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屈强比的热轧钢轨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57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屈强比的热轧钢轨及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经过冶炼连铸得到的铸坯进行五段式步进加热,第一段加热温度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屈强比的热轧钢轨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屈强比的热轧钢轨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直接承载列车运行的关键轨道部件,钢轨在服役过程中反复受到列车加载及冲击作用

在与车轮接触表面至表面下方约
8mm
位置,钢轨材料会出现弹塑性变形,随着服役时间增加,这些弹塑性变形会逐步积累,产生棘轮效应

当弹塑性变形积累达到塑性安定极限后,钢轨内部会萌生细小裂纹,最终发展成钢轨疲劳伤损,甚至引发钢轨断裂

对于目前大规模应用的
U71Mn、U75V
热轧钢轨,由于其抗拉强度较低,同时屈强比只有
0.5
左右,造成其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出现塑性变形严重

容易形成疲劳裂纹及剥离掉块等问题

[0003]因此,亟需一种高屈强比的热轧钢轨,通过提高钢轨屈服强度,进而提高其弹塑性安定极限,达到提高钢轨安全服役性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屈强比的热轧钢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经过冶炼连铸得到的铸坯进行五段式步进加热,第一段加热温度为
500

750℃
,第一段加热时间
≥30
分钟;第二段加热温度为
750

950℃
,第二段加热时间
≥30
分钟;第三段加热温度为
950

1100℃
,第三段加热时间
≥30
分钟;第四段加热温度为
1100

1200℃
,第四段加热时间
≥30
分钟;第五段加热温度为
1200

1250℃

60
分钟

第五段加热时间
≥30
分钟;
S2
,将通过五段式步进加热的铸坯利用轧制机组轧制成钢轨并将轧制成的钢轨冷却至室温,钢轨轨头终轧温度为
800

850℃
,钢轨轨底终轧温度为
950

1000℃
,在轧制过程中,对轨头区域喷吹冷却介质;
S3
,对冷却至室温的钢轨进行矫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1
中,
90
分钟

第一段加热时间
≥30
分钟,
90
分钟

第二段加热时间
≥30
分钟,
60
分钟

第三段加热时间
≥30
分钟,
60
分钟

第四段加热时间
≥30
分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2
中,所述轧制机组为七机架轧机,包括依次进行轧制的
BD1
轧机
、BD2
轧机


U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渊袁俊邓勇殷攀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