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供热的连续式空气捕碳微藻固碳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235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3
本申请提出一种太阳能供热的连续式空气捕碳微藻固碳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碳捕集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供热的连续式空气捕碳微藻固碳系统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热的连续式空气捕碳微藻固碳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固体吸附法是最常用的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固体吸附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再利用二氧化碳在吸附剂上的吸附率在不同温度或湿度下的变化的特性,通过加热或加湿的方法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

相关技术中采用变温吸附法开展了空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试验和示范,将二氧化碳捕集

提纯为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后注入地下进行地质封存

然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很低,仅
400ppm
左右,约为燃煤烟气二氧化碳浓度的
1/300。
将空气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富集为高浓度二氧化碳能耗很高

[0003]现有技术
CN105032113A
公开了一种湿法再生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用于捕集燃煤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包括等吸附
/>冲洗置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太阳能供热的连续式空气捕碳微藻固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捕集组件,其包括碳吸附组件和碳解吸组件;所述碳吸附组件包括设置有碳吸附材料的捕碳器,用于对经过的空气中的
CO2进行捕集;所述碳解吸组件包括存储有解吸碱液的解吸液箱;所述解吸碱液喷淋所述捕碳器内
CO2捕集后的所述碳吸附材料,并回流至所述解吸液箱,直至所述解吸碱液的
pH
降低至设定值;微藻固碳组件,其包括培养光能生物的光生物反应器,在所述解吸液箱内的所述解吸碱液吸附
CO2气体后
pH
降低至设定值时作为光能生物的培养液输入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内;以及供热组件;其分别与所述碳捕集组件和
/
或所述微藻固碳组件换热连接,用于提高所述解吸碱液进入所述捕碳器和
/
或所述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温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第一相变蓄热器,所述第一相变蓄热器内设置相变温度为
50

90℃
的相变材料,所述解吸碱液与所述相变材料热交换后输出至所述捕碳器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第二相变蓄热器,所述第二相变蓄热器内设置相变温度为
25

35℃
的相变材料,所述解吸碱液与所述相变材料热交换输出至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组件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工质循环管路,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光辐射加热工质;所述工质循环管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相变蓄热器和所述第二相变蓄热器,利用循环的工质对所述相变材料加热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的出液口通过回液管路连接所述解吸液箱,在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内的培养液的
pH
升高至设定值时输至所述解吸液箱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液箱的出口设置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解吸液箱的出口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并连接所述捕碳器;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并连接所述光生物反应器
。7.
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铭曾卫东于在松张桂泉王志超向小凤杨成龙赵瀚辰杨嵩程广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