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京司专利>正文

便携式吹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15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吹风装置领域,提供了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的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通道和风扇,所述送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道,所述风扇用于驱使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并经所述出风口吹出;所述支架具有佩戴时朝向肩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朝向颈部的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风道包括颈部送风区和脸部送风区,所述出风口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并连通所述脸部送风区的脸部送风口和开设于所述第三表面并连通所述颈部送风区的颈部送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能够同时对脸部和颈部进行送风,提高对人体的降温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吹风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02月14日在中国专利局提交的、申请号为
[0002]202220284700.8、专利技术名称为“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3]本技术属于吹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便携式吹风装置,比如挂脖风扇,相比于手持式风扇能够解放使用者双手。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支架和风扇,支架呈C型,用于穿戴于人体颈部,风扇设于支架。现有设计中,便携式吹风装置主要在脖子两侧向人脸出风,受风区域较小而不利于快速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其旨在提高降温效率。
[0006]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的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通道和风扇,所述送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道,所述风扇用于驱使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并经所述出风口吹出;所述支架具有佩戴时朝向肩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朝向颈部的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风道包括颈部送风区和脸部送风区,所述出风口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并连通所述脸部送风区的脸部送风口和开设于所述第三表面并连通所述颈部送风区的颈部送风口。
[0007]可选的,所述颈部送风区包括位于颈部左侧或右侧的第一区和位于颈部后侧的第二区,所述脸部送风区偏离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线,所述第一区、所述脸部送风区和所述第二区顺次连通。
[0008]可选的,所述支架具有用于容置电池的收容腔,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风扇提供电源,所述收容腔夹设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并与所述脸部送风区相邻。
[0009]可选的,位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颈部送风口靠近肩部设置。
[0010]可选的,所述出风口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并连通所述第一区的肩部送风口。
[0011]可选的,所述风道还包括头部送风区,所述出风口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并连通所述头部送风区的头部送风口,空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并顺次经所述第一区、所述脸部送风区后分流而分别进入所述头部送风区和第二区。
[0012]可选的,所述脸部送风口的开孔方向向颈部倾斜设置;
[0013]所述脸部送风口有多个并成排设置,所述支架在所述脸部送风区设有至少一个拦风板。
[0014]可选的,所述拦风板为弧形板并向背离空气流通方向弯曲;
[0015]所述第一区具有进气通口,并在所述进气通口处设有将空气引入所述第一区的导风板。
[0016]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隔板,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开设于所述外壳,所述隔板和外壳围合形成所述风道。
[0017]可选的,所述送风系统有两个并对称设于所述支架的两侧;两个所述送风通道独立设置;所述风扇为混流离心风扇,所述风扇的扇叶为二元斜流扇叶或三元斜流扇叶。
[0018]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能够同时对脸部和颈部进行送风,通过多个区域的送风而提高对人体的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结构平置于水面时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结构平置于水面时的仰视示意图;
[0023]图4是图1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0024]图5是图1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其中空心箭头表示空气的流通方向;
[0025]图6图1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其中空心箭头表示空气的流通方向。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10、支架;111、基板;112、扇盖;113、封板;12、隔板;121、第一分隔部;122、第二分隔部;123、第三分隔部;124、第四分隔部;13、拦风板;14、导风板;20、风扇;201、装配腔;30、电池;301、收容腔;402、脸部送风区;403、头部送风区;404、第一区;405、第二区;502、脸部送风口;503、头部送风口;504、颈部送风口;505、肩部送风口;601、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内、外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31]请结合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支架10和设于支架10的送风系统,送风系统包括送风通道和风扇20,送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进风口601、出风口和
风道,风扇20用于驱使空气从进风口601进入风道并经出风口吹出。
[0032]支架10作为送风系统的支撑结构,并用于穿戴于人体颈部。利用支架10可将便携式吹风装置悬挂在用户的脖颈上,无需手持,从而可以解放用户双手。
[0033]支架10整体呈C形,各截面呈倒角矩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为便于描述,将各截面四个边所在的表面按照佩戴时的状态进行定义,将佩戴时朝向肩部的表面(下表面)定义为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表面)为第二表面,朝向颈部的表面(内表面)定义为第三表面,与第三表面相对(外表面)的第四表面。
[0034]送风系统内置于支架10内。本实施例中,风扇20为混流离心风扇,风扇20的扇叶为二元斜流扇叶或三元斜流扇叶。扇叶让空气既做离心运动又做轴向运动,以驱使空气混合了轴流与离心两种运动形式。混流离心风扇集成了轴流式风扇风量大的优点和离心式风扇风压大的优点,具有较高的输送效率、较宽的压力范围,极大地提升了出风效果。三元斜流扇叶指的是具有扭曲角度的扇叶,比传统扇叶具有更强大的吸风能力和加压能力,而且噪音更低,非常适合用在靠近耳朵的便携式吹风装置产品上。在其它实施例中,风扇20也可以选用轴流式风扇、离心式风扇或其它形式的风扇。风扇20的具体结构可以选用现有的风扇结构设计,在此不作展开论述。
[0035]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图3和图5,风道包括颈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的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通道和风扇,所述送风通道包括相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道,所述风扇用于驱使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风道并经所述出风口吹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佩戴时朝向肩部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朝向颈部的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风道包括颈部送风区和脸部送风区,所述出风口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并连通所述脸部送风区的脸部送风口和开设于所述第三表面并连通所述颈部送风区的颈部送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送风区包括位于颈部左侧或右侧的第一区和位于颈部后侧的第二区,所述脸部送风区偏离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线,所述第一区、所述脸部送风区和所述第二区顺次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用于容置电池的收容腔,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风扇提供电源,所述收容腔夹设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并与所述脸部送风区相邻。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颈部送风口靠近肩部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汉海林洁
申请(专利权)人:谢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