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驱双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24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流程工业液体余压能量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驱双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结构相同且对称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内部空间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异形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驱双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程工业液体余压能量回收利用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施压液体与受压液体间进行压力能交换的能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海水淡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利用海水生产淡水资源的高新技术,已在全球沿海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该技术属于压力驱动的膜分离过程,工艺中进料海水首先由高压泵升压至
5.5

8.0MPa
,之后进入反渗透膜组件进行盐
/
水分离,通过反渗透膜的淡化产水约占总进水的
45
%,还有约
55
%的海水被反渗透膜截留浓缩,其压力仍高达
5.0MPa
以上,如果将这股高压盐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系统能量的极大浪费

因此,采用能量回收装置高效回收利用高压盐水中的压力能,成为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节能降耗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0003]能量回收装置作为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关键装备之一,根据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离心式和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驱双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以其第一端部对接并通过法兰固定,且在连接处密封;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空间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异形轴

定子

第一转盘

第二转盘

第一套筒

第二套筒;所述定子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一套筒位于所述定子的一端,所述第二转盘和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定子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的外周;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螺栓与所述定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通过异形轴同轴错位连接在所述定子两端;所述第一筒体在其第二端部同轴设置有增压液体出口接管

在其第二端部径向设置有低压液体进口接管;所述增压液体出口接管包括延伸至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第一分隔管段;所述第一分隔管段内部空间为增压液体汇集腔,所述增压液体汇集腔与增压液体出口接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分隔管段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为低压液体均布腔,所述低压液体均布腔与所述低压液体进口接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筒体在其第二端部同轴设置有泄压液体出口接管,在其第二端部径向设置有高压液体进口接管;所述泄压液体出口接管包括延伸至所述第二筒体内部的第二分隔管段;所述第二分隔管段内部空间为泄压液体汇集腔,所述泄压液体汇集腔与泄压液体出口接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分隔管段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为高压液体均布腔,所述高压液体均布腔与所述高压液体进口接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定子的两端区段相对于中间区段外扩,且两端区段的外径与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定子两端区段的外扩部分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定子中心设置有轴向贯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用于穿过所述异形轴;所述中心孔外周设置有多个轴向贯通的定子孔道,多个所述定子孔道呈环形均布;所述异形轴包括中间的主体部和两端的第一螺柱部和第二螺柱部;所述主体部的径向截面为多边形,所述第一螺柱部和所述第二螺柱部为具有外螺纹的圆柱体;所述第一转盘设置有呈环形均布的两个低压液腔和两个增压液腔,且两个所述低压液腔相对设置

两个所述增压液腔相对设置;所述低压液腔和所述增压液腔均沿所述第一转盘轴向贯通;所述第一转盘的周向侧面相对地设置有两个第一转盘进流窗口,两个所述第一转盘进流窗口分别与两个所述低压液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转盘同轴设置有第一转盘中心腔,所述第一转盘中心腔朝向所述第一转盘的外端面敞口

朝向所述第一转盘的内端面由于第一转盘限位槽和第一转盘螺栓孔的存在而部分封闭;所述第一转盘中心腔与两个所述增压液腔分别通过第一转盘流通窗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转盘限位槽和所述第一转盘螺栓孔同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的内端面中心处,所述第一转盘螺栓孔用于与所述异形轴的第一螺柱部连接配合,所述第一转盘限位槽用于与所述异形轴的主体部相配合;所述第二转盘设置有呈环形均布的两个高压液腔和两个泄压液腔,且两个所述高压液腔相对设置

两个所述泄压液腔相对设置;所述高压液腔和所述泄压液腔均沿所述第二转盘轴向贯通;所述第二转盘的周向侧面相对地设置有两个第二转盘进流窗口,两个所述第二转盘进流窗口分别与两个所述高压液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转盘同轴设置有第二转盘中心腔,所述第二转盘中心腔朝向所述第二转盘的外端面敞口

朝向所述第二转盘的内端面由
于第二转盘限位槽和第二转盘螺栓孔的存在而部分封闭;所述第二转盘中心腔与两个所述泄压液腔分别通过第二转盘流通窗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转盘限位槽和所述第二转盘螺栓孔同轴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的内端面中心处,所述第二转盘螺栓孔用于与所述异形轴的第二螺柱部连接配合,所述第二转盘限位槽用于与所述异形轴的主体部相配合;所述异形轴对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的同轴错位连接,使所述第一转盘进流窗口与所述第二转盘进流窗口旋转错位
90
°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越王军旗许洪山徐世昌吴昱东侯欣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