于两侧阀门块的相向面的中部;当竖向道两侧阀门块的相向面相互平行时,所述竖向道两侧的圆柱块之间的间距小于采样管的外径;所述竖向道两侧的圆柱块各自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竖向道两侧的转轴各自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转轴自身轴线低于圆柱块自身轴线所在高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曲面槽内壁涂有润滑油,所述阀门块的底部设有与凹曲面槽连通的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头与圆柱块外壁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采样管可控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块侧立板的顶部设有斜向上延伸的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竖直向下的投影与两块侧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泯帆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润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