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12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该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包括主支架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的锚杆力学性能的拉拔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室内短锚杆

短锚固段拉拔试验中,影响试验规律的最核心问题是在锚固段制备时,如何确保代表围岩的中空厚壁钢筒的中心与锚杆杆体的中心保持一致,确保后面填注锚固剂后,锚固剂在锚杆杆体
360
度范围内均是等厚度,也就是如何保证锚杆杆体始终居中的问题

此外,在室内短锚杆

短锚固段拉拔试验中,不同锚杆类型的选用会导致锚杆杆体直径和螺纹几何参数的显著变化,间接控制锚固剂厚度参数,并且锚固剂填注密实程度也严重影响试验结果的规律

[0003]目前,在室内短锚杆

短锚固段拉拔试验中,存在解决锚杆居中程度较低

锚杆的直径不可控以及锚杆自由端长度不可变等问题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使其能够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包括:主支架结构
(1)
,包括支架杆
(11)、
上部支架
(12)、
中部支架
(13)
及下部支架
(14)
,所述上部支架
(12)、
中部支架
(13)
及下部支架
(14)
均与所述支架杆
(11)
一体形成,所述上部支架
(12)
上开设有上部穿设孔,所述中部支架
(13)
上开设有中部穿设孔,所述下部支架
(14)
上开设有下部穿设孔;上端夹紧器
(2)
,固定于所述上部支架
(12)
上,所述上端夹紧器
(2)
上开设有上端夹紧孔;套筒装置
(3)
,固定于所述中部支架
(13)
上,所述套筒装置
(3)
具有一浇筑空间,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套筒通孔;下端收缩器
(4)
,固定于所述下部支架
(14)
上,所述下端收缩器
(4)
上开设有下端夹紧孔;其中,所述上部穿设孔

所述中部穿设孔

所述下部穿设孔

所述上端夹紧孔

所述套筒通孔及所述下端夹紧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锚杆
(5)
依次穿过所述上端夹紧孔

所述上部穿设孔

所述套筒通孔

所述中部穿设孔

所述下端夹紧孔及所述下部穿设孔被固定于所述主支架结构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夹紧器
(2)
包括:上端夹紧连接部
(21)
,固定于所述上部支架
(12)
上;四个外齿轮
(22)
,每一个所述外齿轮
(22)
具有一固定连接部位和一活动连接部位,每一个所述外齿轮的活动连接部位与所述上端夹紧连接部
(21)
活动连接;与所述外齿轮数量相适配的扇叶
(23)
,每一个所述扇叶
(23)
具有一固定部位和一旋转部位,每一个所述扇叶
(23)
的固定部位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外齿轮
(22)
的固定连接部位固定连接,每一个所述扇叶
(23)
的旋转部位抵住所述锚杆
(5)
;内齿轮
(24)
,套嵌在若干个所述外齿轮
(22)
的外围,若干个所述外齿轮
(22)
分别与所述内齿轮
(24)
相啮合;其中,所述上端夹紧连接部
(21)
开设有所述上端夹紧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夹紧连接部
(21)
具有一厚度,以通过所述上端夹紧连接部
(21)
的厚度在所述上端夹紧连接部
(21)
的夹紧连接部端面
(211)
上开设与所述外齿轮
(22)
数量相适配的螺纹连接槽
(212)
,每一个所述外齿轮
(22)
的活动连接部位与对应的所述螺纹连接槽
(212)
螺纹连接,并在所述螺纹连接槽中预留有一旋合空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固段锚杆居中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装置
(3)
包括:高强度钢环
(31)
,所述高强度钢环
(31)
的外围焊接有四个钢环连接部
(32)
,四个所述钢环连接部
(32)
分别固定在所述中部支架
(13)
上;所述高强度钢环
(31)
的一面开设有若干上凹槽;可晃动垫片
(33)
,设置在所述高强度钢环
(31)
开设有若干上凹槽的一面,所述可晃动垫片
(33)
靠近所述高强度钢环
(31)
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下凹槽;
若干小球连接装置
(34)
,每一个小球连接装置
(34)
具有一钢环连接部和一垫片连接部,每一个所述小球连接装置
(34)
的所述钢环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上凹槽可晃动连接;每一个所述小球连接装置
(34)
的所述垫片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下凹槽可晃动连接;高强度铝筒
(35)
,所述高强度铝筒
(35)
的上部开设有铝筒上部穿孔,所述高强度铝筒
(35)
的下部开设有铝筒下部穿孔,所述高强度铝筒
(35)
穿过所述中部穿设孔,所述高强度铝筒
(35)
的上部固定在所述高强度钢环
(31)
未开设凹槽的一面上,所述高强度铝筒
(35)
的中轴线与所述高强度钢环
(31)
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其中,所述钢环连接部
(32)
与所述高强度钢环
(31)
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可晃动垫片
(33)
开设有垫片穿孔,所述高强度钢环
(31)
具有一内径穿孔,所述垫片穿孔

所述内径穿孔

所述铝筒上部穿孔和所述铝筒下部穿孔共同构成所述套筒通孔;所述上凹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士利张浩李邵军江权徐鼎平张世瑞周良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