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及收获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03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及收获机,包括下层夹持输送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及收获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及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芦苇是一种高杆作物,生长在湿地,在生态

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其生长环境恶劣,人工收获不仅工作强度大收获效率低

[0003]现有的一些收获装备在收获如芦苇等高秆作物时,通常采用单层输送装置拨送芦苇,芦苇容易导致受力不均,使得芦苇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或折断等问题,不利于后续捆扎等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一种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采用双层夹持输送机构,下部通过输送带进行夹持输送,上部通过输送链的拨齿进行输送,可以防止芦苇发生倾倒

同时采用上层纵向输送机构升降液压缸改变上层夹持输送机构的高度,可以针对不同高度的芦苇进行收获,也可以针对其余高杆作物进行收获,适用性强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收获机,包括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可以对收获后的芦苇作物进行纵向运输,且不会产生倾倒或折断问题,提高了芦苇收获质量

[0006]注意,这些目的的记载并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并不需要实现所有上述目的

可以从说明书

附图

>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抽取上述目的以外的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8]一种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包括下层夹持输送机构

上层夹持输送机构和支撑台架;
[0009]所述下层夹持输送机构用于夹持芦苇作物的中部并将其输送至装置后方;
[0010]所述下层夹持输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台架上层夹持输送机构设于支撑台架上,且所述上层夹持输送机构高度大于下层夹持输送机构,上层夹持输送机构用于夹持芦苇作物的顶部并将其输送至装置后方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层夹持输送机构包括对称布置下层夹持输送单元,每个下层夹持输送单元均包括夹持输送带

下层安装座

压辊

托辊

张紧辊

主动滚筒

从动滚筒

下层支撑架和纵向输送下层液压马达;
[0012]所述主动滚筒设于下层支撑架一端,所述从动滚筒设于下层支撑架另一端;
[0013]所述压辊设于下层支撑架内侧,所述托辊和张紧辊设于下层支撑架外侧;
[0014]所述纵向输送下层液压马达与主动滚筒连接,用于带动主动滚筒转动;
[0015]所述夹持输送带设于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上

且与压辊

托辊和张紧辊接触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夹持输送机构中相对布置的下层支撑架上的压辊错位布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滚筒的摩擦角应满足以下条件:
[0018][0019]其中,
β
表示芦苇茎秆与夹持输送带之间的摩擦角;
[0020]D
表示从动滚筒的直径和夹持输送带带厚之和;
[0021]d
表示芦苇作物茎秆直径

[0022]进一步的,所述压辊的半径
r
应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0023]d<r<4d
[0024]其中,
d
表示芦苇作物茎秆的直径

[0025]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夹持输送机构的夹持速度应满足以下条件:
[0026]v
j
×
cos
α
>v
s
[0027]其中,
v
j
表示夹持输送带的输送速度;
[0028]α
表示直立夹持纵向输送机构与地面的夹角;
[0029]v
s
表示芦苇收割机的前进速度

[0030]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层夹持输送机构包括对称布置的上层夹持输送单元,每个上层夹持输送单元均包括上层主动链轮

上层从动链轮

上层输送链条

上层支撑架

上层分苇环

上层环形支撑臂

上层纵向输送升降液压缸

若干上层拨齿

上层内链板和纵向输送上层液压马达;
[0031]所述上层主动链轮和上层从动链轮设于上层支撑架上;
[0032]所述上层输送链条设于上层主动链轮和上层从动链轮上;
[0033]所述上层内链板设于上层输送链条上;
[0034]所述若干上层拨齿均匀设于上层内链板上;
[0035]所述上层纵向输送升降液压缸一端与支撑台架连接;
[0036]所述上层环形支撑臂底部与上层纵向输送升降液压缸另一端连接,上层环形支撑臂顶部与上层分苇环连接;
[0037]所述上层分苇环设于上层输送链条外围

