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789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该工法包括沟槽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特长公路隧道数量日益增加,排水设计是隧道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对于特殊地貌,如中国西南地区的喀什地貌特征下,仅依靠边沟或盲沟亦不能解决隧道排水问题,因此对隧道中心水沟的应用日益增加,中心水沟作为隧道排水主体,对整个隧道排水系统的意义重大

[0003]目前常规中心水沟主要采用预制拼装和现浇两种施工方法,现浇法较预制拼装法有着线型方便控制

施工接缝质量好

施工成本低

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工程实践表明

现浇法中心水沟作为一种成熟

经济

工艺简单的施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山岭重丘区公路隧道的中心排水沟施工,但是由于常规现浇法主要采用钢筋现场安装

左右沟壁和顶板分次浇筑,施工过程中面临着需要反复拆装模板

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钢筋现场安装施工质量差,分次浇筑施工缝存在防水质量难以保证,有限空间下作业安全风险高的问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

施工质量高的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包括
[0006]S1.
沟槽建设,确定中央水沟施工位置并开挖沟槽,对沟槽底部进行混凝土铺底施工;
[0007]S2.
台车定位,台车包括支架

滑轮

升降支脚

折叠驱动,支架上安装有模板组件,折叠驱动连接支架与模板组件,并带动模板组件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切换,升降支脚带动支架升降,升降支脚收缩时,支架由滑轮提供支撑,升降支脚伸出时,支架由升降支脚提供支撑;
[0008]模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下,将台车置入沟槽内并在滑轮支撑下移动至设定位置;
[0009]升降支脚伸出将支架顶升并由升降支脚提供支撑;
[0010]折叠驱动伸出使模板组件至展开状态;
[0011]S3.
钢筋铺设及端部封堵,将分节预加工的钢筋框通过吊装方式设于沟槽内,各节钢筋框间焊接连接,对模板组件的端部设置封闭挡板并形成浇筑空间;
[0012]S4.
混凝土浇筑,往浇筑空间浇筑预拌混凝土;
[0013]S5.
振动夯实,模板组件内壁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后的一段时间内启动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穿透模板组件对混凝土传递高频振动,使混
凝土下沉并使其内的气泡从混凝土逸出;
[0014]S6.
脱模及移动,等待混凝土凝固,拆除封闭挡板,折叠驱动收缩及升降支脚收缩,使模板组件至折叠状态并与成型混凝土分离,支架由滑轮提供支撑,移动支架至下一工作位置,回到
S2
重复水沟浇筑工作,直至完成整段隧道中央水沟的建设

[0015]进一步的,在步骤
S1
沟槽建设中,还包括地锁钢板铺设,沟槽底部混凝土成型后,将地锁钢板通过螺栓锁紧方式固定于沟槽底部的表面;步骤
S2
台车定位中,台车还包括电磁定位器,电磁定位器安装于支架且可升降移动,电磁定位器处于地锁钢板上方位置,台车处于设定位置后,电磁定位器下降至与地锁钢板接触并通电吸附定位

[0016]进一步的,电磁定位器设有若干组并沿支架长度方向排列布置,支架上设有若干横梁,电磁定位器安装于横梁上,且横梁与电磁定位器间设有加强筋

[0017]进一步的,模板组件包括顶板

角板

侧板,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具有分别朝外且向下倾斜的弯折部,所述角板设有两组,分别设于顶板两侧,所述角板的上下两部分呈角度弯折,角板上部与弯折部转动连接,所述侧板设有两组,分别与两组角板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折叠驱动一端连接支架,另一端连接一侧板,通过折叠驱动的伸缩带动侧板及角板朝内形成折叠状态,或朝外转动形成展开状态;
[0018]进一步的,侧板底部设有侧板底部设有密封件,所述包括
L
型弹簧钢条

弹性填充块,所述
L
型弹簧钢条沿侧板底部长度方向延伸,所述
L
型钢条包括弯折形成的上板部和下板部,所述上板部固定于侧板底部,所述下板部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
L
型弹簧钢条的凹陷一侧朝向模板组件内侧,所述弹性填充块设于
L
型弹簧钢条的凹陷内;步骤
S2
台车定位中,模板组件至展开状态过程中,密封件的下板部与沟槽底部相互挤压,使下板部朝向上板部方向弯折,模板组件展开后密封件封堵了侧板与沟槽底部的间隙;步骤
S6
脱模及移动中,模板组件至折叠状态过程中,下板部朝外弯折,弹性填充块起到辅助复原的作用,同时弹性填充块可阻挡混凝土进入上板部与下板部之间,避免造成堵塞

