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京司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169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用于悬挂于用户的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于
2022

02

14
日在中国专利局提交的

申请号为
[0002]202220284700.8、
申请名称为“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3]本申请属于风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4]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实现降温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

教室,办公室

商店

医院和宾馆等场所

当人们处于高温环境内或在炎热气候环境下需要外出时,迫切需要风扇使周围空气流通起来,达到降温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方便用户随身使用的手握式风扇;然而在使用手握式风扇的时候需要占用用户的一只手,当用户需要双手做事时,就不能使用手握式风扇,不便于用户携带使用,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005]此外,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轴流扇叶或者直流式离心扇叶,但这种扇叶的风量不足

或风压不足,导致在户外使用时易受环境风的干扰,而影响使用效果;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3个以上的电机和风扇进行吹风的情况,但这种风扇结构堆叠复杂

体积大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

同时增加了脖颈的负重,而且多电机的方式成本高

组装成本高企不下;尤其是在控制电机数量的前提下,采用一个或两个电机及风扇的组合实际上无法满足用户对风扇的使用需求,因此,本领域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以在控制电机数量使用的同时,满足用户对风扇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扇不便于用户随身携带使用,无法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用于悬挂于用户的头部

脖颈

胳膊或腰部进行吹风,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
[0008]具有一容纳腔的悬挂式主体,所述悬挂式主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悬挂式主体的内壁围合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聚风通道;
[0009]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风扇组件对应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吸风口,用于将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容纳腔内,并沿所述聚风通道引流至所述出风口排出,其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混流增压离心风机,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包括用于驱动的电机,所述电机为三相同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以通过三相同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驱动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以预设转速转动形成对外界空气的强负压吸风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还包括导风锥

沿所述导风锥的周向外
表面等间隔布设的多个斜流叶片,以及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锥,所述斜流叶片的远离所述吸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导向空气流动方向的导流结构,以使所述风扇组件的外周形成有离心风区,所述聚风通道与所述离心风区连通设置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的外周的汇流壳,所述汇流壳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离心风区和所述聚风通道的汇流通道;
[0012]或,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的外周的汇流壳,所述汇流壳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离心风区和所述出风口的汇流通道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区和所述聚风通道之间形成有加压缩限通道,所述加压缩限通道的截面积由所述离心风区至所述聚风通道呈逐渐缩小设置;
[0014]或,所述离心风区和所述聚风通道之间形成有加压缩限通道,所述加压缩限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离心风区的出风部分的截面积,且所述加压缩限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聚风通道的进风部分的截面积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风通道的朝向所述出风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风锥的中轴线之间所成的夹角角度介于
60
度至
120
度之间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的外周的辅助风机,所述吸风口包括与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连通设置的主风口和与所述辅助风机连通设置的辅风口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风机为直流式离心风机或斜流式离心风机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悬挂式主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介于
0.5
毫米至
1.5
毫米之间;和
/
或,在悬挂式主体和
/
或悬挂式主体的支撑部设有可拆换的进行吸湿导热的冰感材料套件,所述冰感材料套件包括棉线和冰感纤维丝线;和
/
或,所述电机为单相无刷电机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相同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驱动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的预设转速介于
8000

/
分钟至
100000

/
分钟,或介于
12000

/
分钟至
75000

/
分钟,或介于
15000

/
分钟至
50000

/
分钟,或介于
20000

/
分钟至
30000

/
分钟;所述进风口设有金属网罩,以通过所述金属网罩阻隔异物进入高转速的三相同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并通过所述金属网罩自身的结构强度避免受挤压变形触碰至三相同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通过无极调速方式对所述三相同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进行无极调节,以实现用户对风量和风噪的均衡取舍进行自定义微调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聚风盖,所述聚风盖和所述悬挂式主体的内壁围合形成聚风腔,所述风扇组件安装于所述聚风腔,所述聚风盖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聚风腔和所述进风口的让位口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聚风盖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介于
0.5
毫米至
1.5
毫米之间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风盖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悬挂式主体的内壁抵接的缓冲件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用于悬挂于用户的头部

脖颈

胳膊或腰部进行吹风,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具有一容纳腔的悬挂式主体,所述悬挂式主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悬挂式主体的内壁围合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聚风通道;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风扇组件对应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吸风口,用于将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容纳腔内,并沿所述聚风通道引流至所述出风口排出,其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混流增压离心风机,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包括用于驱动的电机,所述电机为三相同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以通过三相同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驱动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以预设转速转动形成对外界空气的强负压吸风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还包括导风锥

沿所述导风锥的周向外表面等间隔布设的多个斜流叶片,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锥,所述斜流叶片的远离所述吸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导向空气流动方向的导流结构,以使所述风扇组件的外周形成有离心风区,所述聚风通道与所述离心风区连通设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的外周的汇流壳,所述汇流壳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离心风区和所述聚风通道的汇流通道;或,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混流增压离心风机的外周的汇流壳,所述汇流壳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离心风区和所述出风口的汇流通道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区和所述聚风通道之间形成有加压缩限通道,所述加压缩限通道的截面积由所述离心风区至所述聚风通道呈逐渐缩小设置;或,所述离心风区和所述聚风通道之间形成有加压缩限通道,所述加压缩限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离心风区的出风部分的截面积,且所述加压缩限通道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聚风通道的进风部分的截面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悬挂式主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介于
0.5
毫米至
1.5
毫米之间;和
/
或,在悬挂式主体和
/
或悬挂式主体的支撑部设有可拆换的进行吸湿导热的冰感材料套件,所述冰感材料套件包括棉线和冰感纤维丝线;和
/
或,所述电机为单相无刷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京司陈祝松
申请(专利权)人:谢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