[0038]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夹持输送机构还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单元;
[0039]控制单元分别与位移传感器和上层纵向输送升降液压缸连接,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上层纵向输送升降液压缸伸缩量,控制单元根据芦苇平均高度
h
avg
调整上层纵向输送升降液压缸伸缩量使上层夹持输送机构高度为其中
h2为芦苇实际长度,
h2=
h
avg

h1,
h1为割刀离地高度

[0040]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夹持输送机构对称设置的上层夹持输送单元的上层拨齿为错位布置

[0041]一种收获机,包括上述的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采用上下两层夹持输送机构,保证了本专利技术装置能够直立

整齐

不倒而平稳的将芦苇作物由装置前方夹持输送到装置后方

[004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下层夹持输送机构的压辊通过错位布置的方式,既确保了芦苇作物茎秆能够被本专利技术装置有效夹持,又避免了相对布置方式导致的芦苇作物茎秆单点收到夹持力过大而导致茎秆发生折断的问题

[004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采用上层纵向输送机构升降液压缸改变上层夹持输送机构的高度,可以针对不同高度的芦苇进行收获,适用性强,进一步的使芦苇能够直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夹持输送机构
(101

7)、
上层夹持输送机构
(101

8)
和支撑台架
(101

9)
;所述下层夹持输送机构
(101

7)
用于夹持芦苇作物的中部并将其输送至装置后方;所述下层夹持输送机构
(101

7)
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台架
(101

9)
,上层夹持输送机构
(101

8)
设于支撑台架
(101

9)
上,且所述上层夹持输送机构
(101

8)
高度大于下层夹持输送机构
(101

7)
,上层夹持输送机构
(101

8)
用于夹持芦苇作物的上部并将其输送至装置后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夹持输送机构
(101

7)
包括对称布置下层夹持输送单元,每个下层夹持输送单元均包括夹持输送带
(101
‑7‑
01)、
下层安装座
(101
‑7‑
02)、
压辊
(101
‑7‑
03)、
托辊
(101
‑7‑
04)、
张紧辊
(101
‑7‑
05)、
主动滚筒
(101
‑7‑
06)、
从动滚筒
(101
‑7‑
07)、
下层支撑架
(101
‑7‑
08)
和纵向输送下层液压马达
(101
‑7‑
09)
;所述主动滚筒
(101
‑7‑
06)
设于下层支撑架
(101
‑7‑
08)
一端,所述从动滚筒
(101
‑7‑
07)
设于下层支撑架
(101
‑7‑
08)
另一端;所述压辊
(101
‑7‑
03)
设于下层支撑架
(101
‑7‑
08)
内侧,所述托辊
(101
‑7‑
04)
和张紧辊
(101
‑7‑
05)
设于下层支撑架
(101
‑7‑
08)
外侧;所述纵向输送下层液压马达
(101
‑7‑
09)
与主动滚筒
(101
‑7‑
06)
连接,用于带动主动滚筒
(101
‑7‑
06)
转动;所述夹持输送带
(101
‑7‑
01)
设于主动滚筒
(101
‑7‑
06)
和从动滚筒
(101
‑7‑
07)


且与压辊
(101
‑7‑
03)、
托辊
(101
‑7‑
04)
和张紧辊
(101
‑7‑
05)
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夹持输送机构
(101

7)
中相对布置的下层支撑架
(101
‑7‑
08)
上的压辊
(101
‑7‑
03)
错位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滚筒
(101
‑7‑
07)
的摩擦角应满足以下条件:其中,
β
表示芦苇茎秆与夹持输送带
(101
‑7‑
01)
之间的摩擦角;
D
表示从动滚筒
(101
‑7‑
07)
的直径和夹持输送带
(101
‑7‑
01)
带厚之和;
d
表示芦苇作物茎秆直径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苇作物收获夹持纵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
(101
‑7‑
03)
的半径
r
应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d<r<4d
其中,
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明姬魁洲季彬彬杜拓刘延彬梁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