[0019]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有若干个并分设为多组,包括设于侧板的下层组

设于角板中层组

设于顶板的上层组;步骤
S5
振动夯实中,超声波发生器依照下层组

中层组

上层组的顺序依次工作且循环进行,每组工作时间为
1min

2min
,组间间隔停息时间为
30s

60s。
[0020]进一步的,步骤
S6
脱模及移动中,在施工完成首次水沟浇筑工序后,移动支架至下一工作位置状态下,模板组件端部的一段处于已成型水沟段内;
[0021]进一步的,步骤
S1
沟槽建设中,还包括地钉预埋,在沟槽底部两侧对应位置预埋钢筋形成地钉,步骤
S3
中,钢筋框置入沟槽后与地钉间焊接固定连接

[0022]进一步的,步骤
S5
振动夯实中,由混凝土外部插入振捣棒对混凝土内部进行振捣,并对钢筋密集处进行反复插捣

[0023]进一步的,步骤
S6
脱模及移动中,模板组件在进行折叠前及折叠过程中,超声波发生器工作,起到模板组件外侧面与成型混凝土间辅助分离作用

[0024]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具有如下优点:
[0025]采用模车进行浇筑可实现长大隧道中央水沟的连续浇筑施工,相比于传统分部浇筑方式节省了大量拆装模板时间,极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
沟槽建设,确定中央水沟施工位置并开挖沟槽,对沟槽底部进行混凝土铺底施工;
S2.
台车定位,台车包括支架

滑轮

升降支脚

折叠驱动,支架上安装有模板组件,折叠驱动连接支架与模板组件,并带动模板组件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切换,升降支脚带动支架升降,升降支脚收缩时,支架由滑轮提供支撑,升降支脚伸出时,支架由升降支脚提供支撑;模板组件处于折叠状态下,将台车置入沟槽内并在滑轮支撑下移动至设定位置;升降支脚伸出将支架顶升并由升降支脚提供支撑;折叠驱动伸出使模板组件至展开状态;
S3.
钢筋铺设及端部封堵,将分节预加工的钢筋框通过吊装方式设于沟槽内,各节钢筋框间焊接连接,对模板组件的端部设置封闭挡板并形成浇筑空间;
S4.
混凝土浇筑,往浇筑空间浇筑预拌混凝土;
S5.
振动夯实,模板组件内壁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后的一段时间内启动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穿透模板组件对混凝土传递高频振动,使混凝土下沉并使其内的气泡从混凝土逸出;
S6.
脱模及移动,等待混凝土凝固,拆除封闭挡板,折叠驱动收缩及升降支脚收缩,使模板组件至折叠状态并与成型混凝土分离,支架由滑轮提供支撑,移动支架至下一工作位置,回到
S2
重复水沟浇筑工作,直至完成整段隧道中央水沟的建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1
沟槽建设中,还包括地锁钢板铺设,沟槽底部混凝土成型后,将地锁钢板通过螺栓锁紧方式固定于沟槽底部的表面;步骤
S2
台车定位中,台车还包括电磁定位器,电磁定位器安装于支架且可升降移动,电磁定位器处于地锁钢板上方位置,台车处于设定位置后,电磁定位器下降至与地锁钢板接触并通电吸附定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电磁定位器设有若干组并沿支架长度方向排列布置,支架上设有若干横梁,电磁定位器安装于横梁上,且横梁与电磁定位器间设有加强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中央水沟连续浇筑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模板组件包括顶板

角板

侧板,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具有分别朝外且向下倾斜的弯折部,所述角板设有两组,分别设于顶板两侧,所述角板的上下两部分呈角度弯折,角板上部与弯折部转动连接,所述侧板设有两组,分别与两组角板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折叠驱动一端连接支架,另一端连接一侧板,通过折叠驱动的伸缩带动侧板及角板朝内形成折叠状态,或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艺伟王嘉炜王成林永祥黎博睿来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