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1580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水产养殖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内蛙类养殖在消费急剧增加的驱动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年养殖产量从原来的不足
30
万吨增加至
70
万吨,
2023
年甚至有望达到
100
万吨,有望成为又一个千亿元产值的农产品单品产业

目前的蛙类养殖方式绝大多数为:土池围网高密度养殖,年养殖单产
1.5

3.0
万公斤
/


该养殖方式虽然高产高效,但是养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是非法占用宝贵耕地资源,甚至是占用农保地资源;二是养殖尾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污染环境;三是病死蛙不做无害化处理随意丢弃及蛙声扰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蛙类养殖方式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包括多个浮筒,所有的所述浮筒上共同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将支撑框架划分为多个养殖区域,每个所述养殖区域内均设有浮床,所述浮床用于种植蔬菜或水稻,所述通道两侧设有多个网箱,所述网箱内设有漂浮板,所述支撑框架上还设有用于带动养殖区域内的水进行流动的搅动组件

[0005]进一步的,所述搅动组件包括转动杆和转动连接在转动杆端部的定位锥,所述转动杆的中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框架上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转动杆上远离定位锥的端部周向分布有转动叶片,所述转动杆上还设有靠近定位锥的搅动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沿纵向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搅动板滑动连接在转动杆上,所述搅动板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在螺纹孔内

[0007]通过上述设置,利用定位锥能够将转动杆和支撑框架固定在预定的水体中,在需要移动浮筒和支撑框架时,仅需要将转动杆的外螺纹与螺纹孔连接,此时转动杆与水体的底部相分离,并且还不需要人员对转动杆进行固定或是放置,有利于移动浮筒和支撑框架

当支撑框架被固定时,自然界产生的风能够带动转动叶片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和搅动板发生转动,通过搅动板有利于水的流动,从而便于养殖区域内水体的更换,同时还有利于将蛙类的排泄物搅动至浮床下,便于浮床上蔬菜或水稻的种植

[0008]进一步的,任一所述转动叶片上通过细绳连接有铃铛

[0009]通过上述设置,当转动叶片转动后能够带动铃铛发出响声,从而起到驱赶鸟类的目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与定位锥之间连接有扭簧

[0011]通过上述设置,借助扭簧能够控制转动杆转动和搅动板的转动幅度,实现了搅动板在一定幅度内的往复摆动,有利于蛙类排泄物在一定范围内扩散

[0012]进一步的,所有的所述网箱成对角架设

[0013]通过上述设置,便于网箱间水的流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的所有侧壁上共同连接有养殖网,所述养殖网内养殖有滤食鱼类

[0015]进一步的,所述通道上滑动连接有摆渡车

[0016]通过上述设置,利用摆渡车有利于运送饲料或是收集成品蛙或蔬菜等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大于两个网箱最远处的长度,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的一侧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遮阳网上设有与气缸电连接的光照传感器

[0018]通过上述设置,借助光照传感器能够根据光照情况自动实现网箱的遮阳操作,降低了后期的管理难度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蛙类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S1、
将支撑框架和浮筒移动至水体的上风口位置,
[0021]S2、
将浮床放置在各养殖区域内,并在浮床上种植蔬菜或水稻,浮床的数量根据养殖区域的面积进行调整;
[0022]S3、
网箱经浸泡光滑后,向网箱内投放一定数量经完全变态后的幼蛙,幼蛙产生的排泄物直接进入水体;
[0023]S4、
通过搅动组件能够带动养殖区域内的水进行流动,从而将幼蛙产生的排泄物相对均匀的分布在养殖区域内,保持一定的水肥,有利于浮床上蔬菜和水稻的种植,同时还能通过水体内的浮游动植物和滤食鱼类加速对排泄物的净化分解,实现了蛙类养殖的零污染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0025]1、
本方案提供了一套能有效解决养殖尾水无需排放

不占用耕地资源的生态养殖系统,能大幅度替代当前的养殖模式,解决当前蛙产业发展困境,还能额外收获蔬菜或者是粮食,同时还无需花额外成本处理养殖尾水

[0026]2、
本方案解决了蛙类养殖非法占用耕地资源

养殖尾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及病死蛙不做无害化处理随意丢弃和蛙声扰民等技术问题

[0027]3、
本专利技术适用牛蛙

虎纹蛙

黑斑蛙等蛙类养殖,使用空心菜

水芹菜

水稻等浮床种植,具有养蛙免换水

种植免施肥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养蛙

种植不占用耕地资源,养殖尾水就地处理不排放免处理,有效规避环保问题,养殖尾水综合利用,额外收获优质蔬菜或者粮食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29]图2是图1中
A

A
的剖视图;
[0030]图3是实施例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浮筒
1、
支撑框架
2、
通道
3、
滑槽
4、
摆渡车
5、
浮床
6、
方形框
7、
筛网
8、
漂浮板
9、
气缸
10、
连接杆
11、
遮阳网
12、
光照传感器
13、
转动杆
14、
定位锥
15、
转动叶片
16、
铃铛
17、
搅动板
18、
扭簧
19、
锁紧螺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浮筒,所有的所述浮筒上共同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将支撑框架划分为多个养殖区域,每个所述养殖区域内均设有浮床,所述浮床用于种植蔬菜或水稻,所述通道两侧设有多个网箱,所述网箱内设有漂浮板,所述支撑框架上还设有用于带动养殖区域内的水进行流动的搅动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组件包括转动杆和转动连接在转动杆端部的定位锥,所述转动杆的中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框架上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转动杆上远离定位锥的端部周向分布有转动叶片,所述转动杆上还设有靠近定位锥的搅动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沿纵向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搅动板滑动连接在转动杆上,所述搅动板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在螺纹孔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转动叶片上通过细绳连接有铃铛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与定位锥之间连接有扭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网箱成对角架设
。7.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文林黄振意梁勇俊黄立春甘峰瑞梁郁霞韦剑山韦兰锋蒙善朝方丽婷李根明张锦裕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